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病理论文 >

人永生化表皮细胞HaCaT电转染条件的优化

发布时间:2017-11-01 02:22

  本文关键词:人永生化表皮细胞HaCaT电转染条件的优化


  更多相关文章: HaCaT 电转染 转染条件


【摘要】:目的比较不同电转染条件下,人永生化表皮细胞HaCaT的转染效率,探讨影响HaCaT电转染率和存活率的主要因素,筛选出HaCaT细胞最佳的电转染条件。方法应用电穿孔仪,设定不同的电压(180、360、540、720V)、脉冲时间(40、60、80、100、120μs)、脉冲周期(1、2、3、4、5次)和温度(室温和4℃)等条件,将质粒(pGPU6/GFP/nev)电转染至HaCaT细胞。电转染24h后,荧光镜下和光镜下分别计算绿色荧光阳性细胞数和总细胞数,并随机取3个视野算平均值,计算电转染率;MTT法检测电转染后细胞的存活率。结果当HaCaT细胞浓度为1.5×106/mL,pGPU6/GFP/nev质粒浓度为2.0μg/mL,HaCaT细胞的最佳电转染条件为540V/60μs/Pulse1/RT,此时细胞生长状态最佳,电转染率可达到33.23%,细胞存活率为61.22%。结论本实验优化了HaCaT细胞电转染的最佳条件,提高了HaCaT细胞电转染效率,为后续基因功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环境和疾病相关基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HaCaT 电转染 转染条件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81171953)~~
【分类号】:R329.2
【正文快照】: HaCaT细胞是一种人永生化表皮细胞系,具有表皮基底层细胞的分化特性,与原代角质形成细胞相同,遗传特性稳定,不具有肿瘤特性[1]。HaCaT细胞可代替人正常角质形成细胞,是皮肤疾病研究中理想的细胞模型,可用于检测各种药物和理化因素对人正常角质形成细胞的影响,是研究上皮性器质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庆晓;王慧利;孟春花;王锋;曹少先;;电穿孔法转染猪胎儿成纤维细胞条件优化[J];江苏农业科学;2012年12期

2 徐海明;蒋稼欢;;微流控技术在细胞转染中的应用[J];生物工程学报;2011年10期

3 夏如民;唐均英;赵雪;郭飞;王建;姚陈果;;纳秒级陡脉冲诱导人卵巢癌细胞凋亡及对Fas介导的细胞凋亡通路的影响[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12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秀峰;鸭副黏病毒病诊断与同源疫苗的研制及初步应用[D];吉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昀璐;Lux标记毒死蜱降解菌β菌株和土壤中定殖动态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2 夏如民;纳秒级陡脉冲对卵巢癌细胞凋亡的外源性通路影响和治疗皮下移植瘤安全性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3 张庆晓;猪胚胎ZFN敲除技术体系的探索[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庆东,苏丽萍,王立新,童德妍,徐焕宾,夏明灿,陈晋,熊思东;体内电转染增强基因免疫诱导的HBV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J];中国医学生物技术应用;2003年04期

2 董菊子;赵勇;高福兴;齐心亮;杨迎桂;;电转染效率影响因素的探讨[J];生物技术通讯;2006年05期

3 曹善仁;刘慕君;刘雄昊;伍汇慧;邬玲仟;梁德生;;核糖体基因区打靶载体电转染肝细胞的孵育条件的优化[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年13期

4 谷欣;黎燕;;电转染哺乳类动物细胞DG44-CHO的方法探讨[J];生物技术通讯;2008年01期

5 王君;张振;张玉明;吕苗苗;肖志斌;高昌俊;孙绪德;;大鼠低氧诱导因子-1α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实验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年20期

6 郝兵;高嵩;侯治富;;稳定表达CD200的U937细胞株的建立[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7年11期

7 安龙;续惠云;瓮媛媛;商澎;;小鼠骨样细胞MLO-Y4转染方法的研究[J];生物学杂志;2010年06期

8 王全楚,冯志华,周永兴,聂青和,白雪帆;HCV C-Fc基因转染的小鼠树突状细胞促进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的作用[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4年03期

9 王海澜;潘明新;张会迎;安靓;高毅;;胰十二指肠同源框基因-1在骨髓来源nestin阳性细胞的转染及表达[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10 宋永利;陆昕;邱爽;祁英培;华松;兰杰;何小宁;贺小英;张涌;郑月茂;;巨噬细胞RAW264.7的培养及电转染条件的优化[J];西北农业学报;2010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黄芝瑛;梁金强;冯伟成;莫国玉;吴淑仪;;治疗型双质粒HBV-DNA疫苗长期毒性试验——小鼠肌肉注射给药联合电转染[A];中国药理学会制药工业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2 宋丹;张颖;黄嘉潞;王晓一;刘庆良;李忠明;;电转染技术增强结核病核酸疫苗免疫原性的研究[A];第6次全国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3 魏旭东;范瑞华;E.W Gelfand;;有丝分裂原激酶(MEKK_2)调节白细胞介素2生成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4 王硕;叶庆;余冰;朱慧芬;张悦;杨敬;邵静芳;沈关心;;抗CD71人-鼠嵌合抗体(D2C)的构建和表达[A];湖北省暨武汉市免疫学会第八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5 王晓娟;戴国仪;曹利民;朱慧芬;张悦;邵静芬;杨敬;沈关心;;Survivin反义核酸促进紫杉醇诱导HL-60细胞凋亡[A];中国免疫学会第四届学术大会会议议程及论文摘要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丁晓明;地中海氏拟无枝菌酸菌(Amycolatopsis mediterranei)U-32遗传操作系统的建立[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3年

2 成勇;乳蛋白与CMV复合启动子驱动hLF cDNA乳腺特异性表达[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3 李艳;TRPC离子通道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介导的神经元轴突转向过程中的作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善仁;核糖体打靶载体电转染肝细胞条件的优化[D];中南大学;2007年

2 符少平;ZafA基因沉默对烟曲霉菌生长、毒力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9年

3 顾峰;特定增强子序列对人乳铁蛋白基因在山羊乳腺上皮细胞中表达的影响[D];扬州大学;2007年

4 李贵阳;增强子、绝缘子和β-乳球蛋白调控序列启动功能基因在山羊乳腺上皮细胞中表达的影响[D];扬州大学;2007年

5 彭勇;低强度瞬态电磁场导致细胞膜穿孔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1年

6 徐冬兰;BLG/hLF基因转染山羊乳腺上皮细胞及TSA对转染基因表达的影响[D];扬州大学;2008年

7 梁迁;三条造血候选基因的克隆及在骨髓再生过程中作用的筛查[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8 韩雪琳;热休克蛋白90在HepG2细胞氧化应激与适应中的作用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6年

9 谭逵;弓形虫P24基因敲除质粒的构建及缺陷型虫株建立方法的初步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10 杨艳;肌球蛋白X对神经轴突生长的调控[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248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11248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c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