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中建构族性—比较视野下的加拿大新移民和华裔“先侨史”书写
本文关键词:在历史中建构族性—比较视野下的加拿大新移民和华裔“先侨史”书写
更多相关文章: 加拿大华人文学 新移民文学 华裔文学 先侨史书写 他者 族性
【摘要】:随着国际性移民潮兴起,在加拿大的离散华人群体越来越壮大,张翎、陈河等一大批加拿大新移民作家开始进入中国学界和读者的视线。近年来,郑蔼玲、方曼俏、李群英等一批加拿大华裔作家的作品开始被译介进入中国。加拿大新移民文学和加拿大华裔文学同属于加拿大华人文学的一部分,二者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纵观近年来学界对加拿大华人文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加拿大新移民文学的关注和诠释上,特别是对于张翎、陈河等新移民作家的个案研究。而关于加拿大华裔文学的研究或者是关于华裔文学与新移民文学的异同点比较研究则处于相对空白的阶段。因此,本论文立足加拿大华人文学创作的语境,选取了加拿大新移民和华裔文学中同时涉及到的先侨史文本作为比较的研究对象,立足文本,在比较视野下,围绕自我与“他者”理论,综合运用形象学、哲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历史学等多种跨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从族内“他者”、族外“他者”两个不同维度去阐释加拿大新移民小说和加拿大华裔英语小说中关于先侨史书写的特征和异质性以及书写背后的文化内蕴。阐释出新移民群体和华裔群体差异中的族性言说,新移民和华裔又同属于加拿大华人族群的一部分,面临同样的族群属性和现实困境,二者在差异中必将在加拿大多元文化语境中建构出一种统一的华人族性。
【关键词】:加拿大华人文学 新移民文学 华裔文学 先侨史书写 他者 族性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711.06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1 绪论7-15
- 1.1 有关研究现状和局限7-11
- 1.2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11-13
- 1.3 有关概念阐述13-15
- 2 先侨史书写中的加拿大华人文学15-24
- 2.1 加拿大华人文学概述15-17
- 2.2 先侨史书写17-21
- 2.3 自我与他者21-24
- 3 自我观照:记忆与想象24-44
- 3.1 先侨形象:美化与矮化24-32
- 3.2 华裔形象:单一性的追求和多样性的回归32-40
- 3.3 自我中的“他者”40-44
- 4 他者镜像:历史的遮蔽与去蔽44-57
- 4.1“殖民者”:白人45-50
- 4.2 原住民:印第安人50-53
- 4.3 他者中的自我53-57
- 5“历史”书写中的华人族性建构57-65
- 5.1 族内差异57-60
- 5.2 族外差异60-62
- 5.3 多样性统一62-65
- 6 结语65-66
- 注释66-69
- 参考文献69-71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71-72
- 后记72-7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宁;;张翎:站在彼岸书写家族史诗[J];长江文艺;2012年10期
2 梁丽芳;扩大视野:从海外华文文学到海外华人文学[J];华文文学;2003年05期
3 刘慧琴;;浅谈加拿大华文文学[J];华文文学;2006年04期
4 林楠;;加拿大华文文学概览[J];华文文学;2006年04期
5 陈瑞琳;;“离散”后的“超越”——论北美新移民作家的文化心态[J];华文文学;2007年05期
6 徐学清;;人性、兽性和族性的战争:读陈河的《沙捞越战事》[J];华文文学;2010年05期
7 饶們子,蒲若茜;新移民文学的崭新突破——评华人作家张翎"跨越边界"的小说创作[J];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8 饶們子;;全球语境下的海外华文文学研究[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9 蒲若茜;宋阳;;《金山》中的时空与文化建构——兼论张翎的小说创作策略[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10 黄万华;故土和本土之间的叙事空间——美华小说的历史和现状[J];南方文坛;2000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何紫珊;加拿大新移民华文小说中的少数族群形象研究[D];暨南大学;2013年
2 陈梦圆;加拿大新移民华文小说中的混血儿形象研究[D];暨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5832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583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