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西登革3型病毒分离株基因组序列特征分析
本文关键词:中国广西登革3型病毒分离株基因组序列特征分析
【摘要】:目的对我国广西登革3型病毒分离株桂登-1株(GD-1株)和桂登-11株(GD-11株)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和分析,为了解其地理来源提供依据。方法根据GenBank提交的登革3型病毒基因序列设计9对引物,RT-PCR方法分段扩增GD-1和GD-11株基因序列,测序后进行拼接,得到其全基因组序列。结果两株病毒全长均为10 707nt,与国际参考株H87株核苷酸同源性为96.0%,氨基酸同源性为98.8%。GD-1株和GD-11株间仅有4个氨基酸差异,二者与H87株分别存在39和41个氨基酸差异。对3'UTR二级结构进行预测,二者与H87株存在较大差异。根据E蛋白基因序列对两株病毒进行进化分析,GD-1和GD-11均属于亚型Ⅱ,与分离自泰国的两毒株进化关系较近。结论 GD-1和GD-11均属于登革3型病毒亚型Ⅱ,二者可能是源自泰国的病原。
【作者单位】: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关键词】: 登革型病毒 亚型 二级结构 进化树
【分类号】:R373
【正文快照】: 登革病毒(Dengue virus)属黄病毒科(Flaviviridae)黄病毒属(Flavivirus),根据其抗原性分为DEN-1、DEN-2、DEN-3和DEN-4等4个血清型。登革病毒可引起登革出血热(dengue hemorrhagic fever,DHF)和登革热休克综合征(dengue shock syndrome,DSS)。目前普遍认为DEN-1、DEN-2、DEN-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翁育伟;赵珠英;张志珊;陈端;;福建省发现1例登革3型病毒感染者[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6年06期
2 凌锋;范伟忠;林君芬;严菊英;吕华坤;傅涛;孙继民;;浙江省义乌市一起登革热暴发疫情流行病学调查[J];疾病监测;2010年09期
3 黎正伦,陈玉本,符艳,曾祥洁,邝继深;海南省三市县登革热血清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热带医学;2001年04期
4 周伟泽;张复春;胡凤玉;王建;洪文昕;;广东登革3型病毒株的分离培养和鉴定[J];热带医学杂志;2010年02期
5 雷永良;陈燕飞;叶碧峰;梅建华;陈秀英;兰进权;李永芬;;登革3型病毒07CHLS001株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和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8年11期
6 李家伟;杨捚;袁茂阳;陆朝国;;贵阳市两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报告[J];现代预防医学;2012年21期
7 邓智杰;吴超;陈志辉;刘宏;;昆明市2005~2010年输入性登革热流行病学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3年03期
8 张拥军;周朝晖;黄萌;王金章;陈炜;;登革病毒的基因组分析及中国登革毒株的来源(英文)[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2年06期
9 顾雯;金聪;张硕;张全福;李建东;杭小同;王芹;李川;梁米芳;李德新;;登革3型病毒义乌流行株免疫原性研究[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1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海平;徐友祥;王韶华;冷培恩;;农村3起蚊媒传染病疫点处置情况分析[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12年04期
2 王国强;孔卫荣;张建陶;张惠力;孙刚;甄茜;;一起输入性登革热疫情的调查处理[J];江苏卫生保健;2013年03期
3 蒙中秋;全球登革热/登革出血热的流行态势及我国口岸监测管理[J];中国热带医学;2005年07期
4 金玉明;孙莲英;曾祥洁;吴维学;马焱;苏新元;劳世军;陈言;李臻;;海南省2005~2006年登革热血清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热带医学;2007年11期
5 曾祥洁;金玉明;李丹丹;吴维学;;海南省2007年登革热血清学监测调查[J];中国热带医学;2008年10期
6 周伟泽;张复春;胡凤玉;王建;洪文昕;;广东登革3型病毒株的分离培养和鉴定[J];热带医学杂志;2010年02期
7 宋韶芳;李美霞;罗雷;王玉林;;2009年广州市首起本地感染登革热家庭聚集性暴发疫情的调查与处理[J];热带医学杂志;2010年10期
8 张霞意;张复春;胡凤玉;廖宝林;;2010年广州登革热患者临床及实验室特征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1年19期
9 黄以坚;;义乌市2006—2010年甲乙类传染病流行特征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2012年09期
10 陈明;吴因平;朱桂仁;冯霞燕;杨天赐;;义乌地区蚊媒传染病主要传播媒介分布区初步调查[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1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罗雷;广州地区登革热自然疫源地及传播流行演变模式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周伟泽;广东家庭聚集性登革3型病例特征及其病毒株全基因组序列分析[D];广州医学院;2010年
2 赫晓霞;福建省部分地区2010-2011年病毒性脑炎常见病原筛查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2年
3 李傅冬;基于贝叶斯分类算法的浙江省常见传染病辅助分类模型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秀霞;陆如山;;全球应警惕登革热的流行[J];国外医学情报;2004年09期
2 徐保海,赵莉莱,许龙善,郑能雄,陈端,张晓阳,陈燕,沈晓娜,赵珠英,翁建辉;福建省登革热监测与媒介调查[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1年06期
3 蒙中秋;全球登革热/登革出血热的流行态势及我国口岸监测管理[J];中国热带医学;2005年07期
4 王丕玉;吴超;张苍林;;云南部分地区登革热传播媒介调查[J];中国热带医学;2006年11期
5 侯旭宏,姜庆五,王建华;登革热的流行特征及防治措施[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5年08期
6 苑锡同,耿丽卿,于曼,胡志君,赵卫,陈水平,王鹏程,范宝昌,杨佩英,秦鄂德;我国登革3型病毒广西80-2株基因组全序列分析[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01年05期
7 于曼;韩剑峰;陈水平;邓永强;姜涛;秦成峰;秦鄂德;;2006年广州登革热病原体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性质的观察[J];生物技术通讯;2008年06期
8 彭维斌;杨开玺;徐文斌;;一起由输入病例引起登革热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7年14期
9 宋宏,付士红,王寰宇,梁国栋;登革病毒基因组核苷酸序列与血清学分型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病毒学;2002年04期
