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中缝背核与前额皮质间甘丙肽能纤维联系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大鼠中缝背核与前额皮质间甘丙肽能纤维联系的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中缝背核与前额皮质间甘丙肽(Gal)能神经元的纤维投射。方法参照Paxions-Waston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确定中缝背核、前额皮质的坐标,将逆行追踪剂荧光金(FG)分别注入各坐标点后,结合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在共聚焦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中缝背核与前额皮质Gal/FG双标神经元的分布状况。结果将FG注入腹侧和背侧前额皮质后,可见Gal/FG双标神经元主要分布于中缝背核腹侧,尤其集中在内侧纵束周围;将FG注入中缝背核喙侧,可见Gal/FG双标神经元主要分布于腹侧前额皮质,尤其集中在边缘下皮质(IL)和前边缘皮质(PL);将FG注入中缝背核中间部和尾侧,可见Gal/FG双标神经元均匀分布于前额皮质各区。结论在中缝背核与前额皮质间存在Gal能双向神经通路。
【作者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内科;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药剂科;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71094)~~
【分类号】:R338
【正文快照】: 中缝背核(dorsal raphe nucleus,DRN)是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能神经元的主要聚集区,可发出纤维广泛投射至端脑、丘脑、脑干、小脑、边缘系统、脊髓等区域,参与睡眠、觉醒、情感等的调节[1]。前额皮质(prefrontal cortex,PFC)是认知和情感整合的高级中枢,不仅能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赛燕;田原;李云鹏;叶峰;王涛;刘辉;董兆君;;缺氧复合氰化钠中毒对大鼠脑组织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彦彤;高捷;王爽;;脑室内注射5,7-双羟色胺对内侧前额叶皮层锥体神经元5-HT_(1A)受体敏感性的影响[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年05期
2 武宁强;王奇艳;;背外侧前额叶皮层和抑郁障碍的关系[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5年01期
3 董兆君;邹仲敏;蔡颖;;高原化学毒剂伤的伤情特点和机制研究[J];军事医学;2012年06期
4 韩红艳;张驰;闫镔;童莉;雷煜;周浩;何琦;;针刺心包经穴位对健康人脑静息态扣带后回功能连接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年03期
5 秦玲玲;;腹内侧前额叶的相关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4年04期
6 胡晓辉;李柱一;宿长军;薛玉生;;快速眼动睡眠剥夺大鼠中缝背核内galanin阳性神经元表达及抑郁行为的研究[J];神经解剖学杂志;2010年03期
7 卜宪聪;刘诗翔;;高原睡眠障碍的临床研究进展[J];西南国防医药;2012年08期
8 韩红艳;张驰;闫镔;雷煜;童莉;杨海燕;周斌;杨旭光;陈红亮;;应用REST分析静息态下针刺心包经经穴对大脑低频振幅信号的影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年08期
9 Shangli Cai;Shucai Huang;Wei Hao;;New hypothesis and treatment targets of depression:an integrated view of key findings[J];Neuroscience Bulletin;2015年01期
10 郭琳;镇学初;;抗精神分裂症药物的新靶点和新机制[J];神经药理学报;2013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徐春燕;中药复方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2 喻大华;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大脑结构与功能异常的磁共振影像学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3 王利锋;儿童期创伤相关抑郁症的静息态脑功能网络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4 齐薪蕊;抑郁症患者前额叶中情感调节相关信号通路紊乱的分子基础[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5 张人昱;新型抗抑郁候选化合物LPM570065大鼠药动学和药效学研究初探[D];吉林大学;2014年
6 余凤琼;内隐和外显负性情绪对反应抑制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7 骆晓峰;外侧缰核在帕金森大鼠抑郁行为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8 胡艺馨;强迫症患者抑制困难及干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9 晋艳;水杨酸钠提高啮齿类动物背侧中缝核五羟色胺能神经环路活动水平的机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任熙;健康受试者与肾虚型抑郁症患者识别面部表情的功能影像学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2 李小平;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状态下海马、前额皮质galanin表达变化及其神经投射[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3 卜宪聪;丁苯酞治疗驻高原睡眠障碍的效果和神经递质变化的分析[D];昆明医科大学;2013年
