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芥川龙之介前期作品人物形象研究——以《罗生门》《鼻子》《偷盗》为例

发布时间:2017-08-11 04:15

  本文关键词:芥川龙之介前期作品人物形象研究——以《罗生门》《鼻子》《偷盗》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芥川龙之介 人物形象 善与恶 利己主义


【摘要】:芥川龙之介是日本近代著名短篇小说家,新思潮派的杰出代表。其前期作品如《罗生门》《鼻子》《偷盗》,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塑造了生动的艺术形象,进而对当时残酷的社会现实、人性中善与恶的斗争以及利己主义心态进行了深度的书写。透过人物形象描写,深刻地描绘出了一个充满着薄情寡义和自私利己的世界,展现了作家对这个世界的人与事的看法以及其独到的人性哲学。
【作者单位】: 吉林工商学院外语学院;
【关键词】芥川龙之介 人物形象 善与恶 利己主义
【基金】: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吉教科文合字[2015]第393号) 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项目(留金亚[2014]9037号)
【分类号】:I313.074
【正文快照】: 在日本文学史上,芥川龙之介成就了一座高峰,这座高峰和其它文学大家比,别致而又冷峻,给人以极深的印象。芥川是日本文学史上的重要代表人物,在其短暂的生命旅程中,他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被编入日本的《现代文》中,有些作品被搬上银幕。日本家喻户晓的芥川文学奖,就是以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曲维,芥川龙之介;罗生门(罗生门)(一)[J];日语知识;1999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左晶;试从紫姬形象看紫式部的理想女性构想[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2 王川;刘晓艺;;寻找丢失的“自我”——从《砂女》看“自我认同”表现[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3 徐婷婷;;王维诗歌与芭蕉俳句之比较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4 徐凤娟;;从《为何不分手》看日本已婚女性的地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5 聂楠;;论禅宗民族作家——川端康成——兼评《雪国》[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6 方舒;;从《赤茧》看安部公房的创作理念[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7 王梅;;“先生”为何自杀?——评夏目漱石的《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8 孙水珍;;物哀非哀[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2期

9 贺蓓;;论小说《最终的住所》的艺术特点[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9期

10 蒋永影;;《挪威的森林》主题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光辉;;试论夏目漱石的禅诗意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戴捷;;浅谈佐藤春夫《田园的忧郁》—以“忧郁”分析为中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3年年会暨海峡两岸翻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舜立;自然审美:川端康成的文学世界[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佳;黑泽明作品的美学特质及其对当代中国电影的启示[D];南开大学;2010年

3 饶建华;东山魁夷绘画美学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孙宁宁;日本地歌三味线角色的变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5 郑龙云;今道友信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6 兰立亮;大江健三郎小说叙事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7 王天慧;横光利一文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肖国栋;死亡视域下的鲁迅[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鲍同;山崎丰子文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王璐;谷崎润一郎与中国[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述晓;论大江和莫言的故乡想象与艺术超越[D];江南大学;2010年

2 林佳;论日本自然主义文学与张资平小说的艺术特质[D];江南大学;2010年

3 罗丽文;社会性别视野下《红楼梦》与《源氏物语》之比较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4 刘政良;大江健三郎文学中的战争认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焕香;夏目漱石文学中的传统与现代[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婷;芥川龙之介小说的艺术特征探微[D];吉林大学;2011年

7 杨涛;从《名人传》看中岛敦的艺术主张[D];吉林大学;2011年

8 解礼业;从梅洛斯的心理变化看其价值观的动摇[D];吉林大学;2011年

9 唐赫;《古今和歌集》中的樱花意象[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刘海萌;世事浮沉中的惊艳[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如意,温荣姹;从《南京的基督》中解读芥川龙之介对中国社会的认识[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于天yN;;中国对芥川龙之介文学的影响[J];齐鲁学刊;2007年03期

3 陈永红;;浅析芥川龙之介作品的写实特性[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张艳杰;;从《湖南的扇子》看芥川龙之介的中国观[J];东南传播;2008年04期

5 孙亚南;;芥川龙之介与书画[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6 赵波;;对芥川龙之介《基督徒之死》的双重解读[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年09期

7 沈日中;;芥川龙之介在华译介版本考录:1921-1929[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9年03期

8 赵群;;浅析芥川龙之介小说中的旁观者形象[J];科技信息;2009年34期

9 于天yN;;试论中国文化对芥川龙之介创作的影响[J];学术交流;2009年12期

10 孙秀云;;比烟花更寂寞的她——以《舞会》为契机,解读芥川龙之介及其小说中的女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1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淼;那个时代、那个中国[N];光明日报;2007年

2 陈应年;芥川龙之介作品的中国译本[N];中华读书报;2005年

3 施康强;1921,芥川龙之介的中国[N];东方早报;2008年

4 林少华;芥川龙之介:“恍惚的不安”[N];中华读书报;2005年

5 汤祯兆;《平成猿蟹合战图》中的“猿蟹”隐喻[N];第一财经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高洁;论作家芥川龙之介的中国旅行[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2 于天yN;芥川龙之介文本中的中国情结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杜文倩;文化汇流中的抉择与超越[D];山东大学;2006年

4 木村泰枝;西方·日本·中国—日本人的“上海梦想”[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艳杰;芥川龙之介笔下的中国女性形象[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达博;芥川龙之介的文学作品与中国情结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3 李琳琳;论芥川龙之介文学作品中的生死观及演变[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4 刘琪;论芥川龙之介的《舞会》[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3年

5 周婷;关于芥川龙之介《地狱变》中“分身现象”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6 商倩;关于芥川龙之介与村松梢风上海游记之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7 车才良;从《齿轮》看芥川龙之介晚年的心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8 孙延永;关于芥川龙之介的不安的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08年

9 左银林;芥川龙之介历史小说的艺术表现[D];云南大学;2010年

10 周倩;芥川龙之介の『偷盗』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541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6541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5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