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当代美国成长小说引路人形象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4 20:36

  本文关键词:当代美国成长小说引路人形象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引路人 成长小说 美国 成长主人公


【摘要】:美国是个年轻的国度,在它建国不到三百年的时间里在各个领域里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美国人自诩是年轻的民族,这也造成了美国作家对于成长主题的偏爱,青少年成长在他们的文学作品特别是小说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19世纪中期开始美国文学就开始关注青年人的成长历程,时间进入当代,成长主题也从“迷惘”“在路上”走向“人性”和“身份”。成长引路人是成长小说的重要元素之一,引路人对成长中的主人公产生直接间接性的影响,带领主人公走向成熟。研究引路人的形象有利于我们认识到特定类型人物对成长主人公所产生的内部影响和外部作用,从而探讨不同类型引路人形象的意义和价值。本文以引路人形象类型入手,将传统的正、反面引路人具体划分为导师型引路人、伙伴型引路人、反面型引路人。选取三部美国当代成长小说中成长主人公受引路人影响颇深的作品—《紫色》、《追风筝的人》、《所罗门之歌》,探讨不同类型引路人在引路方式和影响作用上的差异。论文分三章对引路人形象问题进行探讨:第一章从引路人的定义和原型入手,论述引路人形象的缘起和发展,对正、反面引路人类型和作用加以概括说明。第二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以三部代表性作品为例,按照成长主体困惑—引路人引导方式—主人公形象的转变为叙述线索,叙述不同类型引路人的形象,对引路人形象的刻画和塑造进行具体分析,探讨社会文化层面上成长主体的命运走向和引路人之间的联系。本文将主人公成长历程放在文化的角度上进行探讨,从外部时代环境和内部心理分析入手进行论述。这一章分为三节,第一节以伙伴型引路人入手去分析一起走过某段人生旅程的“小伙伴”和成长主体的双向互动,进而从形象分析上升到阶级与人性的高度,探讨当代美国成长小说主题发展的新阶段。第二节以导师型引路人为形象圈定,研究更为成熟、理性的引路人对成长主人公的单向施加作用力,从两性和种族的角度去观察当代美国人所出现的新的成长困境。第三节从金钱和身份认同的角度去分析反面型引路人自身人格形成原因,再研究出反面型引路人对成长主人公产生的间接促进作用。第三章是本文的余论部分,论述引路人形象的叙述功能和文学价值。叙述功能从引路人形象的补偿功能和视角转换两方面进行阐释,文学价值从深化主题和成长参照两方面进行探讨。引路人形象的文学意义是理论界研究较少的领域,既可以探讨此类文学形象的共性,又可以弥补之前文学研究在这一方面的欠缺。二十世纪以来,受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经济的高速发展、文化环境的多样性等因素的影响,表现个人成长过程中的苦痛哀乐成了表达自我的主要方式之一。成长主人公大多经历许多痛苦之后才完成蜕变,这与资本主义体制下的竞争机制、适者生存的法则相一致。一个人的人生经历往往是一群人相似人生的描写,没有人可以永远伴随你左右,珍惜遇到的每个人,过好无憾的人生。
【关键词】:引路人 成长小说 美国 成长主人公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712.07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10
  • 一、引路人的含义及原型批评10-15
  • (一)引路人的含义及类型10-11
  • (二)引路人原型分析11-15
  • 1.对上帝和众神的敬畏12-13
  • 2.英雄原型13-14
  • 3.童话中的指引者14-15
  • 二、引路人的类型及形象分析15-30
  • (一)伙伴型的引路人—以《追风筝的人》哈桑为例15-20
  • 1.背叛与救赎15-18
  • 2.风筝意象和阶级身份18-19
  • 3.“为你千千万万遍”19-20
  • (二)导师型引路人—以《紫色》莎格为例20-26
  • 1.茜丽的人生困境21-23
  • 2.妇女主义觉醒23-25
  • 3.“上帝不是白色的”25-26
  • (三)反面参照型引路人—以《所罗门之歌》麦肯·戴德为例26-30
  • 1.身份的认同26-28
  • 2.“美国梦”的扭曲28-30
  • 三、引路叙事及其文学价值30-34
  • (一)引路人形象的叙述功能30-31
  • 1.补偿功能30-31
  • 2.视角转换31
  • (二)引路人形象的文学价值31-34
  • 1.深化主题31-32
  • 2.成长参照32-34
  • 结论34-35
  • 主要参考文献35-38
  • 后记3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芮渝萍,刘春慧;成长小说:一种解读美国文学的新视点[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年01期

2 冯丽君;;《紫色》:一部黑人女性的成长小说[J];商洛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黄守岗;;略论成长小说与美国文化[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S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侯蔚;从成长小说角度分析《婚礼的成员》[D];辽宁大学;2012年

2 徐冰;当代成长小说中“引领者”形象的嬗变[D];辽宁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330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7330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4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