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葛兰西“民族的—人民的”文学观
本文关键词:论葛兰西“民族的—人民的”文学观
【摘要】:葛兰西的整个文学思想,都是建立在其"民族的—人民的"文学的思想基础之上的。其精神实质是文艺必须为人民服务,文学必须是人民的文学,作家应想人民之所想,喜人民之所喜,体验人民真实的趣味、情感和思想,培育人民的思想感情,创作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和作品,肩负起"民族教育者"的使命。葛兰西从理论上对"民族的—人民的"文学进行学理阐述,对其形成的现实基础进行梳理和总结,提出了一部作品成为"民族的—人民的"文学的各种构成要素,同时也使其理论超出文学的界限,将文学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的统一。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葛兰西 民族的—人民的 人民性 意大利
【分类号】:I109
【正文快照】: 葛兰西的思想是大众文化研究的重要理论资源,不少研究者用葛兰西理论来解析大众文化,实际上在葛兰西那里,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界限预先就被取消了,取而代之的,即总体上的文化观,其中蕴含的是一种普遍的人道主义。这里的人道主义不是带着知识分子的优越感与所谓的孤独感居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时纲;论葛兰西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1年03期
2 W.F.豪克;孙晓丽;;从马克思到葛兰西—从葛兰西到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与实践哲学[J];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2001年00期
3 江马益;;论葛兰西思想的文化向度[J];学术论坛;2005年12期
4 陆扬;;关于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1期
5 鲍勃·雅索普;;作为空间理论家的葛兰西[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6 周兴杰;;非决定论的历史生成观——论葛兰西的绝对历史主义[J];探求;2007年03期
7 田时纲;;葛兰西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吗?[J];教学与研究;2008年11期
8 仰海峰;;葛兰西研究七十年:回顾与反思[J];河北学刊;2009年03期
9 夏群友;;葛兰西的领导权理论研究综述[J];学理论;2010年09期
10 高顺起;;葛兰西与列宁在社会实践理论上的分歧[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W.F.豪克;孙晓丽;;从马克思到葛兰西—从葛兰西到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与实践哲学[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第二辑)[C];2001年
2 吴昕炜;;葛兰西对“感性的人的活动”的阐释[A];第八届暨第七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吴友军;;实践本体论基础的设定与文化批判转向——论葛兰西的实践哲学[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刘康;;瞿秋白与葛兰西——未相会的战友[A];瞿秋白研究新探[C];2002年
5 姚国宏;;论葛兰西的知识道德集团理论及现实意义[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7年
6 周凡;;葛兰西与“后马克思主义”的生成[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刘康;;瞿秋白与葛兰西——未相会的战友[A];瞿秋白研究新探——纪念瞿秋白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论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意]希尔维奥·彭斯 意大利葛兰西研究所所长、佛罗伦萨大学教授;田时纲 译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葛兰西政治及思想历程(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田时纲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葛兰西研究的歧途与正道[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3 意大利葛兰西研究院院长 罗马第二大学东欧史系主任、教授 西尔维奥·彭斯 潘西华 译;与时俱进研究葛兰西思想[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4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社会学文化学教研部 陈立旭;文化研究的“葛兰西转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5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谢蕴枰;葛兰西“领导权”理论的方法论本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6 希尔维奥·彭斯 意大利葛兰西研究所所长、佛罗伦萨大学教授 译 田时纲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葛兰西政治及思想历程(上)[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意大利葛兰西研究院院长、罗马第二大学东欧史系主任 西尔维奥·彭斯(SilvioPons) 潘西华 译;葛兰西思想的国际传播路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8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前西方文化批判思潮若干问题研究”负责人、黑龙江大学教授 于文秀;葛兰西与当代西方文化批判思潮[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9 程巍;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10 南开大学 陆扬;霸权理论涌动文化活力[N];社会科学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孙宜晓;葛兰西历史主义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吕连凤;葛兰西的领导权思想及其当代意义[D];吉林大学;2009年
3 和磊;葛兰西的领导权与文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4 周兴杰;文化霸权理论与大众文化研究的话语重构[D];暨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光晔;葛兰西意识形态领导权理论探析[D];黑龙江大学;2007年
2 孙伟伟;葛兰西的知识分子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山东大学;2007年
3 范秋瑞;葛兰西知识分子理论以及对中国文化建设的影响[D];河南大学;2012年
4 邢鸿岳;葛兰西文化思想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2年
5 范顺悦;葛兰西的知识分子理论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6 杨晓磊;葛兰西的政治哲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年
7 苏赛男;葛兰西的意识形态领导权理论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年
8 张曦宁;葛兰西知识分子理论及其启示[D];复旦大学;2009年
9 李彦娟;葛兰西“实践哲学”中的“实践”概念[D];云南大学;2010年
10 迟鸥;葛兰西政党思想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372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637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