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多重文本间的“互文”与“覆写”——以陈美玲的诗《乌龟汤》为例

发布时间:2022-01-04 00:27
  作为文学批评的两个重要概念,"互文性"和"覆写性"常被当作同义词,因为二者所追寻的都是一文本与他文本之间的关系。然而,在"求同"和"求异"这两点上两者还是有一些本质的差别:互文关注的是以文本受其前文本意义牵制的衍生意义,而覆写关注的则更多是一文本与他文本偶然相遇之后所产生的新意。正是由于这个差别,"覆写性"将给流散文学研究带来一些新的研究视角和思路,帮助其走出目前面临的研究瓶颈。以华裔美国诗人陈美玲的短诗《乌龟汤》为例论述上述观点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从上述角度对这首诗的分析显示,在文学研究中我们需要的是"熟悉的陌生感"——既从互文性入手寻求熟悉的传统,又从覆写性出发寻求不同文本相遇后产生的新意。文学研究应不断挣脱已经固化的研究方法的束缚,保持自身"去常规化"的能力,将"同"与"异"的发现互相补充、相互完善。只有当文学与陌生的他者(无论是学科的还是文化的)不期相遇、在碰撞中产生意义的时候,文学的无限生命力才能得以延续。 

【文章来源】:外国文学研究. 2018,40(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互文文本中隐现的现实[J]. 杨仁敬,林莉.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1)
[2]羊皮纸效应:A.S.拜厄特《水晶棺》中童话改写的痕迹[J]. 梁晓冬.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6(03)
[3]互文性[J]. 陈永国.  外国文学. 2003(01)



本文编号:35672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35672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1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