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药联合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作用研究进展
本文关键词:两药联合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作用研究进展
【摘要】:铜绿假单胞菌(PA)已成为院内感染的一个重要致病菌,其诱发疾病的特点呈慢性并反复急性发作,死亡率高。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BF)的形成是其重要原因之一。细菌的生物膜能保护细菌抵御抗生素的作用形成耐药性,并能逃避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从而造成慢性难治性感染。查阅近年有关文献表明,单种药物很难清除细菌生物被膜,药物联合在防治细菌生物膜感染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该文就抗生素联合、中药联合抗生素抗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单位】: 安徽中医药大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173629)
【分类号】:R378
【正文快照】: 细菌生物膜(biofilm)是细菌(或真菌)附着于活体组织或非活体组织表面、由自身产生的胞外多聚基质(extrace llularmatrix,ECM)包裹的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菌细胞群体。它是菌细胞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为适应环境压力而形成的与浮游菌(plankton ic)迥然不同的另一种生存方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解光艳;汪长中;朱玲玲;孙振新;张幸福;张海翔;程惠娟;;小檗碱苦参碱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混合菌生物被膜形成作用研究[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2 方颖;王彦;于景云;王亚男;;双黄连溶液与加替沙星联用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影响[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8年06期
3 孔晋亮,莫诚航,尚为民,邝敏,覃雪军,闫萍,陈一强;红霉素、左氧氟沙星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作用的体外研究[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4 肖声平;温桂兰;;克拉霉素和加替沙星联合应用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体外作用[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5 周强;邓晨晖;张文;黄宪章;;苦参提取物与头孢他啶联用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清除作用影响的体外研究[J];新中医;2008年12期
6 王彦;方颖;于淑芬;吴莹;徐波;;双黄连注射液与莫西沙星联用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年01期
7 张文元,杨亚冬,唐靓,盛清,何浙生;克拉霉素和环丙沙星合用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05年03期
8 刘振桐,王承敏;阿齐霉素与头孢他啶联用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作用的研究[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04年05期
9 谢小梅,许杨;抗真菌中药的作用机理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04年03期
10 徐志豪,刘富光,王选锭,原双晋,李丽红;红霉素、磷霉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体外作用的研究[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1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建光;常维山;;联合用药对禽源沙门氏菌的体外抑菌试验[J];家禽科学;2009年11期
2 蔡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抗生素治疗失败问题的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03年01期
3 王晓蕾,陈广惠;大环内酯类药物应用的研究进展[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4 刘晓琰,施安国;细菌生物被膜的研究现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2年04期
5 王龙梓;王贵年;;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抑制药研究进展[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1年01期
6 胡辉;张永信;;磷霉素氨丁三醇的临床评价[J];世界临床药物;2007年02期
7 方颖;王彦;于景云;王亚男;;双黄连溶液与加替沙星联用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影响[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8年06期
8 张维军;赵宏坤;杨少华;王长法;高运东;仲跻峰;;奶牛子宫内膜炎致病菌的分离与鉴定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畜牧兽医;2006年11期
9 周易;张美祥;;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案例分析[J];儿科药学杂志;2012年11期
10 毕江涛;潘润霞;黄盼盼;吕雯;关晓庆;;药用植物二色补血草内生真菌分离及其抑菌活性初步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12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汪本凡;程惠娟;王艳;汪长中;官妍;乐红霞;汤华阳;;中药复方百肤青对细菌性阴道病主要致病菌生物膜作用的研究进展及策略[A];中医药理论与应用研究——安徽中医药继承与创新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穆凌霄;嘧肽霉素结构测定及作用机理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1年
2 单志英;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早期相关基因的研究[D];南开大学;2004年
3 彭草云;芪银合剂治疗老年肺炎的临床观察及其体外抑菌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4 王瑛;大环内酯类抗菌药对流感嗜血杆菌生物被膜的影响[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9年
5 唐辉;庆大霉素脂质体抗菌骨治疗兔慢性感染性骨缺损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9年
6 苑丽;鸡源分离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分型和整合子分子特征[D];河南农业大学;2010年
7 王平;阴道念珠菌菌种及香莲方逆转白念珠菌耐药基因组学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建光;联合用药对禽源沙门氏菌的体外抑菌试验[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2 李颖佳;双J管生物被膜细菌耐药及其相关基因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牛永永;托里消毒散加减干预骨髓炎细菌生物膜厚度、断层及三维立体图像的观察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董春雷;人参皂苷单体及其与其他中药单体联合应用对细菌生物膜抑制作用的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孟祥朋;猪链球菌生物被膜的生物学特性及噬菌体裂解酶对生物被膜的降解作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6 邬海桥;雾化吸入用药液组方的优选及其临床疗效的观察[D];重庆医科大学;2002年
