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浪迹天涯的缪斯 ——论巴乌斯托夫斯基创作中的浪漫主义情调

发布时间:2021-08-26 20:37
  康·巴乌斯托夫斯基是苏联文学史上当之无愧的大作家,在他一生中的各个创作时期都有许多作品留世,这些以虔诚的艺术态度和深厚的文化修养创作出的作品不仅具有文学本体的价值,更有立足于文学史之上的意义。他以“浪迹天涯”的创作姿态,以“缪斯”的艺术追求坚守创作中的浪漫主义情调,使它一直以来都似“金蔷薇”温婉而芬芳。本文拟从巴乌斯托夫斯基创作中的浪漫主义情调入手,阐述他本真而坚韧的文学品格,试图从以下几个维度来具体考察巴乌斯托夫斯基创作的浪漫主义情调:一,针对学界对巴乌斯托夫斯基研究的情况做出梳理和归纳,指出已有研究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争议和薄弱之处,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对其创作进行研究;二,从巴乌斯托夫斯基的出身和生活经历,以及所处的文化背景来解析其浪漫主义情调的形成与积淀,探究这种情调得以产生发展所依赖的深厚社会基础和文化基础;三,考察巴乌斯托夫斯基浪漫主义情调的内在具体表现,主要从早年“天边外”的想望、温存而又忧伤的浪漫主义创作基调、爱与美这两大浪漫主义情调主题三方面,对巴乌斯托夫斯基浪漫主义情调的形成和表现进行系统研究;四,从浪漫主义情调的外围着手,从巴乌斯托夫斯基对普希金等数位文学前辈的继承与借...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巴乌斯托夫斯基的文化构成
    1.1 巴乌斯托夫斯基的出身和生活经历
    1.2 巴乌斯托夫斯基的文化背景
        1.2.1 三十年代之前所处的文化背景及创作
        1.2.2 三十年代以后的文化背景及创作
第二章 浪漫主义情调的表征
    2.1 早年翘首的想望:“天边外”
    2.2 浪漫主义创作基调:温存而又忧伤
    2.3 浪漫主义创作两大主题:爱与美
第三章 巴乌斯托夫斯基浪漫主义情调的“外围”解读
    3.1 对“文学前辈”的继承与借鉴
    3.2 巴乌斯托夫斯基作品中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关系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边城冬雪 君心春暖——解读康·巴乌斯托夫斯基的《雪》[J]. 朱红琼.  名作欣赏. 2008(22)
[2]向死而生的心境[J]. 程应峰.  新青年(珍情). 2008(06)
[3]建构“他者”形象的话语——文学的异国情调[J]. 杜平.  当代文坛. 2005(06)
[4]《金蔷薇》:散发沁人心脾的芳香[J]. 闻君.  教师博览. 2005(06)
[5]乌托邦与反乌托邦:苏联文学中的两种精神[J]. 董晓.  粤海风. 2004(05)
[6]戏剧情调浅析[J]. 袁联波.  浙江社会科学. 2004(05)
[7]苦涩心境的诗意升华——巴乌斯托夫斯基的散文底蕴[J]. 罗明.  文史杂志. 2004(04)
[8]《金蔷薇》简介[J]. 墨非,李时,薛非.  阅读与鉴赏(高中版). 2004(06)
[9]读《盲厨师》有感[J]. 蔡俊俊.  阅读与鉴赏(高中版). 2003(10)
[10]散文如诗——帕乌斯托夫斯基散文《小溪,鲑鱼在那儿嬉戏》赏析[J]. 余献勤,陈霞.  名作欣赏. 2003(10)



本文编号:33649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33649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8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