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斯克利夫的悲情人生——弗洛伊德视角下的《呼啸山庄》
本文关键词:希斯克利夫的悲情人生——弗洛伊德视角下的《呼啸山庄》
【摘要】:《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勃朗特三姐妹之一艾米莉·勃朗特的作品,19世纪英国文学的代表作之一。文本中的男主人公希斯克利夫的阴险,残暴,固执,自私更是让小说遭受了猛烈的批评。根据弗洛伊德的本能论,本文试图探讨魔鬼外表之下希斯克利夫的精神世界以及在生本能以及死亡本能的驱使下,希斯克利夫是如何一步步通往地狱之路。
【作者单位】: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关键词】: 《呼啸山庄》 生本能 死亡本能
【分类号】:I561.074
【正文快照】: 《呼啸山庄》发表之初遭受了猛烈的抨击,遭此命运主要是因为作品里面的桀骜不驯的人物性格,异乎寻常的爱、恨和复仇意识。为当时世人所不容,被指责为阴森可怖、病态心理、不道德和异教思想等等。1而小说之中男主角希斯克利夫更是被千夫所指,万人所唾骂:他骗得呼啸山庄的新主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邹颉;;复仇者的同与异:希思克利夫和仇虎——《呼啸山庄》和《原野》中男主人公之比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2 刘俊;;爱与恨的复合体——浅析希克厉这一人物形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09期
3 黄江;希克厉复仇动机之我见——读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有感[J];玉林师专学报;1996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媛媛;;艾米丽·勃朗特的新哥特小说[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8期
2 鲍艳冬;;从《呼啸山庄》看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人性变迁[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年36期
3 张宪冰;刘仲丽;张萌;;儿童权利观的合理意蕴及启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4 李玫瑾;;犯罪防控视角的犯罪心理识别[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4年01期
5 沈雪平;;浅析盗窃行为——以犯罪心理学为视角[J];法制与社会;2014年11期
6 张翼;;20世纪上半期中国散文诗的审美现代性发现与建构[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7 李军;;精神分析视域下古典小说中梦的阐释——以唐传奇为中心[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8 罗耀慧;;《夺命黑天鹅》中“白”与“黑”的绝美演绎[J];电影文学;2014年06期
9 高静;赵闯;靳海川;;手机媒体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实证分析[J];北京教育(德育);2014年03期
10 赵海燕;;论创作动机与文学的治疗功能——“发愤著书”说的文学心理学释义[J];长城;201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姚文放;;青年文化:当代审美文化批判[A];东方丛刊(2000年第3辑 总第三十三辑)[C];2000年
2 杨亚涛;;试评《呼啸山庄》三个主人公性格特征[A];外语教育与翻译发展创新研究(第三卷)[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一波;电影中的暴力:形式与功能[D];南开大学;2013年
2 王雪皎;边缘的力量[D];中央美术学院;2014年
3 陈纳;幼儿应该主要学习什么[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4 陈彩林;民族生命本体的形而上现代重构[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5 邱关军;学生模仿论[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6 王仁_g;老年生活中的老年学习及其相关性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7 毕磊菁;讲述心灵世界的故事[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8 王申连;科学心理学早期的另一种声音[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9 刘研;电子游戏的情感传播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10 文源;中国西部电影中的民族精神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s,
本文编号:7782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778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