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电影与文学的表意特征及相互关系

发布时间:2017-10-01 14:35

  本文关键词:电影与文学的表意特征及相互关系


  更多相关文章: 电影 文学 表意特征 异同 互融共生


【摘要】:法国著名电影学家克里斯蒂安·麦茨将电影视为一种特殊的类语言,通过对电影及文学意义生成机制的分析揭示了二者表意模式的异同。影像的直观性赋予电影双重表达能力,语言系统的间接性和抽象性使文学成为一种"困难"的艺术。这种差异性也为电影和文学带来了相互转化的动力,艺术层面的终极旨归为二者的互动共生奠定了基础。影像时代的文学与图像在差异中相互借鉴,通过不断地调整与创新逐渐实现交融共谋,走向一种更为完善的表意模式。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电影 文学 表意特征 异同 互融共生
【分类号】:J905;I106.4
【正文快照】: 文学和图像在人类历史上关系十分密切,赵宪章教授曾将二者的关系概括为:文字出现之前口传时代的“语图一体”和“以图言说”;文字出现之后文本时代的“语图分体”和“语图互仿”;宋元之后纸印文本时代的“语图合体”和“语图互文”。[1]随着现代摄影技术和数字媒介的广泛传播,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伟;;影像时代的“语—图”叙事及其审美指向[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2 赵宪章;;文学和图像关系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江海学刊;2010年01期

3 J·希利斯·米勒,国荣;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J];文学评论;2001年01期

4 薛晋文;;影视与文学:百年论争的再审视[J];文艺评论;2014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晶;;文艺美学的当代建构及其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2 杨柏岭;;古代文论在电子传媒时代的意义[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3 马夫轲;;信息时代——文学及文学研究的新阶段[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09期

4 赖永兵;;“日常生活审美化”何以成为论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5 李剑;;技术化生存的人性危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6 彭广林;;互动而非对抗:对文学与传媒关系的一种阐释——以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为例[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7 何建良;;艺术终结研究中的两个问题[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8 周仁成;;数字媒体语境下莎士比亚在中国的传播与阅读[J];出版科学;2012年03期

9 茹燕玲;;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文学和批评[J];长城;2009年08期

10 孙志璞;;论电子图像时代文学的独特品味[J];长城;201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兆胜;;文学创作的深度异化——评陈希我的小说《抓痒》[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2 史修永;;图文之争:当代文艺理论的建构与反思[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童庆炳;;文学独特审美场域与文学人口——与文学终结论者对话[A];和谐社会:公共性与公共治理——2004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4 丁仕原;;阅读文学与国民素质——关于当代文学现状的探讨[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丁仕原;;阅读文学与国民素质——关于当代文学现状的探讨[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欧阳友权;;全球化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现代性[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2年

7 欧阳友权;;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问题与契机[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马大康;;电子媒介时代文学的文化生态[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9 张进;;活态文化及其对文艺学的挑战[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10 泓峻;;文学对语言的影响——一个重要的文学价值论研究维度[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10年卷)——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希明;介入公共场域的知识分子写作[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梅;另一种现代性诉求[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才刚;数字化生存与文学语言的流变[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沈其旺;中国连环画叙事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5 王萌;反抗与创造:杰弗里·哈特曼的文学批评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杨拓;电子媒介文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孔一蕾;大卫·马洛夫小说中的澳大利亚家园建构[D];苏州大学;2011年

8 李烨鑫;图像化时代的图文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9 田春;审美知觉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10 申载春;小说:在影视时代[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吴刚;论连载小说作为一种文学现象的双重价值[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李慧慧;余秋雨散文创作的市场化取向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胡乔美;浅析王国维的文学观[D];南昌大学;2010年

4 吕晓春;数字化环境与新世纪文学[D];鲁东大学;2011年

5 刘晓东;论新媒介传播对传统书法审美观的影响[D];河南大学;2011年

6 颜瑶;从80后作家创作看网络文学生产方式[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马荣;日常生活审美化在中国的可能性[D];山东理工大学;2011年

8 朱银平;当今文学转型发展:危机与生机[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史国平;文学与图像的碰撞[D];安徽大学;2011年

10 李丹丹;文学与影视的艺术生产—再生产方式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赵宪章;论网络写作及其对传统写作的挑战[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2 赵宪章;;文学和图像关系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江海学刊;2010年01期

3 赵宪章;;传媒时代的“语-图”互文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09期

4 龙迪勇;;图像与文字的符号特性及其在叙事活动中的相互模仿[J];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11期

5 金玲;鲁迅小说色彩与知识分子形象[J];鲁迅研究月刊;2005年09期



本文编号:9540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9540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7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