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病理论文 >

MR弥散张量成像和灌注成像对鼠脑C6胶质瘤模型的量化分析

发布时间:2017-11-20 14:31

  本文关键词:MR弥散张量成像和灌注成像对鼠脑C6胶质瘤模型的量化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MR弥散张量成像 灌注成像 大鼠/C脑胶质瘤模型


【摘要】:目的:探讨MR弥散张量成像和灌注成像在大鼠C6脑胶质瘤模型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构建大鼠C6脑胶质瘤模型,选择肿瘤最大层面分别获取Ktrans、Kep、Ve、MD和FA图。结果:Ktrans、Kep、Ve、MD和FA值在肿瘤区域、坏死区域和正常脑组织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Ktrans值与Kep值呈高度正相关(肿瘤区域:0.932,P0.001;坏死区域:0.921,P0.00l;正常组织:0.071,P=0.676);扣除Ktrans值的影响,Kep值和Ve值呈负相关(肿瘤区域:-0.602,P0.001;坏死区域:-0.617,P0.001;正常组织:0.084,P=0.626);扣除Kep值的影响,Ktrans值和Ve值呈正相关(肿瘤区域:0.406,P=0.014;坏死区域:0.582,P0.001;正常组织:0.275,P=0.105)。FA值和MD值呈现负相关(肿瘤区域:-0.898,P0.001;坏死区域:-0.782,P0.001;正常组织:-0.478,P=0.003)。结论:MR弥散张量成像和灌注成像有助于胶质瘤模型中肿瘤区域、坏死区域和正常脑组织的鉴别。
【作者单位】: 广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统计系;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202284)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S2011040004735) 广东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LYM1106)
【分类号】:R445.2;R739.41;R-332
【正文快照】: 脑胶质瘤是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肿瘤,目前 第2周,用4%水合氯醛腹腔麻醉实验大鼠,取仰卧对胶质瘤的治疗主要采用核磁共振(magnetic 位并将四肢固定于自制鼠板,单侧后腿内侧备皮,常resonance,MR)技术进行术前诊断,手术切除瘤体 规消毒,用眼科剪及慑子剪开皮肤并分离皮下组织,辅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伟国;;脑胶质瘤MRI诊断进展——基于脑胶质瘤生理代谢特征的MRI成像[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0年20期

2 白雪冬;孙夕林;王丹;何春波;刘芳;高超;于蒙蒙;季洋;Queenie Chan;;动态对比增强MRI在鉴别胶质瘤复发及放射性脑损伤中的应用[J];磁共振成像;201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靖琴;康厚艺;张伟国;;脑少枝胶质肿瘤磁共振成像诊断研究进展[J];磁共振成像;2011年02期

2 刘才保;肖华亮;陈金华;罗清雅;康厚艺;张伟国;;脑少突胶质肿瘤MRI表现与病理组织学分级的关系[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1年22期

3 勒都晓兰;吕发金;陈莉;姚开情;李剑秋;;ESWAN序列参数对不同浓度FeSO_4溶液成像效果的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2年18期

4 张伟国;;脑胶质母细胞瘤肿瘤血管及其MRI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3年24期

5 张海旺;张苓;陈礼刚;彭里磊;周杰;陆笑非;酉建;刘洛同;明扬;;弥散张量联合荧光素钠指导功能区胶质瘤手术治疗价值[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6 陈淑玲;郭子义;钟小航;;晚期鼠脑胶质瘤模型的建立与磁共振灌注成像研究[J];重庆医学;2014年25期

7 亢志强;钱若兵;;脑胶质瘤病的诊疗进展[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4年05期

8 姜亮;殷信道;;磁共振功能成像在脑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5年01期

9 李晓光;康厚艺;程海云;张伟国;;T1加权像动态对比增强MRI在评价脑胶质瘤微血管通透性及病理分级中的应用价值[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年02期

10 陈月洁;夏爽;邹艳君;张业;丁泽;;定量动态增强MRI对泪腺恶性上皮性肿瘤及多形性腺瘤的诊断价值[J];磁共振成像;2015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徐胜生;脑胶质瘤功能磁共振技术应用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2 马琳;神经导航系统中的高低级别胶质瘤的鉴别诊断以及基于多DTI参数诊断模型的建立[D];复旦大学;2012年

3 李颖;替莫唑胺脑靶向药物组合在胶质瘤模型中的应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香营;大鼠C6脑胶质瘤3.0T MR-DTI及瘤周水肿浸润组织FA值与AQP1的相关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2 张妍芬;脑胶质瘤MR弥散加权成像与病理对照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3 张立;大鼠脑胶质瘤的MR成像与组织学相关性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4 王佳;多体素~1H-MRS在分析颅内肿瘤周围区域中的临床应用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5 胡勇;硼替佐米对胶质瘤放射增敏及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6 勒都晓兰;ESWAN序列参数优化及出血性脑梗死的影像学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7 刘灿;ASL与DTI磁共振成像的脑神经胶质瘤分级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8 李培岭;高b值扩散加权成像在胶质瘤中的应用研究[D];川北医学院;2013年

