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与理想:从文学文体学角度分析《麦田里的守望者》
发布时间:2017-10-05 21:03
本文关键词:叛逆与理想:从文学文体学角度分析《麦田里的守望者》
更多相关文章: 《麦田里的守望者》 杰罗姆·大卫·塞林格 文学文体学 语言特征 叙事视角
【摘要】:《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出版于1951年的一部长篇小说。在这部小说里,塞林格以青少年的口吻生动地描绘了战后美国社会中一名中产阶级子弟彷徨、苦闷的精神世界。文体学是一门结合了语言学与文学的交叉学科,其中文学文体学关注文学语篇分析。文体分析注重语言形式所产生的文体效果,它使用适当的语言学工具对文学文本进行描述,由此阐释出其主题意义及文学价值。虽然已有很多学者对《麦田里的守望者》进行研究,但大多局限于文学或语言学单一理论范畴下的分析,几乎尚未有人系统地从文学文体学角度开展研究。本论文以文学文体学为理论依据,以文体分析为研究工具,对《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文体特征进行分析,进而阐释特定的文学语言特征用于表达意义和思想的效果。第一章简要介绍了《麦田里的守望者》及小说的文体。第二章首先对本文的理论基础——文学文体学及研究手法——文体分析做详细介绍;之后对作者塞林格和文本《麦田里的守望者》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本论文的重点为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从该小说最突出的俩大文体特征——语言特色和叙事视角入手进行分析。其中第三章重点探讨了形容词、附着语、粗俗语和自创词的使用效果。主人公对常规语言的反常使用使其反叛形象跃然纸上。第四章集中讨论了叙述者、内心透视和名义上的倾听者的运用对理解小说主旨的作用。由此揭示出二战后美国青少年叛逆与理想性共存的矛盾心理状况。本论文旨在揭示文体风格对深化小说主题和突出艺术效果的积极作用,同时证明文体分析可成为研究文学作品的一个新视角,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最后建议文体分析无需禁锢于单一框架,鼓励多角度创新型的文体研究方式。
【关键词】:《麦田里的守望者》 杰罗姆·大卫·塞林格 文学文体学 语言特征 叙事视角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712.07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Chapter 1 Introduction8-10
- Chapter 2 Theoretical Foundation and Literature Review10-22
- 2.1 Stylistics10-19
- 2.1.1 Style and Stylistics10-16
- 2.1.2 Literary Stylistics and Stylistic Analysis16-19
- 2.2 J.D. Salinger and The Cather in the Rye19-22
- Chapter 3 Lexical Features and the Stylistic Effectiveness22-32
- 3.1 Adjectives22-23
- 3.2 Clitic Words23-25
- 3.3 Vulgarities25-28
- 3.4 Coined Words28-29
- 3.5 Summary29-32
- Chapter 4 The First-person Narrative Perspective and the Thematic Significance32-38
- 4.1 The Unreliable Narrator32-34
- 4.2 Inner Perspective34-35
- 4.3 The Nominal Audience35-37
- 4.4 Summary37-38
- Conclusion38-40
- References40-44
- Publication44-46
- Acknowledgements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葛送;;有序与纷乱——文体风格研究的悖反[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2年07期
2 杨金才;朱云;;中国的塞林格研究[J];外国文学研究;2010年05期
3 孙二平;宗蔚;;论《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美国梦”的破灭[J];宿州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4 王荣富;追寻与逃避中的美国梦想——解读J.D.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5 冯季庆;特殊话语标记和语义无差异性——论加缪《局外人》与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叙事意义[J];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03期
6 申丹;西方现代文体学百年发展历程[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01期
7 张光芒;论五四文学现代文体意识的觉醒[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6期
8 秦秀白;话语与文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7年04期
9 李国涛;小说文体的自觉[J];小说评论;1987年01期
10 侯维瑞;个性与典型性的完美结合—评“The Catcher in the Rye”的语言特色[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82年05期
,本文编号:9788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978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