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骨关节炎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本文关键词:膝骨关节炎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更多相关文章: 膝骨关节炎(KOA) 动物模型 实验研究 文献综述
【摘要】:正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关节病,属于中医学"痹证"范畴,以膝关节软骨退变为主要特征。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重,其发病率随之增多。KOA病因复杂,由众多因素所致,因此,基于KOA的发病机制与防治,其制造动物模型的方法颇多[1~2]。鼠和兔是制造模型运用较多的两种动物[3]。KOA动物模型主要由三大类组成:(1)自
【作者单位】: 福建中医药大学骨伤学院;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KOA) 动物模型 实验研究 文献综述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81173283)
【分类号】:R684.3;R-332
【正文快照】: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关节病,属于中医学“痹证”范畴,以膝关节软骨退变为主要特征。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重,其发病率随之增多。KOA病因复杂,由众多因素所致,因此,基于KOA的发病机制与防治,其制造动物模型的方法颇多[1~2]。鼠和兔是制造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伯龄,刘献祥;骨性关节炎动物模型的建立概况[J];福建中医药;2003年04期
2 杨峰,史宗道;用木瓜蛋白酶建立兔颞颌关节骨关节炎模型的研究[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2年05期
3 陆洪英,金成文,王益光,刘跃春,程秀臻,刘儒林;骨内高压发生机制的实验研究[J];潍坊医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4 张子峰,熊昌源,梁克玉;骨内高压致骨性关节炎的动物实验[J];前卫医药杂志;1998年06期
5 陈临新;;膝关节骨关节炎的诊疗[J];中国全科医学;2009年04期
6 吴冬,李宁,吴滨;中医治疗骨关节炎的动物实验进展[J];四川解剖学杂志;2004年02期
7 陈蔚东;蒋青;陈东阳;徐华;张亚峰;;p38蛋白激酶抑制剂对大鼠膝骨关节炎的软骨保护作用[J];山东医药;2007年10期
8 石辉;何斌;史晨辉;张永刚;王永明;;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建立兔骨关节炎模型的研究[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9 尚平;贺宪;陈孝银;才忠民;刘志祥;项旭军;唐勇;;过伸位和过屈位固定复制骨性关节炎动物模型的比较[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06年01期
10 陈宏贤;王大平;牛琼;杨欣建;欧阳侃;刘照华;黄俊峰;;骨关节炎动物模型的建立及选择[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建刚,王海玲;骨性关节炎与血瘀[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9年06期
2 杨永晖;孙奎;苏国宏;周忠良;;隔三七饼灸治疗气滞血瘀型膝原发性骨性关节炎临床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8年01期
3 苗同贺;;推拿针灸配合中药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病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8年04期
4 张国有;王淑珍;张庆萍;韩为;;中医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实验近况[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02期
5 李申林;李飞;燕炼钢;程红亮;汤敬一;杨骏;;隔物灸对创伤性膝关节炎兔血清中IL-1β、TNFα的影响[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年01期
6 张梅,陈朝晖,李平;中药治疗骨关节炎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7 姚荣忠;手法按摩、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J];按摩与导引;1999年02期
8 陈跃安;中药熏蒸结合推拿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9 朱健儿;独活寄生汤治疗退行性膝骨关节炎60例[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10 张铁玲;;篮球运动员髌骨劳损的机制与选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益丹;邱华平;金肖青;方剑乔;俞迈红;诸剑芳;;针刺、温针灸、电针对膝骨关节炎模型软骨代谢相关因子影响的实验研究[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2 张文贤;张晓刚;;骨性关节炎的实验研究进展[A];第11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3 丁悦;;盐酸氨基葡萄糖在骨关节炎治疗中的作用[A];第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虚证与老年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丛莘;金庆文;谢芳;;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针灸治疗现状和存在问题的探讨[A];第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虚证与老年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王志钢;马信龙;;失应力条件后恢复应力作用下关节软骨的变化特点[A];第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许可;马信龙;;失应力条件下关节软骨的变化特点[A];第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李民;郭逸尔;刘献祥;陈文列;林久茂;黄云梅;黄梅雅;吴追乐;;透骨消痛胶囊干预膝骨性关节炎软骨下骨重塑的分子机制探讨[A];首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科微创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8 李具宝;徐翔峰;万春平;李兆福;迪朋桃;徐莹;;膝骨关节炎患者退变软骨组织的细胞培养及形态特征观察[A];全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病研究进展学习班讲义[C];2011年
9 张倩如;符文彬;;膝骨性关节炎针灸研究现状评述[A];广东省针灸学会第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7年
