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特曼文化符号学视域下的语言意识研究
本文关键词:洛特曼文化符号学视域下的语言意识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文化符号学 语言意识 文化多语性 文本 符号域
【摘要】:语言意识问题研究具有跨学科性,涉及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语言文化学和跨文化交际学。语言意识研究具有多维性和复杂性特征,主要表现在对语言意识的概念、结构和功能研究等几个方面。语言意识的多维性和复杂性是在文化符号空间内符号域相互作用和碰撞的结果。因此在洛特曼文化符号学框架下研究语言意识是一种必然:文化多语性决定了语言意识的动态多样生成机制;文本是语言意识的生成器;符号域的界限构成语言意识的民族性特征并使跨文化交际成为语言意识研究的本体。
【作者单位】: 大连外国语大学;
【关键词】: 文化符号学 语言意识 文化多语性 文本 符号域
【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俄汉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意识研究》(编号:L12DYY015) 辽宁省教育厅创新团队项目《东北亚地区比较文化研究》(编号:WT20130009)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I512.06
【正文快照】: A Study of Language Awarene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otman’s Cultural Semiotics一、语言意识研究的多维性和复杂性语言意识问题是当代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语言文化学、跨文化交际学等语言学各分支学科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研究的视角和方法具有多维性,反映了语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赵蓉晖;;洛特曼及其文化符号学理论[J];国外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2 康澄;;洛特曼语言观的嬗变及其意义[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3 陈戈;;论洛特曼的文化互动理论[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钱进;李延林;;文化飞散与语际转换——谈译者对源语文化应有的责任[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王铭玉;;符号的模式化系统与符号域——洛特曼符号学思想研究[J];俄罗斯文艺;2011年03期
3 赵爱国;姜宏;;从“文本空间”到“神话诗歌世界模式”——托波罗夫艺术文本符号学思想评介[J];俄罗斯文艺;2012年02期
4 颜小芳;;洛特曼的文化符号学理论之于比较文学研究与教学的意义[J];法制与经济(上旬);2011年11期
5 赵爱国;;洛特曼的文化符号学理论体系[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6 杨明明;;从文学史到文化符号学——洛特曼的莱蒙托夫文本诠释[J];俄罗斯文艺;2014年03期
7 邓志伟;;符号学视角下的司法礼仪透视——法院文化的表达与实践[J];河北法学;2014年04期
8 吕红周;单红;;语言符号研究的功能视域[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14年02期
9 陈孔祥;伍钧天;;社会主义文化信仰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思维方式[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蓉;;交往理性指导下的中华文化文本英译策略选择[A];外语教育与翻译发展创新研究(第三卷)[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明;篇章范畴与小说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2 余红兵;西比奥克建模系统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宁;文化符号学关照下的跨文化分析[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2 李萍;戏剧人类学及其视野下的环县道情皮影戏[D];兰州大学;2007年
3 王建平;旅游地文化载体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4 马婷婷;08奥运文化视觉形象系统的符号学阐释[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张翠平;唐代前期少数民族与汉族文化互动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9年
6 黄旭盛;接受行为中的文化互动探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周重嘉;结构主义符号学文学批评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8 陈璇;文化符号学视角下对文学作品的翻译美学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3年
9 孔韫慧;文化产品的特性、类型和演变探析[D];东北大学;2012年
10 辛云卿;中国传统家庭儿童心理成长语境及其未来发展导向[D];鲁东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夏忠宪;巴赫金狂欢化诗学理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5期
2 王铭玉,陈勇;俄罗斯符号学研究的历史流变[J];当代语言学;2004年02期
3 李幼蒸;;符号学的认识论转向——从自然和文化世界中的记号到学术话语的语义学制度[J];国外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4 李肃;洛特曼文化符号学思想发展概述[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5 康澄;;洛特曼语言观的嬗变及其意义[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本文编号:9988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998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