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精神分析视野下的爱情心理与经典阐释——以《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为例

发布时间:2017-08-27 12:00

  本文关键词:精神分析视野下的爱情心理与经典阐释——以《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精神分析理论 爱情心理 父亲缺位 力比多


【摘要】:《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讲述了一个陌生女人,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向一位著名作家坦露自己的思慕之情。文章认为,与其说这是一种狂热的爱情,不如说是一种非正常人格在男女关系中的曲折反映。文章从女主人公心理入手,以精神分析理论为观照,简要分析其畸形爱情心理及产生的原因。
【作者单位】: 天津武警8630部队医院;武警北京总队七支队卫生队;
【关键词】精神分析理论 爱情心理 父亲缺位 力比多
【基金】: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与当代都市文化研究”(编号:10YJC751134)
【分类号】:I521.074
【正文快照】: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是享有世界声誉的奥地利作家,尤其擅长通过刻画女性心理来塑造女性形象。《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就是其代表作之一,讲述的是一位女子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饱蘸着一生的痴情,写下了一封凄婉动人的长信,向一位著名作家倾诉了她十几年来单相思的心路历程。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理沛;;用爱写成的悲伤心曲:我读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J];世界文学评论;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琦;;清代文言小说女性形象“陌生化”审美效果[J];蒲松龄研究;2007年03期

2 吴娜;谁是玩偶——再读《玩偶之家》[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3 杨雪云;;女性的网络表达模式及其社会学解读[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4 戴媛;;撑起一片天空——《磨砺》之女性主义解读[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5 张雪峰;;《普宁》之三重人格结构[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6 彭珍珠;;《尤利西斯》与社会性别[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7 刘颖;;女性与自然的本源同构:生态女性主义的思想“原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8 张苹;;贴近女性 关注社会——浅析德国女作家尤莉亚·弗兰克的创作特点[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0期

9 顾晓莉;;两棵相对“枝疏叶稀”的大树——简谈於梨华早期两部长篇小说中的三个问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2期

10 刘昀;;徘徊在理智与情感间的女性主义者——从小说《爱玛》看奥斯丁的矛盾心理[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申华;;积极构建下的消极颠覆——女性主义视角看刘易斯的《大街》[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张珊珊;;绝望中的希望——浅析萧红短篇小说《手》[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六[C];2009年

3 凌静;;潮汕女村官参政过程、特点和困难研究[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4 方珏;;主奴关系与承认——论女性主义哲学的辩证方法[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吴荣兰;;从无声到有声——论《喜福会》中华裔女性自我身份的建构[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6 江丹;;从女性主义视角比较艾米莉·迪金森与李清照的写意人生[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李萍;;当前我国农村离婚率趋高的社会学分析[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徐明宏;;夫妻同悦的理想与现实——论女性的性和家庭角色的转向[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张志华;张文;吴节;;产品的女性化隐喻设计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07年

10 钟国胜;;在后殖民主义文化视角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A];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玲;我国竞技体育女性参与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魏晓虹;《阅微草堂笔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长娟;社会性别视角下乡村女教师生涯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董素青;消费电视[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傅建安;20世纪中国文学都市“巫女”形象论[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占伟;布尔迪厄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福海;论海德格尔的本源之思与诗性突围[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军;想象性书写与边缘性阅读[D];吉林大学;2011年

9 袁梅;中国古代神话中智慧导师阿尼玛原型及其承传移位[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10 孟欣欣;大众文化视野下现代体育的视觉化生存[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岩;跋涉在路上—女性视域下的李少红影视剧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丽;论奥斯丁笔下的中老年女性人物[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沈敏;20世纪60年代至今美国电影中的女性主义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李追坤;杨必译本《名利场》中的女性主义翻译表现及其意义[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吕莹莹;论毛姆的自由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韩凤仪;当代女大学生婚恋观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樊秀秀;译者的性别身份[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黄羽红;《红色英勇勋章》的生态伦理解读[D];湘潭大学;2010年

9 班晓宇;《时尚》杂志中的男性形象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代丽君;论哈罗德·布鲁姆的文学史观[D];湘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虹;;“力比多”美学初探[J];天府新论;2008年03期

2 韦祖庆;;情歌是礼制压抑下力比多的导流孔——以贺州客家山歌为例[J];贺州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付华丽;;力比多的转移与生命愿望的精神实现[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年06期

4 赵云龙;赵建新;;论弗洛伊德的力比多理论[J];社会心理科学;2013年01期

5 杜瑞华;;“力比多”动力说里的政治观念[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6 陈晓明;后革命的博弈——《女同志》中的权力与力比多的辩证法[J];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06期

7 范颖;;力比多实践中的文化政治——《身体意识形态》评介[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8 徐建宏;;“然后”及其他(创作谈)[J];西湖;2005年12期

9 张广奎;;文学作品中力比多的精神分析与美学思考[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10 胡兆云;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与“力比多”学说[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心理医生 施琪嘉 本报记者 刘芬;亲人死去我们为何痛苦不堪?[N];北京科技报;2006年

2 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哈尔滨工业大学应用伦理学研究中心主任 肖巍;“三寸金莲”与女性身体符号再解析[N];中国妇女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文军;力比多和媒介进化的关系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2 于忠兰;女性意识中的“力比多”元素[D];重庆师范大学;2005年

3 杜蕾;游荡在社会边缘的人—对弗兰纳里·奥康纳《智血》的力比多解读[D];河北大学;2012年

4 杨潇;走向心灵与文明的深处[D];四川外语学院;2012年

5 闫冰;《冷酷祭奠》的弗洛伊德心理学解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晓欧;情色,艺术原动力[D];中央美术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7454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7454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9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