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论朝鲜文人李德懋与中国文人间的文学交流

发布时间:2017-08-02 08:19

  本文关键词:论朝鲜文人李德懋与中国文人间的文学交流


  更多相关文章: 李德懋 潘庭筠 李调元 文学交流


【摘要】:李德懋作为朝鲜朝实学派的著名人士,在他作为使节团成员之一赴燕京前后,与中国文人潘庭筠、李调元等人进行了广泛而频繁的文学交流,并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这极大地拓展了他的文化视野,并将他的文学创作推向了新的高度。
【作者单位】: 延边大学朝鲜半岛研究院(协同创新中心);延边大学;
【关键词】李德懋 潘庭筠 李调元 文学交流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15AZW0006 “长白山学者”奖励计划项目,编号:2013052
【分类号】:I106
【正文快照】: 李德懋是一位与中国文人交往甚密的朝鲜朝实学派人士。1778年,他带着自己撰写的《清脾录》、以谢恩陈奏使沈念祖书状官的身份来到中国。在中国期间,他不仅到琉璃厂大量购买了各种中国书籍,而且与潘庭筠1、李调元2等中国汉族文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一、实际上,李德懋在来到中国

【共引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靖;“燕岩体”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东日;论朝鲜文学家李德懋的以诗辅谊意识[J];东疆学刊;2002年04期

2 徐东日;李德懋诗歌与中国文学关系探析[J];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04期

3 徐东日;李德懋的诗人心理涵养论[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 徐东日;李德懋与中国儒家在义利观上的异同[J];东北亚论坛;2003年03期

5 徐东日;论李德懋对诗歌复合意象美的创造[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6 徐东日;李德懋诗作:自我省察意识[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7 徐东日;探析李德懋“知人论世”的诗评观[J];东疆学刊;2004年01期

8 徐东日;品藻:李德懋诗评品格的体现[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9 徐东日;论李德懋对诗歌结构美的创造[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10 徐东日;论李德懋对诗歌辞采美的创造[J];东北师大学报;2005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东日;李德懋文学研究——兼与中国文学相比较[D];延边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亚芬;李德懋儒家教育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2 郑京花;《北学派》与楚辞关联研究[D];延边大学;2009年

3 汪婧娴;王士祯与李德懋诗论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083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6083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c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