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弗洛伊德对《俄狄浦斯王》的符码性解读
本文关键词:论弗洛伊德对《俄狄浦斯王》的符码性解读
【摘要】:弗洛伊德根据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提出的"俄狄浦斯情结"深刻地影响了人们对《俄狄浦斯王》的理解。通过对"俄狄浦斯情结"的生成过程进行考察和分析可以发现,在弗洛伊德的论述中,《俄狄浦斯王》从未获得作品解读应有的中心地位,而始终处于印证其精神分析理论的附属位置,他只不过借用了《俄狄浦斯王》"弑父""娶母"的符码,通过俄狄浦斯的名目成就了个人的理论言说。在"俄狄浦斯情结"的基础上理解《俄狄浦斯王》只会远离而非接近原著精神,应该对两者进行严格的区分。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艺术学系;
【关键词】: 《俄狄浦斯王》 精神分析学说 俄狄浦斯情结
【分类号】:I545.073
【正文快照】: “俄狄浦斯情结”是弗洛伊德借俄狄浦斯弑父娶母的人生经历,为幼儿倾向于亲近父母中的异性一方而仇视同性一方的心理现象所做的命名。因此,一提起“俄狄浦斯情结”,人们就会同时想起弗洛伊德和《俄狄浦斯王》,前者借助后者提升了自己的关注度,后者又在前者的名声大震里获得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德煜;关于索氏俄狄浦斯悲剧的几点澄清[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年04期
2 耿幼壮;;永远的神话——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的批评、阐释与接受[J];外国文学研究;2006年05期
3 聂珍钊;;伦理禁忌与俄狄浦斯的悲剧[J];学习与探索;2006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军明;;《凤阳士人》情爱模式的叙事伦理学诠释[J];蒲松龄研究;2011年04期
2 孙文娟;;中西语境下的“母性缺失”——再议“美狄亚”与“细侯”形象[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3 尹德胜;;剧作中的人物性格和戏剧情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4 张珍;;《俄狄浦斯王》中酒神精神探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4期
5 许存勇;;俄狄浦斯何罪之有[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9期
6 邓迎春;;浅析普罗米修斯的罪[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0期
7 杨彦;;论身体在当代语境下的显性表达[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8 邹荣学;;取道性格,师法自然——黄梅戏《徽州女人》高潮戏中的戏剧技巧[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2期
9 翁瑜;;从《禁闭》看萨特“境遇剧”的哲学意蕴[J];安顺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10 梁国伟;薛永增;;数字家庭影院:计算机与网络技术重构的观众身体空间[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雷国强;;畲族盘瓠传说的原始文化内涵及其功能初探[A];畲族文化研究(上册)[C];2003年
2 陈立勋;;观物取“色”,格物致“道”——有感于南非、迪拜及欧洲一行的城市色彩考察[A];纪念中国流行色协会成立三十周年:2012中国流行色协会学术年会学术论文集[C];2012年
3 喻天舒;刘海英;;美狄亚的东方面孔——论郭沫若历史剧《孔雀胆》中的王后忽的斤形象[A];“走向世界的郭沫若与郭沫若研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4年
4 姚文放;;青年文化:当代审美文化批判[A];东方丛刊(2000年第3辑 总第三十三辑)[C];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晶;希腊古典时期诉讼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魏晓虹;《阅微草堂笔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贺彩虹;笑的解码[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东;从“思想之流”到“纯粹经验”[D];吉林大学;2011年
5 邓桦;云南文山蓝靛瑶“度戒”仪式教育过程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刘雪飞;古代黑海北岸斯基泰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余礼凤;雅俗之间:徐,
本文编号:5817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581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