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海明威与存在主义
本文关键词:论海明威与存在主义
【摘要】:本文回顾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出现的现代存在主义思潮。它影响了许多欧美作家。当时,美国小说家海明威恰好寄居在巴黎,了解那时欧洲的许多重大事件。他把握了时代精神,在小说中表露了与存在主义思想家类似的思想,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孤独与虚无、失败与死亡、回避与反抗。本文以文本分析为基础,结合社会和文化语境的变化,对海明威三个方面的存在主义表现作了详尽的探讨,最后评析了海明威自杀问题,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外文学院;
【关键词】: 海明威 存在主义
【分类号】:I712.074
【正文快照】: 在研究海明威的小说艺术世界时,人 海明威从《在我们的时代》(/?Our们发现它与存在主义的世界观有许多联 Time)开始就认识到“我们的时代”(20世纪系。探讨这种联系,深入了解海明威的人 20年代)是个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艰难的生哲学和他小说中的思想意识,对于进一时代。一战后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宫小兵;;什么是死亡:论海明威的死亡书写[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9期
2 沈晓燕;;张系国科幻三部曲《城》的历史思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1期
3 李海方;;罪恶搭台 上帝唱戏——从《施洗的河》看人的生存困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4 刘晓倩;;《奥瑞斯提亚》的存在主义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2期
5 罗玉红;;存在式的哲学观与艺术观——芥川小说简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6 兰立亮;从《死者的奢华》看大江健三郎对存在主义的接受和超越[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林啸轩;;存在主义对大江健三郎故乡的选择[J];保山师专学报;2005年06期
8 刘云德;艺术客体:否定中的生成——文学研究思维模式的一种转换[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2年01期
9 张慧;;《土生子》中的存在主义及人道精神[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10 朱剑云;《宠儿》中塞丝杀子的存在主义解读[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福海;论海德格尔的本源之思与诗性突围[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贺彩虹;笑的解码[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玉梅;道德焦虑论[D];中南大学;2010年
4 张敏生;时空匣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5 徐文广;中国现代战争小说创作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侯运华;晚清狭邪小说新论[D];河南大学;2003年
7 于源溟;预成性语文课程基点批判[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高小弘;成长如蜕[D];河南大学;2006年
9 李淑霞;王安忆小说创作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周敏;后殖民身份:V.S.奈保尔小说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茜;黑暗中的希望之光[D];湘潭大学;2010年
2 胡会娟;死亡之思[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路琼;徐小斌创作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敏杰;他人的存在与自我的自由[D];河南大学;2011年
5 赵会婷;《丽塔·海华丝和肖申克的救赎》的存在主义分析[D];河南大学;2011年
6 焦柏洳;穿梭于精神黑夜[D];河南大学;2011年
7 卢桂娟;论张承志创作体验的变化[D];吉林大学;2011年
8 王建文;普宁:解放了的西西弗斯[D];吉林大学;2011年
9 肖冠华;科马克·麦卡锡西部小说中的存在意识[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雯艳;《雨王亨德森》的存在主义解析[D];兰州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振武;海明威小说的文体风格[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2 骆贤凤;论海明威的艺术风格[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3 齐林芳;海明威笔下的“硬汉子”[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S1期
4 邵玲;海明威的视角[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5 朱文利;海明威和他的“女人们”——男权世界里的阴影(英文)[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6 刘更祥;海明威研究综述[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7 马美兰;论海明威小说的崇高主题[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8 郑青虬;海明威的女性意识[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9 翁瑜;显与隐:海明威的“冰山”风格[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3年02期
10 顾发良;逃避与行动:厄纳斯特·海明威小说人物性格中的悖论[J];山东外语教学;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薇;;海明威小说的电影化[A];终结与起点——新世纪外国文学研究[C];2002年
2 韩星;;硬汉精神是如何炼成的——略论海明威小说中的死亡主题[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3 韩晴;;论海明威小说《雨中的猫》中“冰山原则”的体现[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辑)[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冉利华;论海明威小说的“冰山”风格[N];文艺报;2005年
2 陶洁;作家的名字与经济价值[N];中华读书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周峰;“渔”行为与海明威[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薇;海明威小说的叙事艺术[D];苏州大学;2003年
3 于冬云;厄内斯特·海明威与现代性的悖论[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曾;海明威作品中的异化因素及其自我拯救之路[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范能维;海明威笔下的女性世界[D];苏州大学;2008年
3 彭雅英;从生态女权角度解读海明威的主要女性角色[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4 赵若纯;海明威作品中的两性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苏艳凤;从词汇语法衔接角度解析海明威小说言语风格[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6 李颖;解读海明威的死亡主题[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7 李华琳;海明威的性别观[D];山东大学;2009年
8 黄银花;海明威的生态女性意识在《过河入林中》的体现[D];山东大学;2010年
9 田瑛琦;战争与海明威的文学创作[D];山东大学;2009年
10 张金莲;简洁与重复——海明威小说的对话艺术[D];云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209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920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