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布林克《菲莉达》创作中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论布林克《菲莉达》创作中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影响
【摘要】:南非著名小说家兼批评家安德烈·布林克的作品通常都表现出强烈的社会批判性。本文从市民社会的文化霸权泛滥、艺术作品表现的形式和内容等两个方面分析他的新作《菲莉达》,探讨作家在作品中所体现出的对社会现实的无情鞭挞、用传统叙事的颠覆以质疑现实体制等方面的表征。通过对文化霸权的影响反思、对阶级的对立与人性善恶的探讨,以及现实人对自由的追寻的叙事等三个方面的书写分析,旨在证明,布林克的创作实践上体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深刻影响。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英语系;
【关键词】: 安德烈·布林克 《菲莉达》 西方马克思主义
【基金】:蔡圣勤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方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南非20世纪英语小说研究》(14BWW075)阶段性成果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5年优秀论文培育项目《〈菲莉达〉创作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影响研究》结题成果
【分类号】:I478.074
【正文快照】: 南非英语文学创作群无疑是当今世界文坛比较浓墨重彩的一支新生力量,其成果已经灿耀文坛。近年来,南非不断涌现出荣膺国际大奖的英语作家。而安德烈·布林克作为南非文坛老将无疑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被英国《每日电讯报》誉为“南非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他与约翰·马克斯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庄严;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及时代意义[J];北方论丛;2003年06期
2 孙文宪;语言的痛苦:文学言说的双重困境[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3 张一兵;;走向感性现实:被遮蔽的劳动者之声——朗西埃背离阿尔都塞的叛逆之路[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2年06期
4 李震;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J];学海;2004年03期
5 刘同舫;;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性质与中国意义[J];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杜明业;詹姆逊的文学形式理论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登峰;戴着镣铐舞蹈——《许三观卖血记》寓言性之初探[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2 殷玮;;《凯利帮真史》的新历史主义解读[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3 沈学习;张清湘;;生命价值的回归·历史文明的反讽[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4 张字;;美国黑人女性双重身份的寻回——论《紫颜色》主人公的觉醒历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2期
5 魏婷;;种族隔离制度下的南非剪影——试析纳丁·戈迪默的《权宜之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9期
6 郑莉;;文学与历史的互动——玛格丽特·劳伦斯马纳瓦卡小说的新历史主义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0期
7 骆萍;;翻译与对外汉语——一种后殖民视角[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8 卢悦宁;;浅析后殖民理论在库切《青春》中的体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1期
9 和建伟;;远古时代的身份焦虑——《摩诃婆罗多》的主题研究[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5期
10 吴琴华;;德拉诺船长的“面纱”——解读《贝尼托·切雷诺》中的后殖民话语[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马建高;;中国后殖民理论研究现状及反思[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陈天然;;中国饮食文化的他者形象——评《华女阿五》和《女勇士》(英文)[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孟玲;;正确地认知自我与他者——对《上海孤儿》的后殖民主义解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马菁菁;;麦尔维尔中篇小说《贝尼托·塞雷诺》中的主仆关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黄启峰;;地景 记忆 权力——郭松h∷档奶ū笔樾囱芯縖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李清;;《唐纳德·杜克》中对东方主义的抵抗[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2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陈瑛;;“东方主义”与“西方”话语权力——对萨义德“东方主义”的反思[A];东方丛刊(2004年第3辑 总第四十九辑)[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付明端;从伤痛到弥合[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李雁;新时期文学中的乌托邦精神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锷;Homi Bhabha后殖民理论阐释及其对翻译研究启示的案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赵双花;可能与限度[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高亚斌;藏族当代汉语诗歌:本土经验的现代表达[D];兰州大学;2011年
7 董琼华;社会转型中的认知范式与价值重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价值体系重构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8 刘惠玲;话语维度下的赛义德东方主义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孟宪华;追寻、僭越与迷失[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王雁;论台湾电影的国族认同观之变迁[D];上海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燕;印度民族道路之探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席志武;雅克·德里达解构符号学与美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詹秀伟;对托马斯·品钦《葡萄园》的新历史主义解读[D];兰州大学;2010年
4 丁栋;后殖民语境下的J.M.库切小说主题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5 麻淑涛;来自加勒比的普世情怀[D];吉林师范大学;2008年
6 孟思聪;从情感视角对《柏油孩子》中男女主人公文化身份困境的解读[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马雪梦;西方视角下的中国传统文化描写[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张晓远;韩国电影文化价值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9 胡光伟;流散:找寻适意的家居[D];西北大学;2011年
10 马潇;寻找理想“家园”[D];西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世涛;现代性视域中的中国问题——詹姆逊与中国现代性道路的选择[J];东南学术;2005年05期
2 张一兵;西方马克思主义之后:理论逻辑和现实嬗变——西方马克思主义、后(现代)马克思思潮和晚期马克思主义[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3 张怡;葛兰西的文化政治思想[J];外国文学;2000年04期
4 雅克·朗西埃;张春艳;;被解放的观众[J];当代艺术与投资;2011年02期
5 胡亚敏;论詹姆逊的意识形态叙事理论[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6 段忠桥;试析徐崇温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的逻辑矛盾[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03期
7 李世涛;;辩证批评视野中的形式探索——詹姆逊的“内在形式”说评析[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8 刘放桐;从经典马克思主义到西方马克思主义[J];求是学刊;2004年05期
9 杜章智;;“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含糊的、可疑的概念[J];马克思主义研究;1988年01期
10 刘同舫;;中国语境的现代性及其现实意义[J];天津社会科学;2010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谢建文;;图像与文本——论布林克曼的《剪贴》[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2 王娜;美国餐饮业的传奇人物——诺曼·布林克[J];中国对外服务;1997年05期
3 马佳;;不仅仅是身体,还有心灵 走近设计师埃斯特·布林克曼(Esther Brinkmann)[J];中国黄金珠宝;2010年02期
4 余稳;;青春的礼赞——评安德烈·布林克新作《菲莉达》[J];语文学刊;2013年14期
5 黎枫;;考布林克的“杀手锏”——好莱坞首部城市立体战争全景影片《纯金属战袍》[J];电影评介;1988年10期
6 江山;胡爱国;;后现代语境下布林克曼的生态诗研究[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张学智;面临困境的德国电影[J];中外文化交流;1993年01期
8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商报记者 李丽;霍兹布林克集团 德国式的严谨与创新[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2 杨国强;布林克斯:被默多克看中的视频搜索服务商[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3 记者 俞家骅;为上海钻交所会员提供押运服务[N];中国黄金报;2008年
4 李永君;凯伦·布林克森故里行[N];人民日报;2003年
5 奇 云;高科技帮助解读“白痴学者”[N];大众科技报;2004年
,本文编号:8111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811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