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保罗·策兰的对话诗学

发布时间:2021-06-11 21:21
  保罗·策兰认为诗是"对话"而非独白,其诗学理念得益于曼德尔施塔姆,理论根基则是马丁·布伯的对话哲学。对话诗学不可缺少的元素是"我""你"以及"诗歌的场所"。策兰诗中的"我""你"是多重、直接和变幻的。"对话"是真实的相遇,在诗的对话中,"我—你"关系得以展开,精神涌现。对话者不是认知主体,他人不是作为客体呈现于我,而是"共在者"。诗歌为了勘测真实,"我—你"关系对应的是真实,"我—它"关系对应的是事实。诗歌寻找对话者,又要求沉默,策兰诗的张力正来自吐露与吞咽之间的矛盾。"对话"先天要求平等、责任和理解,而不是占有、利用和掠夺。"对话"又要求距离,"对话"能穿过时间,诗歌能够克服时间,诗歌要求永恒。 

【文章来源】: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30(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 诗是对话
二、 “我”和“你”:对话是真实的相遇
三、 诗向谁说话?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马丁·布伯:当代语境中的对话哲学[J]. 哈贝马斯,曹卫东.  现代哲学. 2017(04)
[2]阿多诺与策兰晚期诗歌[J]. 王家新.  上海文化. 2011(04)
[3]关于马丁·布伯的若干笔记[J]. E.勒维纳,黄启祥.  哲学译丛. 2001(03)
[4]马丁·布伯的“关系本体论”[J]. 孙向晨.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04)



本文编号:32253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32253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7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