10 杨志平;李昕;韩键;李振峰;;盘龙七片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A];第十一届全国中医风湿病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巫子涵;电温针对膝骨关节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与生存质量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葛鸿庆;腹针治疗肾虚血瘀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刘渊;膝骨关节炎病证特征及与CTX-Ⅱ和COMP的相关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王跃辉;基于下肢力线的膝骨关节炎“筋—骨”平衡体系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廖佑杰;从心胆论治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李俐慧;独活寄生颗粒配合耳穴贴压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秦梦;骨痹舒片对膝骨关节炎组织形态、氧自由基及Coll-Ⅱ、MMP-1、MMP-13影响的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滕加文;补肾壮骨胶囊干预实验性膝骨性关节炎机理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王华;剪切力对体外培养人软骨细胞代谢的影响[D];武汉大学;2011年
10 林庆荣;臭氧对兔膝骨关节炎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永源;追风除痹胶囊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阳虚寒凝证的临床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胡晓枚;梅州市骨关节炎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生存质量的调查[D];暨南大学;2010年
3 田明;合擦手法为主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任硕;膝骨关节炎治疗方案的优化选择[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张林;持续冲洗辅助关节镜对膝骨性关节炎SOD、NO水平影响的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D];桂林医学院;2010年
6 梁楼峰;医用臭氧联合玻璃酸钠治疗兔膝关节炎的基础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7 蹇睿;电针对兔膝骨关节炎软骨细胞MMP-13表达的影响[D];泸州医学院;2011年
8 刘康;针刺内关、太冲穴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刘杰;口服透明质酸对实验性小鼠骨关节炎的作用及其药物动力学的初步探讨[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10 马艳辉;通痹汤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寒湿痹阻型)的症候疗效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忠;杨柳;戴刚;陈光兴;鲁晓波;阳运康;张卫东;张洪鑫;王晓宇;;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制备骨关节炎动物模型[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7年10期
2 葛成栋,李锋;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骨关节炎63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4年02期
3 刘伯龄,刘献祥;骨性关节炎动物模型的建立概况[J];福建中医药;2003年04期
4 张权,黄煌渊,陈世益,夏军;实验性髌股关节退变性关节病关节软骨的病理改变[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0年02期
5 彭丹,孙材江,周江南;一氧化氮在实验性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0年04期
6 郑毅,陆江阳,孙笑非,杨毅;骨关节炎患者滑膜及软骨中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的表达[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0年06期
7 周江涛,刘献祥;骨性关节炎与白细胞介素-1β[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8 谈志龙,邢国胜,李德达,王淑云,于顺禄,李士民,张凯,王毅;细胞因子对关节软骨细胞作用的研究[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3年05期
9 郭世绂;性激素和细胞因子与骨关节炎及骨质疏松的关系[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3年02期
10 孔晓红;转化生长因子β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1996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宗涛;张仁福;王军;高文根;;犬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动物模型的建立[J];沈阳部队医药;2001年04期
2 徐永革,周定标,郑集义,姚林,王嘉玲;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动物模型的建立[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3年04期
3 林若勤,张向友,傅晓晴,胡望平,陈敏,林秀芳,吴绍銮,邓龙生,李慧勇,蔡碰德,李金桂,王育斌;高血肌酐动物模型的研制[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4 鲁晓勇;实验性肺气肿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3年02期
5 牛凤云,田庆玲,吴春萍;脾胃虚寒型胃溃疡动物模型的初步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5年02期
6 倪云志,郭树忠;瘢痕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J];中国美容医学;2005年03期
7 邓莉,胡晋红;化学诱导型结肠炎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5年05期
8 汤晓云,姜云武,方路,管钟洁,左政,张轶;氢化可的松诱导的几种动物模型[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5年02期
9 沈龙祥,祁兆建,王卫东,肖鲁伟,童培建;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动物模型的建立[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10 武庆平,姚尚龙,袁世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动物模型的建立[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5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轶凡;王庆国;;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对中医药研究的意义及建模方法新思路[A];仲景医学求真(续三)[C];2009年
