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亦舒小说中的理想爱情
本文关键词:论亦舒小说中的理想爱情
【摘要】:亦舒的小说,爱情是永远的主线,其中女性形象最大的特色就是渴望纯真的爱情,在纸醉金迷的现代社会里面寻找到一份能够做最真实的自己的理想爱情。但是,亦舒在大量小说创作的过程中,并没有一味地陷入对美好爱情的叙述,而是善于以多样的视角来审视爱情。与"琼瑶式"纯粹歌颂美好爱情的写作取向不同,她从未停止对于理想爱情的探索与思考,这种思考贯穿于亦舒的作品当中,透过"第三人"的视角来展现,并且结合社会现实,进行更为深入的辨析。
【作者单位】: 江南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理想爱情 女性形象 “第三人” 社会现实
【分类号】:I711.074
【正文快照】: 亦舒是香港言情女作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位。由于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以及独特的写作视角,亦舒的作品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亦舒小说的主角大部分都是女性,并且都有着让人印象深刻的独特个性,所以亦舒小说的一大特色就是对女性形象的描写。小说中对于女性各方面的刻画细致入微,这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孙田原;;金钱时代的爱情——我看亦舒的《喜宝》[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11期
2 贾丽萍;女性视角:从婚恋到社会现实——亦舒的小说世界[J];华文文学;2003年02期
3 李莘;超脱入世 言情寓理——谈亦舒言情小说的两面性[J];河北学刊;1992年01期
4 张秋蕙;徘徊在现代与传统之间——论香港女作家亦舒小说的女性形象[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孙田原;;金钱时代的爱情——我看亦舒的《喜宝》[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11期
2 杨晓慧;;《傲慢与偏见》中婚姻观的比较与评析[J];长城;2013年10期
3 杨雅洁;;前生醒觉竟伤逝,今世混沌只半生——亦舒《我的前半生》与鲁迅《伤逝》的书写比较[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4 杨雅洁;;析亦舒小说的现实性[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5 盛新华;;金钱时代的爱情——亦舒笔下女子的情与爱[J];芒种;2012年16期
6 黄敏;;亦舒言情小说的写作策略[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7 许思薇;;都市女性的牢笼——亦舒小说的解读[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年01期
8 王文兴;刘金换;;奢谈爱情——解读亦舒笔下喜宝的爱情选择[J];青年文学家;2013年18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玲芳;浮华都市中的女性生存[D];南昌大学;2010年
2 盛卫伟;论亦舒的小说创作[D];河南大学;2011年
3 关士礼;亦舒小说新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黄敏;走进都市女性的生命风景[D];华侨大学;2006年
5 陈晓芳;都市霓虹灯下的悲剧[D];暨南大学;2006年
6 陈润;引述及其使用策略[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7 彭湘宁;都市铿锵丽人行[D];苏州大学;2007年
8 李敏;论亦舒的女性书写[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金则伊;繁华都市的个性特写与女性情感的理性探索[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杨露;论亦舒小说的伦理叙事[D];湖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尚继红;投资时代的爱情——亦舒笔下香港的情与爱[J];当代文坛;2004年02期
2 詹秀华;亦舒小说语言特色探析[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04期
3 柳苏;;香港有亦舒[J];读书;1988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师;女性的缺失——谈亦舒小说中所谓的独立意识[J];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2 刘丽娜;;亦舒小说特点初探[J];文学教育(中);2010年07期
3 杨雅洁;;析亦舒小说的现实性[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4 陈倩;简论亦舒和她的小说《她比烟花寂寞》[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2期
5 张秋蕙;徘徊在现代与传统之间——论香港女作家亦舒小说的女性形象[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2期
6 黄佟佟;;亦舒为何不认子[J];晚报文萃;2014年02期
7 秦宇慧;;浅论《喜宝》及亦舒的小说创作[J];语文学刊;2005年17期
8 林琼;;亦舒小说中女性形象描写的局限性[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10年02期
9 亦飞;;喝“亦舒鸡汤”,当心营养不良哦[J];爱情婚姻家庭(生活纪实);2011年10期
10 韩松落;;亦舒:道是无情却有情[J];意林;2013年1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黄艳兰;人淡如菊论亦舒[N];中国审计报;2004年
2 王剑丛;香港通俗文学“北上”记[N];桂林日报;2007年
3 刘全德;“说闲话”的趣味[N];中国文化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俞燕;爱情市场的消费者偏见[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霜;香港都会女性的代言人——亦舒论[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李丽敏;论亦舒笔下的女性形象[D];青岛大学;2013年
3 甘玲燕;亦舒小说的香港书写[D];广西师范学院;2014年
4 李昕;论亦舒小说的都市书写[D];宁波大学;2013年
5 关士礼;亦舒小说新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杨露;论亦舒小说的伦理叙事[D];湖南大学;2011年
7 翁文雯;女性主义叙事学视角下的亦舒小说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3年
8 盛卫伟;论亦舒的小说创作[D];河南大学;2011年
9 陈晓芳;都市霓虹灯下的悲剧[D];暨南大学;2006年
10 李敏;论亦舒的女性书写[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8161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816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