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病理论文 >

不同氧化态叶酸对人成淋巴细胞系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10-16 03:47

  本文关键词:不同氧化态叶酸对人成淋巴细胞系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叶酸 基因组DNA甲基化 Alu LINE-


【摘要】:目的比较最高氧化态叶酸(folic acid,FA)与还原态5-甲基四氢叶酸(5-methyltetrahydrofolate,5-MeTHF)对人成淋巴细胞LINE-1和Alu的甲基化效应,从而评价受试物对全基因组DNA甲基化的影响。方法以含30、60和120 nmol/L FA或5-MeTHF的改良RPMI1640培养液干预培养人成淋巴细胞系GM12593,20 d后提取基因组DNA,用亚硫酸盐修饰测序法(BSP)比较不同浓度和氧化态叶酸对受试细胞Alu和LINE-1甲基化水平的影响。结果基因组Alu和LINE-1甲基化水平均随FA或5-MeTHF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两目标序列的甲基化水平在120 nmol/L FA或5-MeTHF浓度下显著高于30和60 nmol/L组(P0.01~0.05),60和120 nmol/L的5-MeTHF提高LINE-1甲基化水平的能力显著高于同等浓度的FA(P0.01~0.05)。结论 FA和5-MeTHF浓度与人成淋巴细胞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显著正相关,5-MeTHF的基因组甲基化维护效应强于FA。
【作者单位】: 云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复旦大学遗传学研究所;
【关键词】叶酸 基因组DNA甲基化 Alu LINE-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960166,31260268) 云南省科技基金资助项目(2010ZC065)
【分类号】:R341
【正文快照】: 0引言DNA甲基化是重要的转录调控表观遗传机制[1],人类DNA甲基化所需的甲基基团主要从一碳单位代转录转座的病毒超家族,具有转座的潜在功能[2]。Alu是人类基因组中除LINE-1以外最主要的中度重复序列,约有100万拷贝,约占基因组的11%。Alu家族也具有转座潜能,但需借助LINE-1家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郭晓红;;同型半胱氨酸在类风湿关节炎合并心血管病变中的作用[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2 范岩峰;李健;许榕仙;杨帆;;MTHFR1298位点多态性及叶酸水平对宫颈癌发病的影响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年02期

3 韩竞男;鲁昊骋;梁静;;DNA甲基化与癌症[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12年02期

4 钟智伟;潘琳;龙香娥;乐燕萍;龚朝辉;;DNA错配修复与肺癌[J];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11年02期

5 ;Methylation in esophageal carcinogenesis[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06年43期

6 房静远;刘文忠;李兆申;杜亦奇;纪小龙;戈之铮;李延青;姒健敏;吕农华;吴开春;陈萦;萧树东;;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2年,上海)[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3年07期

7 苏牟潇;姚力瑛;;叶酸和维生素B_(12)对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脑梗死患者炎症因子的干预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3年26期

8 Jung Ho Kim;Gyeong Hoon Kang;;Molecular and prognostic heterogeneity of microsatellite-unstable colorectal cancer[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4年1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胡晓兰;NDRG2在人和鼠组织中表达的时—空分布及其功能的初步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2 邱湘宁;DNA甲基化抑制剂5-氮杂胞苷和5-氮杂-2'-脱氧胞苷对编码和非编码RNA表达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0年

3 苟钟勇;鸡TLRs基因的表达调控与抗沙门氏菌的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4 罗晓秋;广西巴马地区壮族长寿家系口腔粘膜细胞端粒长度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3年

5 吴暇玉;同型半胱氨酸代谢途径关键酶基因多态性及维生素B6缺乏与乳腺癌遗传易感性关系研究[D];云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文慧;BRCA1基因甲基化及叶酸代谢相关基因MTHFR、MS与乳腺癌发病的关系[D];青岛大学;2011年

2 侯双兴;ndrg2在人胎脑发育中的表达特点[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3 孔令敏;CD147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的初步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7年

4 王晓燕;Alu、L1-ORF2片段抑制GFP基因表达和SV40PolyA序列解除抑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8年

