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中的读者——论小说《逃离》中的召唤结构
本文关键词:文本中的读者——论小说《逃离》中的召唤结构
【摘要】:以德国康斯坦茨学派代表沃尔夫冈·伊瑟尔的召唤结构为理论关照点,分析爱丽丝·门罗小说文本《逃离》中隐含的不同层面呼请读者通过各种形式的审美空间;尝试探讨这些层面是如何调动和召唤读者对文本进行创造性的填补和再创造,并使小说实现从文本到作品的转化。
【作者单位】: 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逃离》 召唤结构 读者
【分类号】:I711.074
【正文快照】: (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重庆401331)一、引言:召唤结构界说20世纪文学理论界的一大成就是读者地位的提升,而这多半要归功于上世纪60年代德国康斯坦茨学派。随着沃尔夫冈·伊瑟尔(wolfgang Iser)在《文本的召唤结构》(1970)一书中对召唤结构概念的提出,以康斯坦茨学派为核心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芳;;近三十年来国内外艾丽丝·门罗研究述评[J];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2 谭敏;赵宁;;迷失在逃离与回归之间——析门罗短篇小说《逃离》的叙事策略[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3 陆礼春;赵鹏杰;;文本召唤与期待视阈——《美国悲剧》的接受美学分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7期
4 朱立元;;略论文学作品的召唤结构[J];学术月刊;1988年08期
5 昌杨;何江胜;;召唤结构视角下的《宠儿》解读[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6 周燕;;浅析《逃离》中山羊弗洛拉的象征意蕴[J];文学教育(上);2014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琦;;清代文言小说女性形象“陌生化”审美效果[J];蒲松龄研究;2007年03期
2 方兵;;史蕴诗文之心——钱钟书《左传》研究发凡[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3 陈文钢;;“任性”的叛逆与“坎普”的颠覆——论苏珊·桑塔格的“风格化”[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4 张雪峰;;《普宁》之三重人格结构[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5 李成玉;;符号中的艺术——简析卡西尔《人论》中的艺术观[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6 潘啸龙;朱瑛;;潘岳人品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7 刘颖;;女性与自然的本源同构:生态女性主义的思想“原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8 王娟萍;;西方电影中的隐喻修辞[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9 张苹;;贴近女性 关注社会——浅析德国女作家尤莉亚·弗兰克的创作特点[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0期
10 顾晓莉;;两棵相对“枝疏叶稀”的大树——简谈於梨华早期两部长篇小说中的三个问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申华;;积极构建下的消极颠覆——女性主义视角看刘易斯的《大街》[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张立群;;历史的“观念”、“叙述”及其他——关于“中国当代文学史”写作[A];“中国当代文学史:历史观念与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江丹;;从女性主义视角比较艾米莉·迪金森与李清照的写意人生[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钟国胜;;在后殖民主义文化视角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A];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钟国胜;;在后殖民主义文化视角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A];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济管理与人文科学分册)[C];2012年
6 李建东;;镜像中的理论狂欢——现代文论话语的引进与误读[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7 张进;;活态文化及其对文艺学的挑战[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8 泓峻;;文学对语言的影响——一个重要的文学价值论研究维度[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10年卷)——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C];2010年
9 陈学广;;从语际翻译看文学语言的特性——也谈诗的可译与不可译[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10年卷)——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C];2010年
10 周惠;;接受视阈中的经典建构——以现代文学史及相关研究对茅盾的接受为例[A];茅盾研究(第12辑)[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言统;故事歌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3 崔绍怀;中国鲁迅《野草》研究史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长中;文学文本基本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高志明;通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董素青;消费电视[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建波;逆游的行魂[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占伟;布尔迪厄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福海;论海德格尔的本源之思与诗性突围[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陈宁;一体与异质[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路晓辉;史蒂文森主要小说叙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黄羽红;《红色英勇勋章》的生态伦理解读[D];湘潭大学;2010年
3 代丽君;论哈罗德·布鲁姆的文学史观[D];湘潭大学;2010年
4 刘雪花;论《白鲸》中人与自然的关系[D];湘潭大学;2010年
5 许丽;论新时期我国社会历史批评的转型[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郭辛茹;“召唤结构”视阈中的《庄子》阐释差距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胡云菁;空间寓意[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罗明;荒诞极处见真实[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9 韦继丰;现代性视野中的打工诗歌[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10 王s,
本文编号:9557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955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