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连科小说与西方哥特小说比较研究
本文关键词:阎连科小说与西方哥特小说比较研究
【摘要】:阎连科的小说呈现出与英美哥特小说的若干共性,如普遍的黑暗意象,神秘、逼仄、封闭的小说空间,以及哥特人物形象谱系等。作家形成这种风格的内在原因,包括极权时期的历史经验、苦难生存的记忆、在痛苦体验中滋长出来的激情,以及民间宗教文化的综合滋养、乡村文明向城市文明过渡的现实背景等,这些都与西方哥特小说类似。相似的宏观背景也促成了哥特元素以不同的形式在当代小说中普遍存在。但西方优秀的哥特小说倾向于灵魂和人性的"内视",而中国同类小说则倾向于社会文化层面。不同趋向的得失比较可以给中国当代小说的发展提供一种有益的参照和提示。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哥特小说 阎连科小说 文化传统
【基金】:教育部社科青年基金项目“作家的平民立场与新时期以来小说转型研究”(13YJC751034)中期成果
【分类号】:I106.4-03
【正文快照】: 作为当代较有影响的实力派作家,阎连科小说中荒诞神奇的叙事,尽管并非首创,但早已开始,并已成为其鲜明的风格标签。2011年的一次演讲中,他提出了“神实主义”,即:“在创作中摒弃固有真实的生活逻辑关系,去探求一种‘不存在’的真实,看不见的真实,被真实掩盖的真实。……它与现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思和;试论阎连科的《坚硬如水》中的恶魔性因素[J];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04期
2 阎连科;;当代文学中的“神实主义”写作——在常熟理工学院“东吴讲堂”上的讲演[J];东吴学术;2011年02期
3 朱虹;禁闭在“角色”里的“疯女人”[J];外国文学评论;1988年01期
4 王彬彬;;阎连科的《四书》[J];小说评论;2011年02期
5 阎连科;刘汀;;“神”的桥梁“实”的彼岸——阎连科访谈录[J];中国图书评论;2012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吉红;;外国文学教学模式的改革与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2期
2 程陵;既矛盾又统一的形象体系──《简·爱》三女性论[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3 邱葆珍;;多利斯·莱辛作品中的语言特色[J];长城;2010年02期
4 刘丽芳;高宇征;;约翰·邓恩矛盾的爱情观[J];长城;2010年08期
5 赖文;;伯莎·梅森的反抗精神[J];长城;2012年02期
6 刘连青;中古欧洲文学面面观[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3期
7 令狐兆鹏;;武侠文化与骑士文化之比较[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8 王嫣娜;;简爱与伯莎反抗形象之比较[J];湘南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9 高文斌;《简·爱》:维多利亚时代女性文学的范本[J];辽东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10 武艳伟;;试论《坚硬如水》中身体叙事的成败[J];当代小说(下半月);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淑梅;;浅析《简·爱》中罗切斯特的秘密[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3年年会暨海峡两岸翻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勇;反抗压抑与消解神圣[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娟;张爱玲与英国文学[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黄晓敏;莱蒙托夫的戏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4 卢玉玲;文学翻译与世界文学地图的重塑[D];复旦大学;2007年
5 吴学平;王尔德喜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明丽;中国现代文学生态主义叙事中的女性形象[D];兰州大学;2008年
7 张柱林;“一体化”/“差距”时代的文学想象[D];上海大学;2008年
8 杨丹丹;新时期以来小说中的“文革叙事”[D];吉林大学;2010年
9 鲁红霞;阎连科小说修辞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唐慧丽;“优雅的文明”:辜鸿铭的人文理想新论[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凡凡;王尔德在20世纪中国的译介与接受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王兆彬;论阎连科小说中的女性形象[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3 任艳;失衡导致的悲剧—莎士比亚剧作的悲剧因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柴丹;论阎连科作品中的女性形象[D];西北大学;2011年
5 何长久;论阎连科小说的乡土伦理[D];西南大学;2011年
6 倪静;论阎连科小说的寓言化书写[D];南京大学;2011年
7 罗芝艺;新世纪中国乡土小说叙事的新历史主义阐释[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周莹;论阎连科小说的寓言化叙事[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文丹;存在主义视野下的阎连科乡村小说叙事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10 童芳芳;论阎连科小说中的享虐现象[D];海南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聂伟;空间叙事中的历史镜像迷失——《坚硬如水》阅读笔记[J];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笳;;不应被遗忘的古堡——英国哥特小说[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2 李路璐;;从崇高理论看哥特小说的美学特征[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0年02期
3 孙文昀;;哥特小说:范式文本下的死亡本质[J];时代文学(上半月);2012年04期
4 俞溪;;美国哥特小说的嬗变研究[J];芒种;2014年08期
5 吴静;;美国文学中的哥特小说(英文)[J];海外英语;2013年21期
6 柳隧;;恐惧是如此迷人——哥特小说的魅力[J];大科技(百科探索);2006年01期
7 张圆;;英国哥特小说的形成与发展[J];考试周刊;2009年02期
8 王曦;;寻求心灵的安慰——浅析浪漫主义在哥特小说中的体现[J];考试周刊;2012年05期
9 连洁;;英国哥特小说的恐怖艺术[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年02期
10 苏耕欣;压迫与保护、对立与依赖——评哥特小说中女性与父权制度的矛盾关系[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蒲若茜;;哥特小说中的伦理道德因素——以《修道士》为例[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肖明翰;英美文学中的哥特小说[N];中华读书报;2001年
2 苏十三(诗人,图书策划人);可以说出的恐惧[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3 苏耕欣;哥特小说:中产阶级的矛盾[N];中华读书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敏霞;美国哥特小说对民族身份的想象:1776-1861[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2 李伟f ;英国哥特小说与中国六朝志怪小说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楠;“搜神记”—英国哥特小说神话学溯源[D];河南大学;2010年
2 沈迪;在恐惧中寻求安全感[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刘鸣石;从《修道士》看哥特小说的创作特征[D];吉林大学;2006年
4 张琳琳;一朵迷人的恐怖之花[D];河北大学;2003年
5 徐燕;黑色浪漫主义[D];安徽大学;2007年
6 林剑;从《诺桑觉寺》看哥特小说的历史传统及现实意义[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7 李昕潮;18世纪末到19世纪上半叶的女性哥特小说[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8 郭晶;《牙买加客栈》的女性哥特小说特征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9 杨一帆;哥特小说:社会转型时期中产阶级的矛盾文学[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10 徐峥;论埃德加·爱伦·坡哥特小说中的暗恐[D];曲阜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7776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777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