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赖山阳西遊诗的思想性与艺术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3 19:04
  本文以《山阳诗抄新释》中的赖山阳西进诗为研究对象,经过慎重选择,在对具有代表性的60首西遊诗进行注释的基础上,采用中日对比的方法,围绕拿破仑和菊池武光形象对比、咏山诗的艺术表现手法、风土诗的创新描写、赖山阳的“孤影”写照及奋进个性四个方面,就其诗歌的思想性及艺术性展开研究。在对赖山阳汉诗的探讨和解读中,已有许多专家和学者取得了宝贵的研究成果,如在赖山阳对中国古典诗歌传统的继承和创新、赖山阳汉诗中的中国诗歌意象等中日文化交流现象、赖山阳咏史诗的“尊王”思想研究等领域的探究。本论在学习先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诗歌进行详细注释,通过对诗句、词语的理解分析,结合诗歌背景,就其表达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进行探讨。通过西遊诗中的历史人物形象的刻画,可以发现在其诗句中,充满了忠君思想与爱国情怀;景物描写咏山诗中通过独特的视角及艺术表现手法,展示了赖山阳汉诗的艺术性创新;风土诗的描写体现了赖山阳的汉诗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具有着高度的统一性,山阳将自己对祖国山川的眷恋之情深深融入于诗歌的表达中,使人们既可以感受到山阳深厚的爱国情怀,又能鉴赏到其诗歌的独特艺术表现形式。赖山阳的西遊诗中不仅具有深刻的爱国情怀和艺术... 

【文章来源】: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1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要旨
绪论
    1. 赖山阳与『山阳诗钞新釈』
    2. 赖山阳汉诗的先行研究
    3. 研究文本及研究问题点
第一章 赖山阳西游诗中特殊的历史人物形象
    1.1 “太白钟精眼碧光”——拿破仑形象
    1.2 “拥护龙种同生死”——菊池武光形象
    1.3 小结
第二章 赖山阳西进诗中的景物描写——以咏山诗为例
    2.1 拟人手法——“儿孙绕膝”、“迎笑如相徯”、“丈人”
        2.1.1 拟人手法——“儿孙绕膝”
        2.1.2 拟人手法——“迎笑如相徯”
        2.1.3 拟人手法——“丈人”
    2.2 视觉转换景色描写
    2.3 小结
第三章 西游诗中的风土人物描写
    3.1 获得高度评价的“日本风土诗”
    3.2 独特的岛国风情
    3.3 萨摩国浓郁的异国情调
    3.4 小结
第四章 西遊诗中的赖山阳个人形象与情感表现
    4.1 “孤影”写照
    4.2 “鸣鸦已报晨”的情感表现
    4.3 小结
总结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34352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34352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5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