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权主义视野中的耶利内克创作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1 09:26
奥地利作家耶利内克是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耶利内克是一位特立独行的女作家,她的作品风格诡异多变、内涵丰富复杂。因为其一贯的女权主义创作立场和大胆、反叛的创作风格而饱受评论界的争议,自耶利内克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以来,这种争议更趋热烈。“争议”正说明耶利内克的创作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价值,正说明我们有深入研究和探讨其作品的必要。本文紧扣耶利内克的代表性文本,主要运用女权主义理论,对其代表性文本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研究。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对耶利内克的生平与创作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第二部分为论文第一章,分别从女性形象塑造、女性叙事视角、女性叙事话语等三个方面剖析了耶利内克的“性别政治”创作;第三部分为论文第二章,分别从施虐与受虐、偷窥和出轨、性征服与性叙事等三个方面探讨了耶利内克的“身体叙事”特色;第四部分为论文第三章,分别从女性与自然、女性与社会、女性与自由等三个方面分析了耶利内克的“政治话语”创作内涵。第五部分为结语,从总体上概括本论文的主要观点。
【文章来源】:扬州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耶利内克的生平与创作及研究综述
一、耶利内克的生平与创作
二、耶利内克研究综述
第一章 “性别政治”:对女性主体地位的极度张扬
第一节 作为批判对象的女性形象塑造
第二节 独特而隐秘的女性叙事视角
第三节 大胆而暴露的女性叙事话语
第二章 “身体叙事”:对色情文学写作的强力颠覆
第一节 施虐与受虐:女性的自残与他残
第二节 偷窥和出轨:女性的反叛与反抗
第三节 性征服与性叙事:反抗男权的强硬手段
第三章 “政治话语”:对男权主义统治的大力解构
第一节 女性与自然:殊体同命的被侮辱者和被损害者
第二节 女性与社会:徘徊在中心与边缘的尴尬者
第三节 女性与自由:对“娜拉模式”的追随者与拷问者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激进女性”耶利内克的自然情结[J]. 贾梦姗. 电影文学. 2010(03)
[2]谈存在主义哲学对耶利内克创作的影响——从《钢琴教师》说开去[J]. 肖淑芬.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01)
[3]沉重的母爱——对《钢琴教师》母女关系的解读[J]. 岳源. 作家. 2008(24)
[4]权力欲望下的宿命判决书——析耶利内克《钢琴教师》中人性的异化[J]. 罗蕊娜,刘黎黎.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8(12)
[5]耶利内克为当代女性诊病——以小说《钢琴教师》为例[J]. 张雪梅.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8(11)
[6]从女性主义视角看《钢琴教师》中的女主人公形象[J]. 郑红莲,万森林. 作家. 2008(18)
[7]艺术、性别与权力——解读耶利内克的文学创作主题[J]. 陈晓兰. 外国文学评论. 2008(02)
[8]《钢琴教师》的女性主义批评[J]. 韦朝晖.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8(04)
[9]爱恋一种真实的残酷:弗里德·耶利内克[J]. 张夕远. 名作欣赏. 2008(05)
[10]耶利内克:燃烧着的卡桑德拉[J]. 齐快鸽. 译林. 2007(04)
硕士论文
[1]“文明的隐蔽之处”的“权力网络”[D]. 宝斗.山东大学 2009
[2]黑色太阳散发的耀眼光芒[D]. 彭莉娜.贵州师范大学 2009
[3]耶利内克笔下的阿尔卑斯山情结[D]. 赵荣荣.福建师范大学 2009
[4]多重视角下的<钢琴教师>研究[D]. 常群英.兰州大学 2008
[5]权力与欲望的迷失[D]. 张蕾.华东师范大学 2008
[6]试析耶利内克的语言游戏及其汉译难点[D]. 竺迎姣.西南交通大学 2007
[7]决裂与突围[D]. 李墨.辽宁师范大学 2007
[8]论耶利内克的“反色情文学”写作[D]. 布咏涛.暨南大学 2008
[9]埃尔弗丽德·耶利内克叙事文本中的女性声音[D]. 罗晓梅.江西师范大学 2007
[10]《贪婪》的叙述分析[D]. 贾梦姗.江西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620029
【文章来源】:扬州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耶利内克的生平与创作及研究综述
一、耶利内克的生平与创作
二、耶利内克研究综述
第一章 “性别政治”:对女性主体地位的极度张扬
第一节 作为批判对象的女性形象塑造
第二节 独特而隐秘的女性叙事视角
第三节 大胆而暴露的女性叙事话语
第二章 “身体叙事”:对色情文学写作的强力颠覆
第一节 施虐与受虐:女性的自残与他残
第二节 偷窥和出轨:女性的反叛与反抗
第三节 性征服与性叙事:反抗男权的强硬手段
第三章 “政治话语”:对男权主义统治的大力解构
第一节 女性与自然:殊体同命的被侮辱者和被损害者
第二节 女性与社会:徘徊在中心与边缘的尴尬者
第三节 女性与自由:对“娜拉模式”的追随者与拷问者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激进女性”耶利内克的自然情结[J]. 贾梦姗. 电影文学. 2010(03)
[2]谈存在主义哲学对耶利内克创作的影响——从《钢琴教师》说开去[J]. 肖淑芬.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01)
[3]沉重的母爱——对《钢琴教师》母女关系的解读[J]. 岳源. 作家. 2008(24)
[4]权力欲望下的宿命判决书——析耶利内克《钢琴教师》中人性的异化[J]. 罗蕊娜,刘黎黎.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8(12)
[5]耶利内克为当代女性诊病——以小说《钢琴教师》为例[J]. 张雪梅.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8(11)
[6]从女性主义视角看《钢琴教师》中的女主人公形象[J]. 郑红莲,万森林. 作家. 2008(18)
[7]艺术、性别与权力——解读耶利内克的文学创作主题[J]. 陈晓兰. 外国文学评论. 2008(02)
[8]《钢琴教师》的女性主义批评[J]. 韦朝晖.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8(04)
[9]爱恋一种真实的残酷:弗里德·耶利内克[J]. 张夕远. 名作欣赏. 2008(05)
[10]耶利内克:燃烧着的卡桑德拉[J]. 齐快鸽. 译林. 2007(04)
硕士论文
[1]“文明的隐蔽之处”的“权力网络”[D]. 宝斗.山东大学 2009
[2]黑色太阳散发的耀眼光芒[D]. 彭莉娜.贵州师范大学 2009
[3]耶利内克笔下的阿尔卑斯山情结[D]. 赵荣荣.福建师范大学 2009
[4]多重视角下的<钢琴教师>研究[D]. 常群英.兰州大学 2008
[5]权力与欲望的迷失[D]. 张蕾.华东师范大学 2008
[6]试析耶利内克的语言游戏及其汉译难点[D]. 竺迎姣.西南交通大学 2007
[7]决裂与突围[D]. 李墨.辽宁师范大学 2007
[8]论耶利内克的“反色情文学”写作[D]. 布咏涛.暨南大学 2008
[9]埃尔弗丽德·耶利内克叙事文本中的女性声音[D]. 罗晓梅.江西师范大学 2007
[10]《贪婪》的叙述分析[D]. 贾梦姗.江西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6200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3620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