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体学视角解读英诗《一朵红红的玫瑰》
本文关键词:从文体学视角解读英诗《一朵红红的玫瑰》
【摘要】:《一朵红红的玫瑰》是英国18世纪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罗伯特·彭斯的代表作之一,堪称爱情诗的经典之作。本文以文体学理论为分析基础,拟从语音、句法、词汇以及修辞等特点对该诗的内容和结构进行解读,以期较为全面地把握该诗的独特风格和艺术写作手法,真正领略到该诗的"音乐性"所在。
【作者单位】: 成都东软学院;
【关键词】: 语音 句法 词汇 修辞 音乐性
【分类号】:I561.072
【正文快照】: 《一朵红红的玫瑰》(以下简称《玫瑰》)出自于苏格兰18世纪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兼农民诗人罗伯特?彭斯的诗集Poems,Chiefly in the Scottish Dialect(《苏格兰方言诗集》),是诗人和恋人离别时,为他的恋人而作。诗人在诗中歌颂了恋人的美丽,表达了诗人的炽热感情和对爱情的坚定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卞建华;浅析《一朵红红的玫瑰》的文体特点[J];德州师专学报;1996年01期
2 王春雨;;从文体学的角度看《一朵红红的玫瑰》[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令新;靳瑞华;赵文兰;;彭斯《一朵红红的玫瑰》中的修辞美[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2 王军;;作为叙事的幽默——《三万元遗赠》中幽默的文体学阐释[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03期
3 王军;;作为叙事的幽默——《三万元遗赠》中幽默的文体学阐释[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4 黄春梅;;偏离视角中的刘姥姥形象塑造——评霍克思版刘姥姥语言翻译[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5 徐朝晖;林怡;;《富足的一生》的文体分析及相关课程设计研究[J];大学英语(学术版);2014年01期
6 植仲培;何瑞清;邓文华;黄向前;李世敏;;英语本科与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的课程衔接研究[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7 宋瑶;;《卖花女》中希金斯对话的文体分析[J];长城;2014年12期
8 陈小清;许并生;;论叙事散曲中构成人物独立性的要素[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S2期
9 王媛;;英诗《灿烂的星》之文体学分析[J];才智;2015年02期
10 梁丽肖;;克林顿就职演说词汇层面的文体学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曹雅洁;;从数据看宫泽贤治童话作品的文体——以文长为中心[A];日语教学与日本研究——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江苏分会2011年刊[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邹铁夫;论争与存在—文言的现代命运[D];南开大学;2013年
2 许彩云;汉语指令性语体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3 柯子刊;中国传统翻译理论观照下的林少华文学翻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4 童志斌;文言文课程目标与内容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安文;基于布朗语料库的《喧哗与骚动》语言特色研究[D];济南大学;2013年
2 齐阳阳;网络语言词汇的模因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3 党悦;新媒介平台中的新文体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3年
4 刘本欣;语文阅读策略性知识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5 吴金华;奥巴马就职演讲的功能文体分析[D];安徽大学;2014年
6 彭美容;文学文体学视角下《瓦尔登湖》两个中译本的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7 周魏;张爱玲小说的语言特征[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8 常娇;生态纪录片中英语解说词之功能文体分析[D];西北大学;2014年
9 肖可昕;前景化视角下济慈六首颂词译本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10 周晓梅;英语时政新闻中前景化语言特征的文体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久英;文慧;;英语诗歌文体学分析法之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2 刘曦芬;文体分析对诗歌教学的启示[J];外语教学;2002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朝杨;;人与自然的高度融合——前景化理论解读《孤寂的割禾女》的音乐性[J];名作欣赏;2011年30期
2 于坚;;玻璃盒、自我、诗歌的音乐性[J];青年文学;2008年06期
3 马利娟;;浅谈英语格律诗的音乐性[J];作家;2012年20期
4 张俊;歌剧文学的音乐性[J];音乐学习与研究;1994年03期
5 饶国婷;;音乐对文学的启示——论《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音乐性[J];当代小说(下半月);2009年11期
6 彭家炎;;论《了不起的盖茨比》的音乐性[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7 陈旋波;音乐性:西方浪漫主义影响下的前期创造社[J];中国比较文学;1994年02期
8 赵秀红;;让文字随音乐起舞——论克莱基奥小说《沙漠的女儿》的音乐性[J];外语研究;2009年01期
9 张宣;;《德伯家的苔丝》的音乐性解读[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10 刘常轩;;《乌鸦》的音乐性及其音韵效果[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7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勿扬;走进近东文学的世界[N];中华读书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范桂忠;汉泰诗歌音乐性的对比[D];复旦大学;2010年
2 范波;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作品的音乐性[D];山西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202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720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