10 雷永良;陈燕飞;叶碧峰;梅建华;陈秀英;兰进权;李永芬;;登革3型病毒07CHLS001株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和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8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鹤尧,卜凤荣,陈琳;聚合牛血红蛋白二级结构初步研究[J];生物技术通讯;1999年02期
2 唐四薪;向卓;刘艳波;;RNA二级结构预测的计算语言学方法[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3 吴玉章,朱锡华;Pre-S2蛋白抗原表位及二级结构的预测与比较[J];免疫学杂志;1993年01期
4 张静,刘次全;真核生物mRNA二级结构与内含子剪接[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1999年04期
5 刘光清,倪征,云涛,梁华丽,华炯刚,李双茂,杜清云;猪圆环病毒II型结构蛋白的二级结构及其B细胞抗原表位预测[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5年06期
6 毛华伟;赵晓东;杨锡强;;人偏肺病毒黏附蛋白的二级结构及B细胞表位初步预测[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5年12期
7 李建龙;王正志;;siRNA活性与mRNA二级结构关系的研究[J];生物医学工程研究;2006年01期
8 卢雁;张玮玮;王公轲;;FTIR用于变性蛋白质二级结构的研究进展[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8年01期
9 李晶;张冬娟;张园;黄蔚;唐建国;杨吉春;;Tyr61的芳香族侧链对稳定瘦素的结构至关重要(英文)[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09年03期
10 田素燕;李连之;高磊;穆建帅;刘晓燕;谭相石;;圆二色光谱法研究环境因素对细胞红蛋白二级结构的影响[J];分析化学;2009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卫东;庞玉玺;刘爱琢;裴奉奎;;眼镜王蛇神经毒素(CM-11)的一级序列、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的确定[A];第九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1996年
2 赵武;李斌;梁家幸;梁保忠;姚瑞英;黄安国;何颖;蒋玉雯;;猪细小病毒自然弱毒N株(PPV-N株)VP1蛋白二级结构及B细胞抗原表位预测[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3 邱阳;林克椿;聂松青;;HIV-1gp41N端融合肽及其突变体与脂膜作用后二级结构的变化[A];第七届全国生物膜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9年
4 黄金海;杨汉春;郭鑫;陈艳红;韩军;;PRRSV GP5蛋白的高效表达、纯化与结构分析[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畜牧兽医生物技术学分会暨中国免疫学会兽医免疫分会第六次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王翔;孙毅;李庆伟;;鸟类线粒体tRNA基因序列及二级结构比较研究[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6 费云标;魏令波;高素琴;舒念红;江勇;陆漫春;王保怀;李芝芬;张有民;;植物抗冻蛋白纯化、活性与二级结构测定[A];第三届全国现代生物物理技术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7 陆锡锋;杨旭日;翁建全;徐灵均;周瑛;;圆二色光谱法研究Se形态与牛血清蛋白的相互作用[A];第十届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年会暨第十届全国原子光谱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陈依军;;全新双羰基还原酶的结构、功能和应用研究[A];第六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杜林方;李荣;徐春和;沈允钢;陆卫;沈学础;;细胞色素b_(559)不同氧化态对PSⅡ放氧核心复合物二级结构的影响[A];第五届全国光生物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10 杜海宁;胡红雨;李琦;许根俊;;蛋白质G抗IgG结合结构域嵌合体的二级结构形成和构象转换[A];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培英;基于智能计算的膜蛋白结构与相互作用预测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2 刘琦;RNA二级结构的若干计算生物学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3 金莉莉;东北林蛙皮抗菌肽及其生物学特性[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4 张同亮;基于智能计算的蛋白质功能预测研究[D];东华大学;2008年
5 程汝滨;利用人工设计反式作用小RNA进行细菌基因沉默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6 施绍萍;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蛋白质功能预测新方法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7 于学东;登革4型病毒基因组5’端SLB和cHP二级结构对复制和翻译的调控作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8年
8 顾斐;蛋白质若干结构预测问题研究及其软件实现[D];浙江大学;2009年
9 吕鸣;人类基因组复杂序列区域的扩增与测序策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10 邹永东;大豆Em(LEA1)蛋白提高拟南芥、酵母和大肠杆菌耐盐性的分子机理[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志杰;E亚类I型内含子的结构预测与系统发生分析[D];武汉大学;2005年
2 姚占全;应用圆二色光谱研究电场对蛋白质(酶)构象的影响[D];内蒙古大学;2005年
3 昝玉顺;微RNA基因机器识别算法的开发与优化[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4 吴琼;小鼠生长抑素干扰RNA的设计与筛选[D];吉林大学;2007年
5 郭晨;人类pre-mRNA二级结构的数据库建立及与蛋白质相关性的分析[D];云南大学;2010年
6 郭颖;RNA的二级结构[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7 杜兴兰;海栖热袍菌基因aguA在常温下形成的mRNA二级结构与基因表达水平关系的初步研究[D];江南大学;2004年
8 李倩;mRNA二级结构与基因功能和基因必要性的关系[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9 付明哲;基于mRNA中嘧啶核苷酸含量影响的蛋白质折叠结构预测[D];陕西科技大学;2012年
10 孙毅;,
本文编号:10417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1041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