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病理论文 >

弓形虫棒状体蛋白与宿主细胞互作的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7-11-02 00:10

  本文关键词:弓形虫棒状体蛋白与宿主细胞互作的研究进展


  更多相关文章: 弓形虫 棒状体蛋白 宿主细胞 相互作用


【摘要】:棒状体蛋白是弓形虫分泌于宿主细胞的主要效应因子,定位于宿主细胞的不同部位,并与其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通过调控膜系及骨架结构,该蛋白可影响宿主细胞的生物活性因子,从而阻断其内在的防御机制,使弓形虫成功实现胞内入侵、寄生及增殖。棒状体蛋白对宿主细胞的功能及作用方式反映了弓形虫的致病机制,对探寻治疗弓形虫病的药物靶点及安全有效的疫苗候选分子意义重大。本文就近年来弓形虫棒状体蛋白与宿主细胞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单位】: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山东省济宁市供水集团水质检测中心;
【关键词】弓形虫 棒状体蛋白 宿主细胞 相互作用
【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WSO370) 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博士基金)(BS2013SW015)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青年基金
【分类号】:R392;R382.5
【正文快照】: 作为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复顶亚门原虫,弓形虫通过其顶端复合体向宿主细胞分泌大量蛋白效应因子,它们与宿主细胞的活性因子互作,以逃避宿主的免疫反应[1]。有关弓形虫棒状体分泌的棒状体蛋白的研究最为广泛、深入。该蛋白通过与宿主细胞内活性因子的互作而协助弓形虫入侵细胞、形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炳法;防治AIDS的新动向[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1988年03期

2 陈忠斌,王升启;从肝炎病毒看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研究的最新进展[J];病毒学报;2002年04期

3 颜英俊;细菌感染过程建立的分子机制[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0年01期

4 李宏军;弓形虫的侵入促进因子[J];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1994年02期

5 解峰;人类最大的威胁:病毒[J];百科知识;2003年07期

6 徐麟鹤;宿主细胞及疟原虫表面电荷的差别[J];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1975年02期

7 梁志慧;弓形虫速殖子侵入宿主细胞机理的研究进展[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95年05期

8 陈忠斌;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病毒病防治的重要基础问题[J];国外科技动态;2000年08期

9 李潇;病毒通过叶酸受体进入宿主细胞[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02年01期

10 杨松;疟原虫感染性子孢子与宿主细胞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维山;翟静;宋文刚;刘永庆;;宿主细胞内SARS-CoV N蛋白相互作用蛋白的筛选与鉴定[A];第六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2 蒋明明;;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导致宿主细胞A/E损伤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A];第五次全国免疫诊断暨疫苗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3 韩黎;纪蕾;苏文莉;王菡;梁克为;胡小华;;磷脂酶D影响李斯特菌感染宿主细胞效率的初步研究[A];2006中国微生物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黄碧海;林毅;张志凌;专芳芳;刘安安;田智全;张振锋;王汉中;庞代文;;借助宿主细胞对包膜病毒的表面包膜进行标记[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3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5 芮伟;张其鹏;石磊;卢铭;;SARS冠状病毒基因组、蛋白质与侵入宿主细胞过程的研究近况[A];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SARS研究论文集[C];2003年

6 张可;赵伟东;李强;方文刚;朱莉;陈誉华;;毒力岛基因ibeT在大肠杆菌逃逸宿主细胞溶酶体中的作用[A];第二届中国医学细胞生物学学术大会暨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周隽;李红发;;沙眼衣原体研究进展[A];湖北省性学会第二届第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赵玉秀;梁宏阳;马可;赵硕;李爱灵;苏桂民;张月兰;王辉;;鸡胚细胞疫苗制品宿主细胞蛋白残留量检测方法的建立[A];第五次全国免疫诊断暨疫苗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9 郝虹;梁凤霞;付洪兰;丁明孝;;辛德比斯病毒6K蛋白在宿主细胞内的分布[A];第五次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1988年

10 刘书琳;谢敏;孙恩泽;赵海粟;张万坡;张志凌;王汉中;庞代文;;病毒与细胞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可视化[A];第六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白毅;我国发现SARS病毒借助胞膜“脂筏”进入宿主细胞[N];中国医药报;2008年

2 记者 毛黎;病毒能欺骗宿主细胞实现自我复制[N];科技日报;2007年

3 编译 文执;科学家追寻致病微生物的足迹[N];科技日报;2002年

4 毛;欧洲科学家发现病毒外壳有弹性[N];医药经济报;2004年

5 唐风;美称Rab9蛋白与病毒复制有关[N];中国医药报;2005年

6 钱铮;幽门螺杆菌存活有“绝招”:延长宿主细胞寿命[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7 华又;病毒的功用[N];中国国门时报;2007年

8 张巍巍;寄生物与宿主分离有了新方法[N];科技日报;2008年

9 江南烟雨;病毒是啥样子[N];大众卫生报;2005年

10 白毅;局部水内流调控细胞膜伸展突起[N];中国医药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洪德;宿主细胞对乙肝病毒复制的代谢应答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2014年

2 何海洋;轮状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2年

3 王雪琴;沙门氏菌Ⅲ型分泌系统效应蛋白SseF与宿主细胞TIP60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夏川;肠炎沙门氏菌毒力蛋白与宿主细胞蛋白相互作用的筛选和功能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5 李丹;Zta抑制MHC Ⅱ分子表达的分子机制及Zta相互作用蛋白的初步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9年

6 刘海洪;鼠疫耶尔森氏菌和宿主相互作用的体内转录谱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7年

7 彭涛;Clathrin内吞途径在登革病毒进入ECV304细胞过程中作用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6年

8 顾园园;HIV-1整合酶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整合酶与Importin7相互作用的探讨[D];福建医科大学;2008年

9 李林;以裂殖酵母为模型研究HIV蛋白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并探索抗HIV-1的新策略[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6年

10 郑峰;汉坦病毒致细胞融合分子机制的初步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t,

本文编号:11291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11291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6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