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芥川龙之介文学中的自然环境——《大川之水》等浅析

发布时间:2017-09-02 22:12

  本文关键词:芥川龙之介文学中的自然环境——《大川之水》等浅析


  更多相关文章: 芥川龙之介 自然环境 森林 大川 地震


【摘要】:以"明治维新"为起点的日本近代文学是亚洲文学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因其独特的社会时代背景,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历来受到重视。在这一重要的历史时期,以芥川龙之介(1892-1927)为代表的许多作家开始在自然环境描写中逐渐显现出关注人与自然关系的倾向,其独到且具前瞻性的思想对现世仍有深远意义。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芥川龙之介 自然环境 森林 大川 地震
【分类号】:I313.074
【正文快照】: 0.引言二十世纪以来,人类社会依靠日益无所不能的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给人类提供越来越多的方便快捷,同时也带来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文学家作为敏锐的思想者,很早就感受到了这一危机的存在,并试图在文学创作中给我们以启示。美国作家蕾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在19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如意,温荣姹;从《南京的基督》中解读芥川龙之介对中国社会的认识[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于天yN;;中国对芥川龙之介文学的影响[J];齐鲁学刊;2007年03期

3 陈永红;;浅析芥川龙之介作品的写实特性[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张艳杰;;从《湖南的扇子》看芥川龙之介的中国观[J];东南传播;2008年04期

5 孙亚南;;芥川龙之介与书画[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6 赵波;;对芥川龙之介《基督徒之死》的双重解读[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年09期

7 沈日中;;芥川龙之介在华译介版本考录:1921-1929[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9年03期

8 赵群;;浅析芥川龙之介小说中的旁观者形象[J];科技信息;2009年34期

9 于天yN;;试论中国文化对芥川龙之介创作的影响[J];学术交流;2009年12期

10 孙秀云;;比烟花更寂寞的她——以《舞会》为契机,解读芥川龙之介及其小说中的女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1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淼;那个时代、那个中国[N];光明日报;2007年

2 陈应年;芥川龙之介作品的中国译本[N];中华读书报;2005年

3 施康强;1921,,芥川龙之介的中国[N];东方早报;2008年

4 林少华;芥川龙之介:“恍惚的不安”[N];中华读书报;2005年

5 汤祯兆;《平成猿蟹合战图》中的“猿蟹”隐喻[N];第一财经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高洁;论作家芥川龙之介的中国旅行[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2 于天yN;芥川龙之介文本中的中国情结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杜文倩;文化汇流中的抉择与超越[D];山东大学;2006年

4 木村泰枝;西方·日本·中国—日本人的“上海梦想”[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艳杰;芥川龙之介笔下的中国女性形象[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达博;芥川龙之介的文学作品与中国情结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3 李琳琳;论芥川龙之介文学作品中的生死观及演变[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4 刘琪;论芥川龙之介的《舞会》[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3年

5 周婷;关于芥川龙之介《地狱变》中“分身现象”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6 商倩;关于芥川龙之介与村松梢风上海游记之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7 车才良;从《齿轮》看芥川龙之介晚年的心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8 孙延永;关于芥川龙之介的不安的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08年

9 左银林;芥川龙之介历史小说的艺术表现[D];云南大学;2010年

10 周倩;芥川龙之介の『偷盗』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811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7811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d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