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关于申庚林诗集《农舞》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3 22:27

  本文关键词:关于申庚林诗集《农舞》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申庚林 《农舞》 工业化 民众诗 通俗语言 叙事性


【摘要】:申庚林(1935-)是1960·7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韩国民众诗人之一。因其早期诗集《农舞》收录了大量的具有民众文学特征的农民诗,所以在韩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1960·70年代的韩国农村,一方面因为日本殖民统治遗留下来的种种社会矛盾而饱受困苦,又因当时国家的发展政策逐渐转向工业化,随之出现的弃农现象越来越严重,农村人口急剧减少,农村社会逐渐趋于瓦解和荒芜的境地。《农舞》所收录的诗歌主要反映了工业化浪潮中农民所受到的挫折与由此产生的哀怨。同时,部分诗篇把艰难度日的矿工、都市贫民作为抒情对象,因而具有叙事诗的特质。申庚林的诗歌,用通俗的语言以及写实的方法,生动描述了现代化进程中处于边缘地带的农民生活,由此进一步拉近了与民众的距离。所以, 《农舞》被评为集中再现1960·70年代民众情绪的诗集,实为当之无愧。迄今为止,对《农舞》的先行研究,大多停留在文体研究、形象研究、人物类型研究、空间研究等方面。相对来说,对于诗歌内部结构的分析有所欠缺,所以有待对该方面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本文重新审视申庚林的早期诗集《农舞》,在探讨诗中所融入的申庚林个人诗论和主题意识的基础之上,又重点分析了诗的语言、技巧和内部结构。第一,有机地结合社会历史批评方法、形式主义批评方法、现代诗论等文艺研究方法,具体分析了诗集《农舞》中的主要作品。以此来分析整个框架与结构及作品的内在魅力。第二,到目前为止,有关申庚林生平的研究进行得比较丰富,但本文有必要重新回顾其家庭环境和成长经历。因为诗人生活过的时代,正是韩国现代史上的巨大变革期,其历史环境与诗人诗论的形成,定有必然的内在联系。首先了解诗人的精神轨迹,将为剖析其诗作的内涵,能够提供必要且有力的先决条件。第三,申庚林通过不断地自我省悟,去考察了民众生活中所具体呈现的时代面貌,并牢牢把握波澜壮阔的时代变迁,又不失对统治阶级及其造成的社会不合理因素的批判意识,这些思想价值均体现在《农舞》之中,有效构筑了大时代背景下诗人面向现实的新的诗境。第四,把诗集所载的大部分诗歌作为文本,通过对其内容进行具体的分类和分析,将对《农舞》的系统性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排除外在因素,以诗的叙述者、叙事风格、语言特性来研究《农舞》的诗歌语言、技巧和内部结构,是达到申庚林诗歌本质的捷径。可以说,诗人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正确认识,把工业化进程中所扭曲和变形的农村生活,以及从中人们所表现出的喜怒哀乐,栩栩如生地刻画在了《农舞》之中。
【关键词】:申庚林 《农舞》 工业化 民众诗 通俗语言 叙事性
【学位授予单位】:延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312.607.2
【目录】:
  • 摘要7-9
  • 中文摘要9-11
  • Abstract11-13
  • 目录13-14
  • 正文14-62
  • 参考文献62-65
  • 附录6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羽茗;;在村庄及其他[J];散文诗;2006年10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伟;关于申庚林诗集《农舞》的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7276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7276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1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