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国内《老人与海》艺术特色研究述评

发布时间:2017-07-28 21:04

  本文关键词:国内《老人与海》艺术特色研究述评


  更多相关文章: 《老人与海》 艺术特色 述评


【摘要】:60多年来,我国评论界对海明威《老人与海》的艺术特色展开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具体包括艺术特色综合性研究、象征手法研究、叙事手法研究等,取得了一定的可喜成就。但也存在着整体质量不高、比较研究和理论探讨不足、新意和深度有待加强等缺憾。今后的研究还应拓宽研究方法、推进研究深度、填补研究空白。
【作者单位】: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
【关键词】《老人与海》 艺术特色 述评
【基金】: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建立科学的文艺评价体系研究”(15WTC11)
【分类号】:I712.074
【正文快照】: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后,立刻引起了全球的轰动和热评。国内自1957年赵家璧发表首篇论文《从“老人与海”想到海敏威》至今,刊发有关海明威和《老人与海》的研究论文,早已突破千余大关;自1980年刁绍华出版《海明威》至今,出版界已推出海明威传记不下1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善浩;;海明威与西方现代派文学[J];长沙水电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1期

2 秦清玲;;浅析象征手法在《老人与海》中的运用[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3 吕艳;;探析《老人与海》的艺术价值[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8期

4 邵玲;海明威的视角[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5 刘小丽;;浅论《老人与海》中的聚焦变“幻”[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6 宋玉琳;;谈《老人与海》的艺术特色[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7 李满;理想与绝望——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的象征意味[J];名作欣赏;1998年01期

8 杨大亮;付宁;张雯;;论海明威的叙事艺术[J];名作欣赏;2007年12期

9 张双田;;从叙事学聚焦理论看《老人与海》的生态观[J];名作欣赏;2008年12期

10 戴金喜;;论海明威独特的文体风格——以《老人与海》为例[J];南平师专学报;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嵘;;论海明威《老人与海》的文体风格[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5期

2 仲颖;;《乞力马扎罗的雪》的后殖民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3期

3 张晓;;准确理解是翻译的前提——海明威《士兵之家》两个中译本的比较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3期

4 刘巍;;《老人与海》中体现的矛盾与平衡[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3期

5 李静;;探析矛盾主题及象征意义在《老人与海》中的应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6 赵春辉;;冰山与狮子——从《老人与海》看海明威的小说创作风格[J];长春大学学报;2007年09期

7 张双田;;《髻》的叙述角度简析[J];电影文学;2008年18期

8 计凤茹;刘庆国;;《老人与海》中的象征意义[J];飞天;2010年22期

9 黄峰;;论《老人与海》的悲剧内涵[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10 彭小晶;;论环境和人物设定在《老人与海》中的象征作用[J];发展;2008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薇;海明威小说的叙事艺术[D];苏州大学;2003年

2 卢国荣;二十世纪美国生态环境的文学观照[D];吉林大学;2008年

3 余健明;海明威风格汉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晓岚;;海明威小说的聚集模式比较及其文体效果[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 申丹;视角[J];外国文学;2004年03期

3 蔡凤鸣;《老人与海》的象征意义及语言特色[J];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 袁贤铨;简论海明威的“冰山”风格[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6年01期

5 戎林海;海明威作品中的存在主义思想——兼论海明威的人生哲学[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1期

6 罗明洲;论海明威的死亡情结[J];外国文学研究;1999年02期

7 董衡巽;海明威的艺术风格[J];文艺研究;1980年02期

8 缪维嘉;论“冰山”原理与海明威的老人情结——从《老人与海》和《桥畔的老人》共同的艺术特色谈起[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9 卢国荣;;《老人与海》中的生态意识[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10 杨秋喜;;浅析海明威《老人与海》的象征手法[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鑫;《老人与海》精神力量的三位一体结构[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耿延宏;《老人与海》的创作美感[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侯斌;人类的窘境——论《老人与海》中人与自然的关系[J];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熊文,秦秋;人生来不是要给打倒的:《老人与海》的心理治疗意义[J];学海;2004年06期

5 欧阳娜;;《老人与海》中主体的分裂与复归[J];大学时代;2006年11期

6 周玉萍;吕卉;;曼诺林在《老人与海》悲剧氛围营造中的作用[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7 王明文;;《北方的河》与《老人与海》之比较[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8 张桥英;;浅析《老人与海》的多重价值[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9 马振芳;;中国学者评论群体与《老人与海》[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10 孔玲;;《老人与海》中语篇衔接与连贯的分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何晓涛;;硬汉精神背后的思考——重读《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形象[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茂根;浪漫主义的作品[N];人民日报;2003年

2 渤海大学 左海娇;冰山原则在《老人与海》的运用[N];山西青年报;2014年

3 万伯翱;又读《老人与海》[N];人民日报;2002年

4 言子;想起《老人与海》[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4年

5 宋惠昌;“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N];学习时报;2011年

6 杨 政;动画片《老人与海》诞生记[N];光明日报;2000年

7 葛栋玉;握紧生命中的每一天[N];中国保险报;2002年

8 陈乃柱;探访《老人与海》中的老人[N];人民日报;2002年

9 万伯翱;鱼是他的敌人,同时也是他的知心朋友[N];中国信息报;2002年

10 林一安;调制异国情趣的笔墨[N];中华读书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振芳;《老人与海》在中国[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张苓;基于评价理论透析《老人与海》中的自然观[D];河南工业大学;2011年

3 陈世董;论《老人与海》中的生存逻辑[D];山东大学;2012年

4 刘见阳;论《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性格的多重性[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来骥;从生态角度解读《老人与海》[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6 郑健;《老人与海》中三种关系的生态解读[D];青岛大学;2013年

7 王洪欣;论《老人与海》的孤独主题[D];青岛大学;2013年

8 刘雯;《老人与海》的语料库文体学分析[D];山东大学;2008年

9 单玲玲;《老人与海》中的对话关系及不完全叙述[D];长春理工大学;2008年

10 康孝云;《老人与海》之虚无主义色彩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5859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5859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7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