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构与现实:新时期早期文学对人和世界图景的重塑——从文学人类学视角分析开普勒的小说《梦月》(1609/1634)
发布时间:2021-06-11 13:37
根据沃尔夫冈·伊瑟尔的文学人类学,文学虚构诞生于"虚构的"、"想象的"和"现实的"这三类因素间的互动游戏中。前两类因素并非专属于文学作品,也并非现实的对立面,而是暗示着人渴望不断地将其可塑性付诸具形的特质。历史上多样化的文学虚构作品像镜子一样,能使人理解人何以能超越和重塑历史语境中既存的关于人和世界的图景。在新时期早期的天文学家约翰内斯·开普勒的小说《梦月》(1609/1634)中,一贯被视为对立面的现实和虚构既是一个重要主题,同时这两者的对立也遭到了质疑。本论文试图运用伊瑟尔的上述理论来分析这部小说,以考察该文学虚构的具体表现形式,探究该虚构文学作品何以能重塑新时期早期关于人和世界的图景。
【文章来源】:德语人文研究. 2015,3(02)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小说内容简介与分析导引
二、文学虚构对现实的重塑:“虚构的”、“想象的”和“现实的”之间的游戏
三、《梦月》对新时期早期的人和世界图景的重塑
四、总结:《梦月》对现实塑造媒介的揭示
本文编号:3224640
【文章来源】:德语人文研究. 2015,3(02)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小说内容简介与分析导引
二、文学虚构对现实的重塑:“虚构的”、“想象的”和“现实的”之间的游戏
三、《梦月》对新时期早期的人和世界图景的重塑
四、总结:《梦月》对现实塑造媒介的揭示
本文编号:32246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3224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