2 顾延会;欧阳瑶;;一种抑制型COPD动物模型的建立[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3 王群;张丽娇;马列;赵明静;王笑歌;;嗜热吸水链霉菌抗原诱导大棚肺动物模型[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4 许世兵;;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A];2012·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大会第三次会议论文集[C];2012年
5 熊新贵;梁清华;陈疆;谢映;范荣;刘爱平;鄢东红;;高血压性脑出血肝阳化风证动物模型的建立[A];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成立大会暨2008年全国中医脑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6 汪思应;李菲菲;郑红;余科科;倪芳;储著朗;瞿成奎;;基因修饰动物模型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A];实验动物与药理学、毒理学研究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王昊;沈俊;汪家春;张慧;;环境适应障碍动物模型的建立[A];中国生理学会第六届应用生理学委员会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8 韩冰;;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血栓动物模型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9 冯学兵;孙凌云;Tsao BP;Lusis AJ;;狼疮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的建立及机制研究[A];全国自身免疫性疾病专题研讨会暨第十一次全国风湿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10 刘彭轩;;基因治疗肢端缺血小鼠动物模型的设计和检测[A];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萍 丁香;“让我代表动物惩罚你”[N];医药经济报;2009年
2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职业教育学院 王哲;试述心理学前瞻性记忆模型研究进展[N];吉林日报;2010年
3 张刚强;生物医学和药物研究动物模型规划研讨会召开[N];中国医药报;2010年
4 记者 衣晓峰 通讯员 吴丹;新血管内膜增生动物模型研制成功[N];健康报;2013年
5 记者 谭欣;创新建立中医证候动物模型[N];中国中医药报;2013年
6 裘 索;中医药现代化若干问题的思考[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7 新华社记者 毛磊;人应该学会与动物共存[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8 赵琰 屈会化 王庆国;建立病证结合理想模型的新思路[N];中国医药报;2006年
9 李荔;牛昱宇:转基因猕猴培育成功[N];北京科技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何世文;我们也是没有硝烟战场上的战士[N];科技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玉芝;玉屏银屑方对湿热证型银屑病动物模型免疫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3年
2 柴亮;自身免疫性内耳病动物模型的建立和凋亡及其相关蛋白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内耳病的表达[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3年
3 朱峰;炎症性肠病免疫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发病机制和药物治疗的探讨[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7年
4 成俊;腰椎融合动物模型的建立及生物力学实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5 隰建成;椎间盘源性下腰痛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行为学观察[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6 姜伟洲;基于中医理论的肺阴亏虚、寒邪犯肺证动物模型的建立及相关理论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徐冰;常见人体肿瘤转移动物模型的建立及相关机理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7年
8 袁静;两种微生态学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在抗菌药物残留安全评估中的应用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9年
9 郭淑贞;血瘀证(心肌缺血)动物模型及其相关蛋白质组学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10 林晓静;过热复合脂多糖致热射病大鼠动物模型多器官急性损伤的实验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大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物模型的研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1年
2 陶琦;肾脏病动物模型对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指导作用的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3 李春光;猪慢性脑动静脉畸形动物模型的建立[D];大连医科大学;2007年
4 李一鸣;个体化裸鼠荷人肺癌动物模型的基因检测[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5 温海莹;产后多虚多瘀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8年
6 付晓丽;多囊卵巢综合征动物模型与中药干预的文献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王宏坤;单纯腹壁高能爆炸伤合并内脏外露的动物模型的建立与实验观察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8 刘广明;弹性蛋白酶诱发猪的肺气肿动物模型的建立[D];吉林大学;2010年
9 陈铭佳;脾虚证动物模型的差异性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5年
10 吴涛;可控性心肌缺血动物模型的制作[D];南京医科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542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1054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