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勒律治《老水手行》想象空间的超验特点
本文关键词:柯勒律治《老水手行》想象空间的超验特点
【摘要】:柯勒律治的《老水手行》是其最重要也最完整的文学作品,发表于《抒情歌谣集》的第一篇,开创了英国浪漫主义诗歌“超自然”的神秘题材,本文将借用苏敏的文学-结构方法,参照康德的超验观念,对照柯勒律治本人的诗学理念,解读《老水手行》中的超验想象空间。第一部分是对《老水手行》进行文学手法分析,包括最小文学手法、整一文学手法和神性维度意象群三个方面。最小文学手法关注该诗歌叙事、描写和抒情三大最小手法的使用,解读诗人在修辞上的特色;整一文学手法分析《老水手行》的三大叙事层级,分析其超验的文本布局;神性意象群则分析了信天翁的基督使徒形象,以及超自然的海洋力量。第二部分则在《老水手行》》文学手法的分析基础上分析了其诗歌想象空间超验的整体特点,主要包括:第一,意象和事件结合的文本布局,即文章的第二部分内容;第二是超验的题材选择,同时对比了《忽必烈汗》的东方书写及《克里斯德蓓》的哥特式诗歌;第三大胆新奇的艺术手段,包括对声音的敏锐捕捉、对色彩的大胆描绘和对散文韵文的运用这三个方面。第三部分分析了柯勒律治在自己的诗学理论中体现出来的自觉的超验观念,呼应其在《老水手行》中体现的超验特点,从文学理论的高度解读这种超验观念的内涵和来源。这部分主要包括柯勒律治的有机整体诗学观、想象理论和其哲学渊源。有机整体诗学观中柯勒律治将文学看作是不可分割的整体,需要诗人的情感与自然结合,而想象力则是这种结合最有效的方式。其哲学观念受康德影响较深,认为连接经验世界与超验世界的就是想象。
【关键词】:柯勒律治 文学手法分析 超验 想象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561.072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英文摘要6-9
- 1 绪论9-21
- 1.1 研究综述10-15
- 1.1.1 国外研究现状11
- 1.1.2 国内研究现状11-14
- 1.1.3 研究价值14-15
- 1.2 相关概念以及版本15-21
- 1.2.1 超验15-16
- 1.2.2 最小文学手法16-18
- 1.2.3 整一文学手法18-19
- 1.2.4 版本、译本介绍19-21
- 2 《老水手行》整一手法21-35
- 2.1《老水手行》整一手法概说21-27
- 2.1.1《老水手行》的故事21-23
- 2.1.2《老水手行》整一事件构成23-25
- 2.1.3 《老水手行》叙事角度变化25-27
- 2.2 整一事件与整一意象27-35
- 2.2.1 整一事件和整一意象的结合27-29
- 2.2.2 整一事件-动作描写29-35
- 3 文本图画的超验阐释35-46
- 3.1 超验的意象35-40
- 3.1.1 信天翁意象35-37
- 3.1.2 夜莺的自然意象37-38
- 3.1.3 海洋的意象38-40
- 3.2 超验的题材选择40-43
- 3.2.1《忽必烈汗》的东方题材41-42
- 3.2.2《克里斯德蓓》的中世纪题材42-43
- 3.3 奇特大胆的语言风格43-46
- 3.3.1 对声音的敏锐捕捉43-44
- 3.3.2 对色彩的大胆描绘44
- 3.3.3 散文和韵文的结合44-46
- 4 柯勒律治自觉的超验追求46-54
- 4.1 诗学主张46-50
- 4.1.1 有机整体观46-48
- 4.1.2 想象理论48-50
- 4.2 哲学主张50-54
- 4.2.1 康德与柯勒律治51-52
- 4.2.2 柯勒律治浪漫主义神学52-54
- 5 结论54-56
- 参考文献56-59
- 附录: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59-60
- 致谢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伟民;柯勒律治浪漫主义莎评解读[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2 王萍;理性求证与直觉智慧——柯勒律治与济慈文论比较研究[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3 南宫梅芳;;情往似赠 兴来如答——谈柯勒律治的想象理论[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4 宋礼慧;盖芳鹏;;柯勒律治《老水手行》中的生态观[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5 魏红;;论柯勒律治文学作品中的宗教情趣和神学理念[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4期
6 费致德;柯勒律治的《老舟子咏》[J];教学研究;1984年04期
7 荣海龙;;对柯勒律治诗歌基督教主题的思考[J];山花;2011年16期
8 刘耀辉;;论柯勒律治哲学思想的发展及其特征[J];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9 彭建华;;柯勒律治的《忽必烈汗》的意识形态[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6年03期
10 王著定;;柯勒律治论健康的大众文学[J];兰州学刊;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枫;;晚年柯勒律治的诗与思[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十辑[C];2009年
2 李枫;;欧洲浪漫文学与浪漫神学——以柯勒律治及相关作家为例[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三辑[C];2006年
3 李枫;;柯勒律治的上帝观[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五辑[C];2007年
4 李枫;;与华兹华斯的相识与合作对柯勒律治神学思想形成的影响[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八辑[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本报资深记者 邵岭;那些与拖拉有关的人和事[N];文汇报;2012年
2 周宁;“中国”是难以想像的[N];文艺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劲松;论柯勒律治的有机整体诗学观[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洪芳;论柯勒律治的想象理论[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3 吴舞艳;柯勒律治文化诗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迅;柯勒律治莎评的辨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5 刘琨;英国殖民主义扩张与柯勒律治诗歌中的东方书写[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6 孙蓓蓓;聆听想象的声音[D];浙江大学;2007年
7 宋国庆;柯勒律治诗学观的二重精神维度[D];河南大学;2013年
8 张建英;理念主义的社会文化观[D];四川外语学院;2007年
9 郝璐;柯勒律治诗歌创作与批评视野中的有机整体观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陈清芳;柯勒律治诗歌的基督教主题[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5810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581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