5 康燕平;检测粪便中基因甲基化在结直肠癌筛查、诊断中的作用[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6 郑鹏程;鸟嘌呤衍生物合成、表征及性质的实验和理论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7 钟智伟;肺癌中miR-31miR-21对错配修复蛋白的调控以及对细胞增殖的影响[D];宁波大学;2012年

8 石婕暄;以提高化学发光强度为导向的碳量子点的功能化及其对Co(Ⅱ)高选择性的传感[D];北京化工大学;2013年

9 杜丽丽;长寿人群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D];广西医科大学;2013年

10 徐洁;LINE-1 DNA甲基化:鉴别同卵双生个体的潜在遗传标记[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淑芝;;不可忽视的维生素——叶酸[J];科学养生;2002年06期

2 薛芳;李光来;赵永旺;;叶酸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细胞的浓度探索[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年08期

3 杨慧敏,林茹珠,廖国仪,周冬,孙铁,黄云祖,陈觉凝;叶酸缺乏的离乳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检测及意义[J];中国小儿血液;2001年03期

4 杨慧敏,廖国义,周冬,余灵,黄云祖,周天鸿;叶酸缺乏孕鼠子代脑组织DNA甲基化水平的变化[J];中国小儿血液;2003年02期

5 杨慧敏,林茹珠,廖国仪,周冬,孙轶,黄云祖,陈觉凝;叶酸缺乏的离乳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与海马突触体膜流动性改变的相关性研究(二)[J];中国小儿血液;2002年04期

6 裴丽君;;子代还原叶酸载体基因遗传变异与先天性心脏病和唇腭裂的关联[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06年02期

7 杨慧敏,林茹珠,廖国仪,周冬,孙轶,黄云祖,陈觉凝;叶酸缺乏的离乳大鼠模型建立和评价[J];中国小儿血液;2002年04期

8 欧敬民;张一楚;费哲为;陈大伟;姜宏华;杜鹏;;维生素叶酸缺乏对体外HBL-100 P53蛋白表达与mRNA含量的影响[J];中国临床营养杂志;2006年02期

9 魏然,叶文静,徐涛,韩继举,任道凌,陈彬,夏作理;组织型纤维酶原激活因子A1u重复序列基因多态性检测[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3年03期

10 汪旭,薛京伦;叶酸代谢与人类基因组稳定性的关系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孙淑娜;桂永浩;蒋璎;宋后燕;钟涛;;叶酸对斑马鱼胚胎心脏发育影响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儿科中青年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08年

2 杨慧敏;林茹珠;瘳国仪;周冬;孙轶;黄云祖;陈觉凝;;叶酸缺乏的离乳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检测及意义[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3 汪旭;;叶酸代谢通路与表观遗传学修饰[A];遗传学进步与人口健康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董兆梅;姚宇峰;史磊;陶玉芬;林克勤;褚嘉yP;史荔;;中国傈僳族和怒族群体HLAⅠ类区域Alu插入多态性研究[A];中国的遗传学研究——遗传学进步推动中国西部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年中国遗传学会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袁秋环;叶酸对胎鼠神经干细胞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2 高茹菲;叶酸缺乏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基因表达的甲基化调控及其对胚胎着床的影响[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3 孙淑娜;叶酸缺乏对斑马鱼心血管系统发育影响的实验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芳;叶酸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内外实验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2 孙轶;叶酸缺乏孕鼠子代脑组织DNA甲基化及超微结构的变化[D];暨南大学;2001年

3 李璇;RNA聚合酶Ⅱ转录的ALU对细胞凋亡及HBV复制的影响[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4 林茹珠;叶酸缺乏对离乳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0年

5 李冠琳;逆转座子LINE-1调控靶基因的鉴定及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6 田志红;叶酸通过MAPK信号通路对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作用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8年

7 冯晶晶;SV40 PolyA正、反序列及AATAAA信号对上游GFP报告基因表达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07年

8 王晓燕;Alu、L1-ORF2片段抑制GFP基因表达和SV40PolyA序列解除抑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8年

9 王越;L1逆转座子编码序列ORF1的功能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1年

10 赵雯;唇腭裂母源性心理高危因素的调查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404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10404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9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