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叙事视角的切换看麦卡锡《上帝之子》中的道德取向问题
发布时间:2021-05-01 02:15
关于麦卡锡《上帝之子》的解读,学界主要争议的焦点在于该作品中对暴力的过度呈现是否体现了一种道德价值取向的缺失,而这个问题归根到底便是巴勒德这个人物形象到底值不值得同情,或者值得几分同情的问题。以故事中叙事视角的不断转换为切入点,本文认为麦卡锡并不希望读者对巴勒德以及他的社群进行居高临下式的批判,同时也不希望读者站在某个高度去同情巴勒德这个社会弃儿。麦卡锡引领读者去见证并经历事件过程,通过移情作用的同感共鸣去填补人物内心的空白,并从巴勒德身上看到很多以前看不到,或者不愿意去看的人性的种种可能性,从而主动去建构与巴勒德的联系。
【文章来源】:外国文学. 2019,(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不可见性:巴勒德如何从“我”的视野中消失
可见性:巴勒德如何从“你”的视野中浮现
本文编号:3169941
【文章来源】:外国文学. 2019,(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不可见性:巴勒德如何从“我”的视野中消失
可见性:巴勒德如何从“你”的视野中浮现
本文编号:31699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3169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