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奈尔男性气质理论视阈下的《都柏林人》
本文关键词:康奈尔男性气质理论视阈下的《都柏林人》
更多相关文章: 詹姆斯·乔伊斯 《都柏林人》 精神困境 男性气质
【摘要】:《都柏林人》是一部诊断20世纪初都柏林社会文化症候的经典之作,詹姆斯·乔伊斯以其深邃的笔触揭示了当时都柏林的社会现状。在殖民文化的大背景下,都柏林人逐渐变得精神麻木,处于双重压迫之下的男性更是濒临崩溃边缘,男性气质面临危机。立足于社会语境,借助康奈尔的男性气质理论,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详细解读《都柏林人》中的男性气质。通过分析发现,不管归类于何种男性气质类型,小说中的男性角色最终都陷入迷茫的精神困境,最后指出自我身份的焦虑和男性角色自身的软弱是导致男性气质面临危机的主要原因。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外语学院;
【关键词】: 詹姆斯·乔伊斯 《都柏林人》 精神困境 男性气质
【分类号】:I562.074
【正文快照】: 1问题的提出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1882-1941)是20世纪伟大的爱尔兰小说家之一,其作品对现代主义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都柏林人》(《Dub-liners》)是乔伊斯早期的作品,由15个短篇小说构成,以都柏林社会为大背景,从不同的侧面再现了20世纪初都柏林人的精神困境。在阅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黄河;;男性研究对性别平等教育的意义[J];妇女研究论丛;2008年02期
2 方刚;;当代西方男性气质理论概述[J];国外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3 方刚;;男性气概实践的多样性分析[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丹丹;孙胜忠;;影像·信念·理性——从柏拉图的“洞喻”看《死者》中的众生相[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章联;;论《都柏林人》的叙事艺术[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 王艳淑;;心灵之旅的幻灭——浅谈《阿拉比》中的意象运用和象征手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4 罗素容;;矛盾、挣扎与妥协——短篇小说《伊芙琳》二元对立分析[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4期
5 韩淑英;荆莉;;从语气看《都柏林人》的精神瘫痪主题[J];长城;2011年08期
6 史记;;从《都柏林人》看英国文化与其附属文化的交汇与冲突[J];长城;2012年02期
7 张杏玲;柴正猛;;评析乔伊斯短篇小说《小云朵》中小钱德勒的“精神顿悟”[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8 刘旭彩;《阿拉比》中的孤独追求[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10期
9 薄亚萍;;凋谢的花蕾——《伊芙琳》的主题解读[J];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10 王岩;;探析乔伊斯《阿拉比》中的“顿悟”技巧[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谷征;翁立伟;;男性气质展示:《非诚勿扰》男嘉宾呈现的男性形象分析[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孟维娜;;不适应的男孩[A];2009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社会变迁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王向贤;;“共和国的工业长子”——男性气质与大型国有企业男性工人[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性别研究方法论探析”论坛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海霞;曼斯菲尔德与乔伊斯短篇小说的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肖曼琼;翻译家卞之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冷舜安;当代中国性别和谐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兰生;詹姆斯·乔伊斯的文化焦虑[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隋红升;身份的危机与建构[D];浙江大学;2010年
6 韩淑英;《都柏林人》人际意义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7 钱伟;鲁迅与中国古代思想和文学[D];复旦大学;2006年
8 刘晓辉;当代中国女性发展探析[D];山东大学;2010年
9 柳东林;西方文学的非理性特点及禅意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王保中;欲望际[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瑞娟;瘫痪的都柏林人[D];河南大学;2011年
2 王艳丽;《儿子与情人》中的男性气质[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雪阳;小说对话翻译的语用学方法[D];浙江大学;2002年
4 肖琦;小说对话的语用翻译[D];山东大学;2005年
5 谢萍;女性在斯蒂芬成长中的作用[D];山东大学;2005年
6 朱晓曦;一个现代神话的构筑:从《尤利西斯》到《布卢姆》[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7 王小会;《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中的印象主义特色[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徐颖颖;简析《都柏林人》文体标记的翻译[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徐先荣;解构视角下的《死者》[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华林;性别中庸:当代中国身体审美活动的病理学分析[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伯红,杜洁;第七届国际妇女跨学科大会印象[J];妇女研究论丛;1999年03期
2 方刚;;康奈尔和她的社会性别理论评述[J];妇女研究论丛;2008年02期
3 方刚;;当代西方男性气质理论概述[J];国外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4 林骅,方刚;贾宝玉——阶级与性别的双重叛逆者[J];红楼梦学刊;2002年01期
5 胡亚敏;詹姆逊的文化转向与批评实践[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6 杨丽;;对抗、异化与妥协——后现代文化境遇下《洪堡的礼物》人物分析[J];名作欣赏;2009年21期
7 杨雨;中国男性文人气质柔化的社会心理渊源及其文学表现[J];文史哲;2004年02期
8 方刚;;Sexualities研究介入男性研究的意义与展望[J];中国性科学;2005年1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艳丽;;《恋爱中的女人》中的男性气质问题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年13期
2 尹锐;;论《玉牡丹》中的男性气质及其建构[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0年04期
3 崔雪;;《林中之湖》的男性气质分析[J];科技信息;2013年06期
4 杜荣芳;李泽坤;;论《告诉我是谁》中的男性气质危机[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5 王妮茜;;从父性探讨菲利普·舒尔茨诗集《失败》中的异化男性气质[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年07期
6 龚静;向晓红;;论《杰克·迈格斯》的男性气质[J];当代外国文学;2012年01期
7 黄邦福;;男性气质理论与经典重释[J];求索;2011年09期
8 云玲;郭h蚯,
本文编号:7324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732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