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论萨特自传和访谈录中的自我形塑

发布时间:2017-08-09 01:20

  本文关键词:论萨特自传和访谈录中的自我形塑


  更多相关文章: 自传 访谈录 自我形塑 自叙 身份建构


【摘要】:自传是自传作者解释自我、建构自我和表达自我认同的一种古老而又现代的文类之一。而访谈录则是根据采访形式记录下一些名人重要的对话或者自述,属于亚自传范畴。从自传《词语》到访谈录《七十岁自画像》,出于自我形塑的需要,萨特一直刻意在文本中呈现自己作为作家和公共知识分子的理想自我形象,以满足读者的期待视野。本文立足于对两个不同文本的细致解读,从现代自传理论研究视角,尝试探讨萨特自我形塑之意义。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自传 访谈录 自我形塑 自叙 身份建构
【分类号】:I565.075
【正文快照】: 萨特(J.-P.Satre)不仅是20世纪法国著名的哲学家,还是优秀的传记文学作家。他在上世纪50-70年代先后写过《波德莱尔》、《圣·热奈逢场作戏的角色和殉道者》、《家庭中的白痴——居斯塔夫·福楼拜》以及《词语》等传记。作为哲学家,他力图从存在主义角度对传记中的人物个性和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琰;柏拉图“理念—灵感”说与吠陀“二幻”论之比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王芳;粟向;;诗歌功用刍议[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3 方国武;“理念”的玄思“道”的顿悟——兼论中西美学之迥异风格[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4 王明居;韩愈美学智慧五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5 程民治;论“科学美也是难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6 周俊强;;知识产权概念中“知识”含义辨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7 马艳;;读柏拉图《大希庇阿斯篇》有感[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8 陈达;陈飞;;现实模仿理式——《老友记》里菲比的角色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9 邓黎;;试论西方戏剧中的叙述性特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10 郑畅;;以布局之美展现意义——论莎士比亚《仲夏夜之梦》的戏剧结构形式及其美学价值[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兆胜;;文学创作的深度异化——评陈希我的小说《抓痒》[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2 宋一苇;;从本体论美学到生存论美学[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芮欣;;书写!解释!——犹太-基督教文化中逻各斯的另一种诠释:以德里达、哈德曼为中心[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十四辑[C];2012年

4 张沛;;意象·象征·神话:隐喻诗学的谱系研究[A];东方丛刊(2003年第1辑 总第四十三辑)[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鸿雁;中国美学“味”范畴新论[D];吉林大学;2011年

2 梁光焰;回到美自身的领域[D];西南大学;2011年

3 潘水萍;古典主义在中国[D];暨南大学;2011年

4 华金余;从赵树理到赵本山[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自雄;文学本质观:历史审视与当代重建[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郑龙云;今道友信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成涛;职业美育的价值及其实现初论[D];天津大学;2011年

8 万雪梅;美在爱和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9 谢志勇;逡巡于文与史之间:唐代传记文学述论[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10 翟乃海;哈罗德·布鲁姆诗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耕耘;静观万象——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审美境界[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袁媛;论科学创造中的审美活动[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刘云珍;徘徊于现实和理想之间[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席志武;雅克·德里达解构符号学与美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赵娜;山东胶州秧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衍;论严歌苓小说的女性意识[D];南昌大学;2010年

7 王晓燕;“偷窥”事件:余华《兄弟》的修辞策略[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姜维东;高等艺术院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9 李晶;真实的叙事[D];河南大学;2011年

10 李正佳;坎宁安对伍尔夫双性同体思想的继承与发展[D];吉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国政;;从自传到自撰[J];欧美文学论丛;2005年00期

2 王成军;;西方自传理论研究述论[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3 张慧芳;;美国人的自传情结[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王成军;;自在·叙述·他者——中西自传主体论[J];国外文学;2006年04期

5 赵白生;;“一切作品皆自传”——非洲作家自传个案研究[J];国外文学;2008年02期

6 刘江;;自传不可靠叙述:类别模式与文本标识[J];外国文学;2012年01期

7 杨正润;自传死亡了吗?——关于英美学术界的一场争论[J];当代外国文学;2001年04期

8 张慧芳;;安吉罗的系列自传——兼谈美国自传的文学性纠缠[J];外国文学动态;2007年05期

9 庄华萍;;库切“自传三部曲”中的人称、时态与自我[J];外国文学;2013年03期

10 王成军;;在忏悔中隐瞒?——论西方自传的“坦白”叙事[J];欧美文学论丛;2005年00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王成军;从“自传契约”到“新自传契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荡荡;制造英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霍彦利;库切的小说体自传三部曲研究—《男孩》、《青春》和《夏日》[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429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6429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d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