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在路上》的宗教原型探析

发布时间:2021-10-15 21:41
  本论文以美国作家杰克·凯鲁亚克的小说《在路上》为研究对象,运用原型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小说中主题原型、情节原型和人物原型的解读,剖析了凯鲁亚克对圣经原型的移用和变形。本论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国内整个宗教界大复兴的背景下,探讨了凯鲁亚克的宗教信仰问题,指明了凯鲁亚克虽然没有持守天主教詹森教派的生活教导,但却始终承认自己是一名天主教信徒并内心渴望着上帝的救赎的事实。第二章从“救赎”和“罪与罚”两个主题原型方面,探讨了《在路上》寻求拯救的必然性。在“救赎”这一小节中,迪安这个现代骑士不断上路去追寻上帝和生存的意义,从而得到救赎。他不顾一切,随时准备放弃一切以坚持追寻。甚至在沦落到众叛亲离、狼狈不堪的情形下迪安依然要上路找寻。在“罪与罚”的小节中,迪安和萨尔等一群人,由于从其始祖而具有的罪性,不断放纵自己的私欲,使自己陷在“眼目的情欲”、“肉体的私欲”和“今生的骄傲”等罪行中,造成其追寻的失败。第三章从“乐园生活”和“离弃”的情节原型,分析了作者在《在路上》中对这两个宗教原型的应用。首先作者把萨比纳尔的采摘棉花生活看做亚当和夏娃当初在伊甸园的生活,萨尔笔下的萨比纳尔是一个人...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凯鲁亚克的宗教意识
    第一节 20 世纪50 年代的美国天主教
        1. 美国天主教历史
        2. 20 世纪50 年代美国天主教的情势
    第二节 凯鲁亚克的宗教意识
        1. 凯鲁亚克的天主教徒身份
        2. 歧途上的行路人
        3. 凯鲁亚克与上帝的背离
第二章 《在路上》的主题原型
    第一节 救赎:迪安与圣杯
        1. 古代的骑士和现代的骑士
        2. 救赎的过程
        3. 寻求救赎的结局
    第二节 罪与罚:“垮掉的一代”与原罪
        1. 眼目的情欲
        2. 肉体的私欲
        3. 今生的骄傲
        4. 罪的刑罚
第三章 《在路上》的情节原型
    第一节 乐园中的生活:萨尔的浪漫幻想
        1. 乐园中的生活
        2. 乐园生活中的“隐忧”与结束
        3. 乐园生活消失的意义
    第二节 离弃:迪安与人子
        1. 迪安与人子的被离弃
        2. 离弃的“隐忧”和结局
        3. 离弃的意义
第四章 《在路上》的人物原型
    第一节 迪安与耶稣
        1. 迪安与耶稣的相像
        2. 变形的耶稣
    第二节 姨妈和圣母
        1. 姨妈与圣母的相像
        2. 圣母与耶稣的关系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硕士论文
[1]《在路上》中的女性形象解析[D]. 戎飞.山东师范大学 2010
[2]“垮掉”背后的希冀[D]. 何兰.贵州师范大学 2009
[3]美国基督教和平运动初探(20世纪40-80年代)[D]. 张维林.湖南师范大学 2009
[4]《在路上》:一次文学文化解放的精神之旅[D]. 张方丽.河南大学 2009
[5]自我放纵中的自我追寻[D]. 刘大博.东北师范大学 2008
[6]“垮掉的一代”之“在路上”情结[D]. 刘玉兰.青岛大学 2008
[7]虚假的反叛者与被操纵的文化符号[D]. 燕奉青.山东师范大学 2008
[8]论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中的流浪汉[D]. 陈艳芬.西南大学 2008
[9]论《在路上》多义性主题及杰克·凯鲁亚克的创作方法[D]. 吴方.上海师范大学 2008
[10]试析二十世纪上半期美国天主教和新教社会的融合[D]. 王晓亮.浙江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4386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34386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2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