4 王韬;成人抑郁症心理治疗早期大脑白质纤维完整性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5 黄素华;原发性失眠的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D];南昌大学医学院;2013年
6 冯湛;首发未服药抑郁症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效应连接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7 谭雅容;首发轻中度抑郁症患者认知行为治疗前后的大脑功能磁共振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4年
8 娄毓婷;帕金森病合并重症抑郁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董兆君,吴强,赵吉清,林海,蔡颖,刘勇,李云鹏,袁菊芳,王仕丽,杨书,恽榴红,阮金秀;化学中毒与急性缺氧的双因素联合效应的实验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1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晋志高;范天生;;猫前脑和脑干向中缝背核的纤维投射[J];解剖学报;1988年01期
2 赵国珍;宋曼若;;中缝背核对躯体反射放电的影响[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1期
3 马青平,邓云平,艾民康,韩济生;中缝背核5-羟色胺能神经元与阿片受体关系的形态研究[J];科学通报;1992年02期
4 刘艺萍,朱长庚;大鼠中缝背核接触脑脊液神经元化学性质的研究[J];解剖学杂志;1996年02期
5 董新文;大白鼠中缝背核的组织结构及其向尾壳核复合体的定位投射[J];动物学研究;1985年04期
6 王玉田;王楠;李瑞峰;刘磊;;电刺激兔脑干中缝背核引起呼吸易化效应的观察[J];生理学报;1987年03期
7 王建祯,张华,汤善钧,周明付,林玲;大鼠中缝背核至背海马投射纤维递质性质的研究[J];河南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8 董新文,蒋芝华,付赉文;注射6-羟多巴胺于中缝背核后对针刺镇痛和单胺能神经元荧光组织化学反应的影响[J];生理学报;1979年03期
9 张励才,丁炯,王梅申,李峰,曹俊平,曾因明;中缝背核远位触液神经元与脑实质之间超微结构的联系[J];解剖学杂志;1999年05期
10 陈文雁,王建军,,余启祥;刺激中缝背核对大鼠小脑皮层下核团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J];生理学报;199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景行;高隽;朱国庆;赵乐章;仲明奎;章功良;张谨;;中缝背核5-羟色胺神经元在睡眠调节中的作用研究[A];中国生理学会第21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2 于蕾;赵华;;缰核介导中缝背核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A];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第六届学术会议暨学会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3 王生福;姜平;童鑫康;眭建;韩群颖;;大鼠中缝背核一氧化氮合酶神经元投射纤维在大脑皮质微血管的分布[A];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2002年年会文摘汇编[C];2002年
4 罗斐斐;刘婷婷;石玉秀;;创伤后应激障碍大鼠中缝背核细胞色素C表达变化的研究[A];中国解剖学会第十一届全国组织学与胚胎学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刘冬娟;石玉秀;;PTSD样大鼠中缝背核神经元细胞凋亡的超微结构研究[A];中国解剖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C];2011年
6 杨斌;钟泰迪;;中缝背核一氧化氮对大鼠内脏痛反应的调控作用[A];2005年浙江省麻醉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7 谢菊华;韩芳;石玉秀;;SPS模型大鼠中缝背核钙调蛋白、钙调蛋白激酶变化观察[A];中国解剖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C];2011年
8 陈涛;董元祥;李云庆;;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和中缝背核内GABA_A受体α1、α2、β亚型和GABA_B受体的定位分布[A];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2002年年会文摘汇编[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班玮;大脑能过滤意识助强调也助忘记[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双成;乙醇对脑内5-HT能体系和DA能体系影响的实验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于蕾;缰核介导中缝背核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发病中的作用[D];吉林大学;2005年
2 储俊杰;大鼠中缝背核NOS阳性神经元的传入联系及电针对其NOS阳性神经元表达的影响[D];安徽医科大学;2004年
3 宋飞;Urocortin3对大鼠焦虑样行为及中缝背核、海马CA3区5-HT表达的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4 杨s
本文编号:12311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1231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