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福克纳种族立场的模糊性 ——以《八月之光》、《去吧,摩西》和《坟墓的闯入者》为例
发布时间:2021-12-17 11:48
威廉·福克纳是20世纪最杰出的文学家之一,种族问题是福克纳作品中无可置疑的一大主题。本论文立足福克纳三部不同时期的探讨种族问题的作品:《八月之光》、《去吧,摩西》和《坟墓的闯入者》,通过对这三部作品中显在的人物形象主题观点,及潜在的文本深层话语结构的分析,得出福克纳的种族立场具有模糊性的结论:一方面,福克纳批判与谴责奴隶制与种族主义对黑人的奴役与压迫;另一方面,福克纳又常常在无意识中流露出对黑人的种族偏见;这两种立场的力量在福克纳的思想中处于不平衡的、动态发展的状态,它们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令福克纳的种族立场呈现出模糊性的特征。第一章:通过分析《八月之光》中乔·克里斯莫斯、伯顿夫人、格雷姆等体现福克纳种族观点的重要人物形象及小说的文学语言,理解福克纳思想中反种族主义部分;又通过分析小说文本中流露出的蛮荒隐喻、性别隐喻、救赎隐喻,探讨福克纳思想中的种族偏见的成分。第二章:通过分析《去吧,摩西》中福克纳对南方历史上奴隶制的罪恶及现代生活中种族主义暴行的跨域百年之反思,及其对黑人身上闪光人性的展示,体现福克纳思想中反种族主义部分;又通过分析小说深层话语中显示的“白人血统优越论”,及福克纳在...
【文章来源】:南京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八月之光》中的光与影
第一节 反种族主义之光
第二节 种族偏见之影
第二章 《去吧,摩西》中的百年反思
第一节 奴隶制原罪与黑人的闪光
第二节 血统意识与种族形象定式
第三章 《坟墓的闯入者》中的矛盾立场
第一节 不懈的批判与执着的追寻
第二节 黑人的失语与政治无意识
第四章 种族立场的模糊性及其根源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黑色笔记”的文学话语看多丽丝·莱辛的种族身份[J]. 肖锦龙. 国外文学. 2010(03)
[2]福克纳小说的人道主义理性与种族偏见[J]. 周文娟.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10(02)
[3]话语与权力:评《押沙龙,押沙龙!》中的海地女人的失语[J]. 姜德成.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4]种族符号研究:英国文化研究的一个向度[J]. 刘松针.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10)
[5]政治无意识:威廉·福克纳《押沙龙,押沙龙!》对黑人群体命运的象征性沉思[J]. 李常磊. 国外文学. 2009(03)
[6]福克纳小说种族叙述中的悖论[J]. 易永谊. 安康学院学报. 2008(01)
[7]一言难尽福克纳——福克纳“黑人观”批评述评[J]. 鲍忠明. 山东外语教学. 2007(05)
[8]反种族主义立场与种族主义无意识——从《第二十二条军规》看约瑟夫·海勒的种族困境[J]. 赵莉华,石坚. 当代外国文学. 2006(03)
[9]福克纳的种族观和他笔下的黑人形象[J]. 刘道全. 许昌学院学报. 2006(03)
[10]评析福克纳种族主义观的两面性[J]. 周碧文.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2006(01)
硕士论文
[1]论福克纳小说《八月之光》中的种族问题[D]. 魏丽.华东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540058
【文章来源】:南京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八月之光》中的光与影
第一节 反种族主义之光
第二节 种族偏见之影
第二章 《去吧,摩西》中的百年反思
第一节 奴隶制原罪与黑人的闪光
第二节 血统意识与种族形象定式
第三章 《坟墓的闯入者》中的矛盾立场
第一节 不懈的批判与执着的追寻
第二节 黑人的失语与政治无意识
第四章 种族立场的模糊性及其根源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黑色笔记”的文学话语看多丽丝·莱辛的种族身份[J]. 肖锦龙. 国外文学. 2010(03)
[2]福克纳小说的人道主义理性与种族偏见[J]. 周文娟.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10(02)
[3]话语与权力:评《押沙龙,押沙龙!》中的海地女人的失语[J]. 姜德成.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4]种族符号研究:英国文化研究的一个向度[J]. 刘松针.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10)
[5]政治无意识:威廉·福克纳《押沙龙,押沙龙!》对黑人群体命运的象征性沉思[J]. 李常磊. 国外文学. 2009(03)
[6]福克纳小说种族叙述中的悖论[J]. 易永谊. 安康学院学报. 2008(01)
[7]一言难尽福克纳——福克纳“黑人观”批评述评[J]. 鲍忠明. 山东外语教学. 2007(05)
[8]反种族主义立场与种族主义无意识——从《第二十二条军规》看约瑟夫·海勒的种族困境[J]. 赵莉华,石坚. 当代外国文学. 2006(03)
[9]福克纳的种族观和他笔下的黑人形象[J]. 刘道全. 许昌学院学报. 2006(03)
[10]评析福克纳种族主义观的两面性[J]. 周碧文.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2006(01)
硕士论文
[1]论福克纳小说《八月之光》中的种族问题[D]. 魏丽.华东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5400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3540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