9 李晓光;脑胶质瘤微血管特征及低级别胶质瘤鉴别诊断MR成像研究[D];蚌埠医学院;2014年

10 王琛;MR扩散加权成像技术对鼻咽癌局部复发瘤诊断价值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胡鸿博;刘鹏飞;;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及纤维束成像对脑胶质瘤分级的诊断价值[J];磁共振成像;2011年02期

2 Danchaivijitr N;Waldman AD;Tozer DJ;Benton CE;Brasil Caseiras G;Tofts PS;Rees JH;J?ger HR;;Low-grade gliomas: do changes in rCBV measurements at longitudinal perfusion-weighted MR imaging predict malignant transformation?[J];中国神经肿瘤杂志;2008年02期

3 邹利光;;MRI成像技术的进展及临床应用[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8年16期

4 吴雪斌;张伟国;陈金华;邹博;马长锁;;颅内肿瘤流动敏感交替反转恢复与动态磁敏感增强灌注成像的对照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9年21期

5 方靖琴;张伟国;陈金华;张乐天;汪黎黎;;应用磁共振波谱分析和弥散张量成像鉴别颅内良、恶性肿瘤[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9年21期

6 吴雪斌;张伟国;张靖;;神经元和混合性神经元-神经胶质肿瘤的MRI表现[J];放射学实践;2010年07期

7 吴雪斌;张伟国;谭勇;马长锁;;磁共振灌注及波谱成像在鉴别高级别胶质瘤和转移瘤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0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小轲;吴仁华;;弥散张量成像的原理及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临床应用[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6年05期

2 秦文;李坤成;于春水;张帆;;重复时间和场强对脑白质弥散张量成像定量研究的影响[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9年07期

3 王心宁;吴志远;缪飞;肖勤;陈生弟;;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颈髓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研究[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09年05期

4 乐秋海;舒华;;弥散张量成像在语言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中的应用[J];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09期

5 陈培强;唐子东;郭光远;董凯;林少华;姜领;于伟红;许毛峰;;弥散张量成像对高血压前期患者隐匿性脑损伤的临床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3年09期

6 李德军,包尚联,马林,俎栋林,唐昕,孙伟;弥散张量成像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2003年05期

7 耿辉,白玫,彭明辰;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的原理及分析[J];医疗设备信息;2004年01期

8 何光武;项华;何江波;成中意;徐建荪;汪守中;沈天真;陈星荣;;正常成人大脑内囊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06年08期

9 陈海;;弥散张量成像在失语症研究中的应用[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06年08期

10 宋亭;梁碧玲;胡春洪;沈君;麦伟文;黄穗乔;;颈髓弥散张量成像临床应用的初步探讨[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东海;邓国军;陈桂美;肖香佐;;弥散张量成像定位初级运动功能区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杨永贵;郭岗;黄海清;王训恒;;慢性颈髓病变弥散张量成像的研究[A];2010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蒋田仔;;弥散张量成像的计算方法与临床应用的新进展[A];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术会议(CMIT-2004)论文汇编[C];2004年

4 谢晟;郭雪梅;崔爱国;肖江喜;蒋学祥;;儿童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的弥散张量成像研究[A];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术会议(CMIT-2004)论文汇编[C];2004年

5 郑兆聪;刘必松;吴志峰;王如密;王守森;;弥散张量成像在脑出血运动功能预后评估中的应用[A];2011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6 葛海涛;尹训涛;徐君海;刘树伟;;基于弥散张量成像的注意功能研究[A];中国解剖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C];2011年

7 贾贵静;;正常成人脑组织弥散张量成像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8 刘海燕;卢青;秦姣龙;肖朝勇;姚志剑;;抑郁症情绪神经环路改变的弥散张量成像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精神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9 史浩;郭洪霞;;脑积水的弥散加权成像及弥散张量成像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放射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10 宋凡;胡永善;张峰;南向亮;徐一鸣;马立宏;倪欢欢;周翠侠;黄春水;赵青;;脑卒中后残废手的弥散张量成像研究[A];中国康复医学会运动疗法分会第十一届全国康复学术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峭巍;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动物实验研究及临床个例观察[D];浙江大学;2005年

2 沈全力;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及临床相关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3 李f 晔;术中磁共振和弥散张量成像纤维束示踪技术在邻近弓形束病变手术中的应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3年

4 杜彦李;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及波谱成像对重型创伤性脑损伤的预后评估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5 李郁欣;多发性硬化的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6 宋峰;猪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模型的建立及其脊髓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鹏;弥散张量成像的脑连接模式分析[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2 方美芳;正常成人胼胝体及其亚区的形态学和弥散张量成像的定量研究[D];蚌埠医学院;2013年

3 张静娜;弥散张量成像数据处理方法的研究与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4 曹新山;弥散张量成像在脊髓型颈椎病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7年

5 李静;基于弥散张量成像的偏头疼患者大脑结构网格的异常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6 张丽敏;压缩感知框架下的快速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7 李春晓;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数据处理及临床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8 赵强;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中的应用价值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9 曾强;3.0T核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儿童脑白质的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9年

10 钟进;弥散张量成像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D];天津医科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2074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12074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c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