翻译的传说:清末民初西方女小说家的中国之旅
发布时间:2021-03-03 08:38
自晚清起,西方女小说家被陆续介绍进入中国。由形式观之,传记译介的数量由少到多、篇幅由短到长,形式渐趋多样。由内容观之,传记作者从关注"小说"对社会风尚、人心变革的作用,转向赞美其高超的艺术水准,最终将"她们"置于"小说家"的独立位置予以观照。由体例观之,对西方女小说家的传记译介从"豪杰译"发展为忠实的"传记体"。这些藉由"翻译"引入的异域女性,以一种"在场"的力量,见证了中国女性从与"他者"的缠斗中,最终阐释和生产出新的自我,演绎了一个"翻译的传说"。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19,(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晚清西方“女小说家”的译介
三、民初西方“女小说家”的译介
四、翻译的传说:女性言说与实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女报与近代中国女性小说创作的发生——以发刊词和征文广告为中心[J]. 马勤勤.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6(05)
[2]当“才女”与“市场”相遇——从高剑华看民初知识女性的小说创作[J]. 马勤勤.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2)
[3]“浮出历史地表”之前的女学生小说——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校友会会报》(1916-1918)为中心[J]. 马勤勤. 文学评论. 2014(06)
[4]以“女小说家”为职业——清末民初小说场域性别秩序的松动[J]. 马勤勤.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3(05)
[5]晚清女报中的西方女杰——明治“妇人立志”读物的中国之旅[J]. 夏晓虹. 文史哲. 2012(04)
[6]《世界古今名妇鉴》与晚清外国女杰传[J]. 夏晓虹.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2)
[7]晚清女性典范的多元景观——从中外女杰传到女报传记栏[J]. 夏晓虹.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6(03)
本文编号:3060965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19,(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晚清西方“女小说家”的译介
三、民初西方“女小说家”的译介
四、翻译的传说:女性言说与实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女报与近代中国女性小说创作的发生——以发刊词和征文广告为中心[J]. 马勤勤.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6(05)
[2]当“才女”与“市场”相遇——从高剑华看民初知识女性的小说创作[J]. 马勤勤.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2)
[3]“浮出历史地表”之前的女学生小说——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校友会会报》(1916-1918)为中心[J]. 马勤勤. 文学评论. 2014(06)
[4]以“女小说家”为职业——清末民初小说场域性别秩序的松动[J]. 马勤勤.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3(05)
[5]晚清女报中的西方女杰——明治“妇人立志”读物的中国之旅[J]. 夏晓虹. 文史哲. 2012(04)
[6]《世界古今名妇鉴》与晚清外国女杰传[J]. 夏晓虹.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2)
[7]晚清女性典范的多元景观——从中外女杰传到女报传记栏[J]. 夏晓虹.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6(03)
本文编号:30609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3060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