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寻找刘子骥”与“等待戈多”——《暗恋桃花源》与《等待戈多》的主题比较

发布时间:2017-09-02 07:31

  本文关键词:“寻找刘子骥”与“等待戈多”——《暗恋桃花源》与《等待戈多》的主题比较


  更多相关文章: 戈多 刘子骥 文化原型 戏剧呈现 哲理意蕴


【摘要】:西方荒诞派戏剧经典《等待戈多》中"戈多"形象一直饱受争议,上世纪八十年代台湾导演赖声川导演的话剧《暗恋桃花源》剧中也出现了一个类似"戈多"的人物形象"刘子骥"。这两个形象各取材于中西文化语境中的文化原型,氤氲着浓郁的宗教色彩;从剧场性上看,二者都是从未露面的"幕后人物",从主题上看二者都在对"人类存在意义"进行探索与反思。
【作者单位】: 绍兴文理学院;
【关键词】戈多 刘子骥 文化原型 戏剧呈现 哲理意蕴
【分类号】:I565.073;J824
【正文快照】: 《暗恋桃花源》是台湾小剧场运动先锋人物赖声川的代表作,30多年来一直在两岸三地常演不衰,该剧采用戏中戏的手法讲述了《暗恋》与《桃花源》两个剧团争抢舞台,而在两个剧中,主人公都在寻找各自的追求,但都以失望而告终的故事。《等待戈多》是西方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品,剧作者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洪强;;“姜维之母”的疏漏——兼谈毛宗岗对嘉靖本《三国演义》中“逻辑错误”的修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2 王明前;;三国两晋财政体系演变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3 陈道贵;从佛教影响看晋宋之际山水审美意识的嬗变——以庐山慧远及其周围为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4 胡秋银;试论郭泰之不仕不隐[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5 胡秋银;南朝士人隐逸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6 段伟;;救灾方式对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的影响——因灾录囚及其对司法制度的破坏[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7 胡秋银;刘浩;;论永和人物——以刘`晕齕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8 王莉;;汉乐府挽歌歌辞考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9 张劲秋;;《春秋经传集解》训诂术语略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10 李和平;;略论古代西域文化对汉语的影响[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慧斌;;试论南朝私学发展的原因[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2 尹钧科;;永定河是北京的母亲河[A];北京历史文化研究——永定河历史文化研究[C];2007年

3 付开镜;;毒药与魏晋南北朝政治斗争和矛盾处理的关系(摘要)[A];毒理学史研究文集(第七集)[C];2007年

4 王贞平;;唐高祖、太宗两朝外交思想初探——以“德”与“义”为中心[A];唐史论丛(第十三辑)[C];2011年

5 陈志强;代睿欣;白遵光;蔡炳勤;王昭辉;;重温手术源流对发展中医的启示[A];全国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研究新进展学习班暨第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医学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赵明山;;“七篇大论”的撰著年代及其学术地位[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内经学术研讨会学术论文集[C];2012年

7 杜觐位;;试论蜀地得称“西海”之由[A];2012西南地区语言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2年

8 高阳;;龟兹石窟壁画色彩特征初探[A];2013中国流行色协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9 赵联赏;;朱元璋对明代冕服制度的影响[A];明太祖与凤阳[C];2009年

10 丁功谊;;魏晋玄学的总结与终结——论郭象《庄子注》[A];东方丛刊(2004年第4辑 总第五十辑)[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罗骧;慧远与东晋佛教的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6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刘明辉;魏晋士人政治心态类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潘苇杭;先秦两汉尧文化探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常昭;六朝琅邪颜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欧洋;六朝骈文的兴盛与形式美学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陶然;协议离婚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范艳清;《史记》与魏晋南北朝文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刘石磊;郭象《庄子注》“理”范畴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张世敏;魏晋南北朝山水文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冷淑敏;再论王绩的慕陶情结[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谢南山;秦汉时期舆制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景龙;陶渊明的政治情结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美迪;庾信后期心态与诗赋创作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艳芳;皮日休吴地创作与吴文化关系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覃顺林;;《桃花源记》中刘子骥浅析[J];文学教育(上);2008年03期

2 贺向远;;《桃花源记》与东晋隐士刘子骥[J];史学月刊;2009年09期

3 魏红星;;陶渊明为何情钟刘子骥[J];山花;2010年12期

4 野莽;;桃花源记[J];山花;2006年12期

5 吴孟复;中国诗文鉴赏学概论[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6 王天雪;;从存在主义看《等待戈多》与“寻找刘子骥”[J];青年文学家;2011年06期

7 史君;;“落伍”的陶渊明[J];中国社会导刊;2002年08期

8 ;[J];;年期



本文编号:7772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7772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9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