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聂华苓作品中“水意象”的寓意
本文关键词:论聂华苓作品中“水意象”的寓意
【摘要】:具有大陆、台湾、美国三地阅历的聂华苓在20世纪华文文学界闪烁着独特魅力,其作品凭借丰富的人生经历、深刻的生命体悟享誉海内外文坛。在长江边长大的聂华苓,三生三世飘荡在"水"上,"水"见证了她颠沛流离的心路历程。其作品营造的"水意象"负载了聂华苓百感交集的情感体验,具有浓厚的审美意义。本文从个体生命、身份归属、人生境遇、审美风格、女性体验五个象征主题对"水意象"类别进行讨论,最后结合聂华苓的人道主义情怀与家国意识,探讨了其"水意象"的产生缘由。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
【关键词】: 聂华苓 水意象 人文关怀 怀乡情结
【分类号】:I712.06
【正文快照】: 溅起来了,翻起来了,翻起一道白色的墙……白墙一、吞噬·勃发:生命意义的阐释‘哗啦’一下垮了。那条船就象西瓜摔在石头上一样裂开了,把船上的人全抖到水里去了”。卷席无泛滥的洪水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灭顶之灾的漩辜生命的惊骇涛波,忽然“一点声音也没有了。涡吞噬着人类的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朱立立;;女性话语·国族寓言·华人文化英雄——从文化研究视角重读当代华语经典《桑青与桃红》[J];台湾研究集刊;2006年03期
2 朱育颖;;河流意象:大河之女新世纪的跨域书写[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德宗;;走向世界的三峡文化使者与重庆形象代言人[J];重庆与世界;2010年11期
2 许燕转;;跨时空的多重对话——《失去的金铃子》的诗学分析[J];电影评介;2011年07期
3 仲昭阳;;异质文化语境下的历史回望——论美华女作家聂华苓“回望文学”的中国历史书写[J];大众文艺;2011年04期
4 陶德宗;;评三峡作家对台湾文学和海外华文文学的杰出贡献[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5 麦脉;;留学生文学与新移民文学之比较[J];广西教育;2008年30期
6 樊洛平;台湾怀乡文学的女性书写——从《城南旧事》、《失去的金铃子》、《梦回青河》谈起[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7 侯芮文;成长、流浪与归宿——试析聂华苓三部长篇小说的发展轨迹[J];美与时代;2005年01期
8 彭燕彬;;二十世纪台湾女性文学创作边缘视野观[J];名作欣赏;2008年21期
9 黄红春;;论台湾20世纪中叶怀乡思亲小说中的男性书写[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10 乔以钢;刘X;;论北美华文女作家创作中“离散”内涵的演变[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许燕;;论美华文学多元混成的边际文化特性[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亚萍;20世纪中后期美国华文文学的主题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2 林小芳;当代台湾女性参政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3 解孝娟;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旅外作家与八、九十年代“新移民作家”小说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4 王勋鸿;君临之侧,,闺怨之外—五六十年代台湾女性文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5 倪立秋;新移民小说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6 向忆秋;想象美国:旅美华人文学的美国形象[D];山东大学;2009年
7 师彦灵;美国当代华裔女性文学创伤叙事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8 陈学芬;自我与他者:当代美华移民小说中的中美形象[D];河南大学;2013年
9 蔡晓惠;美国华人文学中的空间形式与身份认同[D];南开大学;2014年
10 谢彩;中国创意写作学初探[D];武汉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海艳;论20世纪中后期台湾留美作家群创作中的美国形象[D];西南大学;2011年
2 孙芳;探索和归属:聂华苓价值观的转变[D];汕头大学;2011年
3 仲昭阳;流散语境中的母国记忆[D];江南大学;2011年
4 夏冬兰;传承与变异[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韩文霞;论於梨华作品中“根”的意识[D];西南大学;2006年
6 张杨;台湾女性文学场域中的“家园情结”书写[D];郑州大学;2006年
7 黄志杰;对生命本质的执着追求[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孙敏;异质文化语境下的身份书写[D];延边大学;2007年
9 刘玫;聂华苓小说论[D];安徽大学;2007年
10 李秋丽;寻求者的精神秘史[D];苏州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贵生;刑天精神本源新探[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洁;试论聂华苓的小说创作[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4期
2 陈学芬;;论聂华苓小说中的移民形象[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3 许燕转;;论聂华苓之于台湾五六十年代文学场域[J];芒种;2012年04期
4 张荔;;回头浪子的史诗——谈聂华苓三部小说艺术探索的开放过程[J];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1期
5 康万成;谈聂华苓《桑青与桃红》的象征意蕴[J];语文学刊;1988年01期
6 何慧;被记忆缠绕的世界——聂华苓的中国情意结[J];广东社会科学;1986年04期
7 陈天庆 ,张超;“说老实话”的三种艺术境界——聂华苓长篇小说漫论[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2年01期
8 李亚萍;;论聂华苓长篇小说中的文化意蕴——从《桑青与桃红》到《千山外,水长流》[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9 李洁容;走自己的道路——试评聂华苓的两部长篇小说[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84年02期
10 李江;;聂华苓短篇小说艺术特色探析[J];才智;2011年2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志杰;对生命本质的执着追求[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5837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583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