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从三个“我”看王尔德的唯美主义

发布时间:2017-08-08 02:00

  本文关键词:从三个“我”看王尔德的唯美主义


  更多相关文章: 王尔德 《道林·格雷的画像》 唯美主义 道德


【摘要】:本文意在探讨英国作家奥斯卡·王尔德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三个主要人物如何对应王尔德"三个不同的自我"并反映他的唯美主义艺术观和道德观。笔者先归纳了三个人物的特点,指出王尔德通过三个"自我"的描写,统一了其唯美主义的道德观:一方面,他坚持艺术的独立性的非道德,反对维多利亚时代庸俗道德观;另一方面,他持有天主教的传统道德观。
【作者单位】: 华东理工大学;
【关键词】王尔德 《道林·格雷的画像》 唯美主义 道德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英国唯美主义思想中的道德精神”(项目编号:13BWW006)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561.074
【正文快照】: 引言英国的唯美主义文艺运动发端于19世纪中叶,考究其源头可上溯到浪漫主义时代。浪漫主义时代的作家为唯美主义的形成做了准备与铺垫:席勒提出关于“美的显现”的艺术观念,把美看作一个自足的独立体;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的创作已有唯美主义的倾向;济慈和柯勒律治也从不同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黎红;;论王尔德唯美主义理论的内在矛盾[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李志艳;;悖论与统一:《道连·格雷的画像》中的谋杀案分析[J];外国文学研究;2007年01期

3 杨霓;;从《道连·格雷画像》看王尔德的文学道德观[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4 李政杰;;从《道连·格雷的画像》看王尔德的唯美主义[J];作家;2012年2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青;;从《道连·葛雷的画像》的角色描写窥探王尔德的内心世界[J];电影文学;2009年03期

2 林骊珠;;Lolita:冬天里的浪漫传奇——基于二元对立原则的文本分析[J];外国语言文学;2010年03期

3 杨云燕;史永霞;;电影《道连·格雷》与原著的主题比较[J];电影文学;2015年06期

4 周洁;;关于王尔德悖论——以《认真的重要》为例[J];山东外语教学;2010年02期

5 薛玉秀;;灵与肉的悖论与统一——解读王尔德的《道连·格雷的画像》[J];山花;2010年22期

6 李玉辉;潘明军;;道连·葛雷堕落的必然性与救赎的不可能性[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10期

7 乔国强;;论王尔德的唯美主义思想[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8 闫洁;;试论《道连·格雷的画像》中的酒神面具[J];作家;2010年08期

9 张辉;包小丽;;唯美的爱情观——浅析《道连·格雷的画像》中主人公道连·格雷的爱情观[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10 毛琬鑫;翟莉;;西碧尔:消逝了的珂莉Z灦鵞J];文教资料;2012年2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钟艳萍;论王尔德小说和戏剧中的审美取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2 吴洁;“语言游戏说”视角下的王尔德作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振飞;《道连·葛雷的画像》的文学伦理学解读[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吴昊晨;《道林·格雷的画像》中反映出的奥斯卡·王尔德的人格特征[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3 程静;《道林·格雷的画像》的互文性解读[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4 张辉;一部唯美主义的典范之作[D];吉林大学;2008年

5 郭素;田汉对王尔德唯美主义的接受及其演变[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顾芳;追寻集体无意识的踪迹[D];云南师范大学;2009年

7 陈勋;王尔德的语言悖论和叙事悖论[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8 李珊;显性唯美与隐性道德的结合[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9 蔡梦姣;《道连·格雷的画像》中的花意象解读[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10 李青;王尔德小说中的面具[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杨黎红;;论王尔德唯美主义理论的内在矛盾[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田红燕;;王尔德的艺术和人生——试从《道林·格雷的画像》分析王尔德的唯美主义艺术观与人生观[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张介明;从《道连·葛雷的画像》看王尔德的唯美主义[J];外国文学研究;2000年04期

4 吴学平;国内王尔德研究述评[J];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01期

5 张介明;当代西方的王尔德研究[J];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炜;;作家的人格[J];走向世界;2010年34期

2 王小立;;从《打鱼人和他的灵魂》中的“灵魂”塑造看王尔德的矛盾性[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24期

3 刘汝燮;;从胡乔木的更正想到王尔德的增删[J];新闻业务;1985年04期

4 陆建德;“声名狼藉的牛津圣奥斯卡”——纪念王尔德逝世100周年[J];外国文学评论;2000年02期

5 肖名丽;论王尔德的现代意识[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6 胡德映;谈王尔德《名叫埃纳斯特的重要性》中人名意蕴[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7 吴学萍,夏腊初;论东方文化对王尔德的影响[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8 周小仪;;王尔德、纨绔子与唯美的生活方式[J];欧美文学论丛;2002年00期

9 张唯嘉;唯美的心灵——解读王尔德的《巨人和孩子》[J];语文建设;2003年11期

10 王琼;“受观”的重要性——《道连·格雷的画像》中王尔德之“美”及其特性[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静;;唯美的追求 至善的旨归——从童话作品看王尔德的内在道德向度[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武平;王尔德的先祖与后辈[N];中华读书报;2002年

2 臧棣;因他触及文学的皮肤[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3 肖毛;一个在悲怆中寻找唯美的灵魂[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4 赵荔红;悲怆的意义[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5 梁永安;王尔德凭什么这样红?[N];解放日报;2010年

6 沈大力;王尔德,唯美理想的寂灭[N];文艺报;2012年

7 苏福忠;读点王尔德[N];中华读书报;2000年

8 舒晋瑜;诗人殉道者王尔德[N];中华读书报;2000年

9 余凤高;“快乐王子”:爱的颂歌[N];中华读书报;2011年

10 萧易;得不到宽恕的梦想家[N];中国邮政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朱彤;王尔德在现代中国的传播与接受[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2 张介明;王尔德唯美叙事的理论和实践[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3 吴学平;王尔德喜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4 钟艳萍;论王尔德小说和戏剧中的审美取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5 陈莉莎;王尔德人文主义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袁丽梅;语境·译者·译文[D];复旦大学;2012年

7 刘茂生;艺术与道德的冲突与融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杜吉刚;西方唯美主义诗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幸君;唯美主义者的乌托邦:王尔德与东方文化[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2 齐静静;王尔德对现代社会的反应[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3 陈星君;社会边缘的狂欢:王尔德狂欢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4 唐慕实;王尔德与二十世纪爱尔兰文学中的“艺术与现实”关系问题[D];黑龙江大学;2010年

5 马春蕾;王尔德童话中的死亡观之阐释[D];河南科技大学;2011年

6 匡娉婷;颓风美雨:王尔德在中国[D];暨南大学;2005年

7 李家才;现当代语境中的王尔德《认真的重要性》[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王小立;王尔德创作艺术的重新阐释[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向玲玲;王尔德与创作型批评[D];浙江大学;2006年

10 刘婷婷;王尔德社会喜剧中的家庭观[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6376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6376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f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