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时刻的文学批评——以钱锺书、奥尔巴赫、巴赫金为对照的阐释
发布时间:2022-12-06 00:16
钱锺书抗战时期撰写的《谈艺录》,与奥尔巴赫的《摹仿论:西方文学中现实的再现》和巴赫金的《拉伯雷和他的世界》都是在民族的危机时刻写就的,三者可以被视为世界比较文学事件作对照性阅读。这三本书无论就体例、风格、方法学以及世界观而言都极为不同。但它们既成于战时,作者面对文明崩解以及个体生命的困顿,都有不能已于言者的反思,而他们所展现的宏大历史视野、浑厚的学术知识、锐利的批评洞见,俨然为"发愤著书"平添现代意涵。有关这三位学者及其论述的阐释所在多有,但最值得注意的,与其说是个别著作的深入解析,不如说是面对"危机时刻",钱锺书、奥尔巴赫、巴赫金为何及如何从文学入手,寻求因应之道,他们在批评文字里所投注的情感以及赖以发挥的意象。由此可以考察除了历史因缘外,三部经典为我们带来的方法学启示和与此时此地的文化政治的关联。
【文章页数】:14 页
【文章目录】:
“赏析之作, 忧患之书”
“旁通连类” (22) “写实喻象”“众声喧哗”
“同时之异世, 并在之歧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没有历史的诗学——钱锺书的宋诗研究及其诗学观念的变异[J]. 周景耀.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1)
[2]钱学二题[J]. 郑朝宗.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03)
本文编号:3710655
【文章页数】:14 页
【文章目录】:
“赏析之作, 忧患之书”
“旁通连类” (22) “写实喻象”“众声喧哗”
“同时之异世, 并在之歧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没有历史的诗学——钱锺书的宋诗研究及其诗学观念的变异[J]. 周景耀.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1)
[2]钱学二题[J]. 郑朝宗.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03)
本文编号:37106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3710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