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病理论文 >

miR-144靶向NF-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蛋白调控树突状细胞分泌细胞因子

发布时间:2017-11-08 19:32

  本文关键词:miR-144靶向NF-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蛋白调控树突状细胞分泌细胞因子


  更多相关文章: miRNA- NF-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蛋白 树突状细胞 细胞因子


【摘要】:目的探讨miRNA-144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成熟过程中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通过对本实验室前期工作中获得的DCs成熟过程中miRNA芯片结果进行数据挖掘,筛选得到DCs成熟过程中显著下调的miRNA(miR)-144,并使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体外培养的DCs进行验证;检测miR-144转染DCs后相关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IL-23)的改变及信号通路(NF-κB、MAPK)活化情况;使用TargetScan预测miR-144的作用靶点并通过双荧光报告系统验证;进一步构建靶蛋白过表达DC2.4细胞系并检测miR-144拟似物转染该细胞系后细胞因子TNF-αmRNA的分泌情况。结果体外培养的DCs经LPS刺激成熟后miR-144的表达下调(P0.01)。miR-144拟似物转染DCs后,TNF-α、IL-1β、IL-6、IL-23mRNA表达均出现下调(P0.05,P0.01),NF-κB磷酸化水平下降。通过信息学分析发现miR-144的潜在靶点为NF-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蛋白基因(RANKL)并通过双荧光报告系统证明了该结论。在RANKL过表达DC2.4细胞系中转染miR-144拟似物后,TNF-αmRNA的表达不受影响。结论 miR-144靶向RANKL调控DCs细胞因子分泌。
【作者单位】: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器官移植科;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0551) 上海市科委国际合作课题(11410708700)~~
【分类号】:R392.4
【正文快照】: 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s,APCs)是连接抗原和淋巴细胞的桥梁,而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作为专职抗原提呈细胞,具有强大的捕获、加工和提呈抗原功能,并能够刺激初始T细胞增殖和T细胞依赖性抗体的形成,在感染、肿瘤、自身免疫及移植等免疫相关性疾病的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尚永军;崔其福;李金龙;郭国宁;;共刺激分子HVEM在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组织内的表达及分布研究[J];免疫学杂志;2012年06期

2 尚永军;崔其福;李金龙;郭国宁;;B7-H3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滑膜组织内的表达及分布研究[J];现代免疫学;2012年03期

3 尚永军;崔其福;李金龙;郭国宁;朱文宴;;B和T淋巴细胞衰减因子(BTLA)在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组织的表达[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2年06期

4 何佳南;李经纬;;B7-H4的研究进展[J];慢性病学杂志;2013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建波;VTCN1基因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作用及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白艳辉;B7-H3对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小鼠金属基质蛋白酶-9蛋白表达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2年

2 郭猛;miRNA-93调控I型干扰素通路的作用机制及其体内效应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3 虞培娟;鼠抗人B7-H4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其在乳腺癌B7-H4表达检测中的运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4 李子刚;B7-H3对人精子功能影响的初步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明军;树突状细胞的形成、功能及可能的应用[J];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2001年04期

2 戴盛明,杨春旭;树突状细胞异质性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2001年04期

3 龚乐罗 ,苏建中 ,冯久贤;肺癌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体外扩增及生物学特性的观察[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1年10期

4 时宏珍,戚春建,朱一蓓,席泓,古涛,时文彪,张学光;重组人可溶性CD40配体对树突状细胞体外分化、成熟及功能的影响[J];上海免疫学杂志;2002年02期

5 周燕琼,刘小辉;树突状细胞的分离扩增与培养技术研究进展[J];解剖学研究;2002年03期

6 史敦云,汪明春;树突状细胞功能亚群及其调节因子的研究进展[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年05期

7 王全楚,冯志华;树突状细胞基础研究及其在免疫治疗中的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02年06期

8 姚莉,梁晓俐;树突状细胞的凋亡与调控[J];免疫学杂志;2003年S1期

9 孟哲峰;树突状细胞来源的趋化因子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4年01期

10 赵雪倩;树突状细胞:可作为免疫抑制剂的药理学靶点[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涛;杜智;朱争艳;;树突状细胞瘤苗的研究进展(综述)[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暨首届生物医学工程前沿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潘建平;张明徽;倪卫琴;王青青;夏大静;张立煌;余海;曹雪涛;;γ—干扰素在树突状细胞表型和功能成熟中的作用[A];中国免疫学会第四届学术大会会议议程及论文摘要集[C];2002年

3 翁霞;邓晓辉;马静秋;余金妹;梁辉;;不同来源树突状细胞的培养研究[A];第三届全国血液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3年

4 成翔;汪晓莺;季玉红;韩毓;吴琼;;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Ⅰ在树突状细胞中的表达及对其功能的影响[A];中国免疫学会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6年

5 刘晓霞;陈育民;;体外诱导生成树突状细胞成熟度和激活性的调控[A];中国免疫学会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6年

6 包晶晶;林海霞;马t,

本文编号:11585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11585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5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