7 覃雪军;金银花水煎液以及联合头孢他啶对绿脓杆菌生物膜作用的体外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3年
8 张吉红;嗜水气单胞菌生物被膜的特性及其应用[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9 张咏梅;落叶松皮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作用的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4年
10 孔晋亮;黄芩水煎液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作用的体外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元康,唐纳-阿姆斯特朗;大蒜提取物与大蒜素抗深部真菌的实验研究[J];蚌埠医学院学报;1990年02期
2 张文娟;肉桂醛抗黄曲霉作用及超微结构观察的研究[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5年05期
3 吕小迅,周玉珍,吕华冲,马耀荣,袁敏玲;黄芩、黄精抗真菌作用活性部位实验研究[J];广东药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4 小林宏行;细菌菌膜的基础与临床[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1999年04期
5 杜晨;;烟曲霉毒力因子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2002年04期
6 王睿,方向群;细菌生物被膜相关感染的特点与防治[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1998年01期
7 曹煜;张士英;朱润衡;;珊瑚姜挥发油抗真菌作用的透射电镜观察[J];贵阳医学院学报;1990年01期
8 夏忠弟,毛学政,罗映辉;α-蒎烯抗真菌机制的研究[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1999年06期
9 夏忠弟,杨军祥,李沛涛;山苍子油抗白色念珠菌的机制研究[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1995年02期
10 王俐萍;;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治疗及预防复发的措施[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0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力飞,刘乡乡,黄胜;香雪药业的技术创新之路[J];世界科学技术;2001年03期
2 陈国树,万承波,程秋平;催化动力学测定微量锰(Ⅱ)的研究[J];江西科学;1990年04期
3 林新;浅谈芦荟药品的开发[J];福建林业科技;1999年03期
4 乔向利!高分子科学系,陈士明!分析测试中心,严小敏!分析测试中心,梁国明,郑虎,平郑骅!高分子科学系;中药的不同相对分子质量成分对抑制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EPR研究[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5 王胜煌,李艺峰,曹庆华,周亦秋,洪中立;化症液治疗病窦综合征疗效观察[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00年03期
6 黎敬波;浅谈中药创新研究中的若干重要基础问题[J];世界科学技术;2000年01期
7 邱明华;试论建立中药质量标准规范控制实验室的重要性[J];世界科学技术;2000年02期
8 王力勤,张立武,卢霞;用中药治疗痤疮临床观察[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6期
9 胡钢亮,吕秀阳;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领域中的应用[J];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2002年04期
10 石杰,朱永琴,龚雪云;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中药中痕量汞[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4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滟;陈峥宏;朱以勇;王和;;中药与抗生素配伍抗菌活性的观察[A];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男科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男科疾病提高班学术论文汇编[C];2007年
2 赖伟华;罗宇芬;蔡文辉;;头孢三嗪与3种中药联用诱导细菌释放内毒素的研究[A];第六届全国抗菌药物临床药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王长洪;杨卓;刘杨;麻树人;张宁;李顺明;陆宇平;王立新;高文艳;朱虹;林一帆;;内镜下鼻胆管引流加中药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51例临床观察[A];第二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消化疾病诊治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8年
4 赖伟华;罗宇芬;蔡文辉;;头孢三嗪与3种中药联用对细菌释放内毒素的影响[A];2006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徐怡波;鲁静;谢忠诚;彭正林;;中药联合斯奇康治疗多发性甲周疣的疗效观察[A];第四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6 刘冬媛;;服用中药的护理[A];中医护理工作经验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2年
7 李立格;;针刀结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临床观察[A];全国针刀医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6年
8 李开贵;王子义;;西黄丸改制胶囊剂的工艺研究[A];西黄丸临床应用研究论文集[C];2009年
9 乐宇民;;皮肌炎西医治疗疗效不佳时配合中药治疗6例[A];海峡两岸中医药发展大会风湿论文集[C];2009年
10 苏芬丽;熊芬;罗骞;唐洪梅;席萍;;55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A];2010年广东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叶依;莫让抗生素变成“强弩之末”[N];健康时报;2003年
2 本报特约撰稿人 朱军生;一季度抗生素市场更趋理性[N];医药经济报;2005年
3 记者 刘颖;动物也吃“黄金搭档”[N];解放日报;2006年
4 于洁 红韬;抗生素时代de辉煌yu忧患[N];中国教育报;2003年
5 徐铮奎 法新;抗生素再不能“为所欲为”[N];医药经济报;2002年
6 河南科技学院 崔艳红 博士;扼制细菌抗药性的主动权在哪里?[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6年
7 魏开敏;阑尾炎手术后用几种抗生素[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8 左翎;什么是抗生素相关性腹泻[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9 刘元江;成人抗生素治疗剂量也应体重化[N];中国医药报;2007年
10 张博;避免宝宝吃“两素”[N];农村医药报(汉);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京宝;一种海洋的弧菌胞外多糖A101的抗生物膜作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2 侯炜;化脓性中耳炎大鼠中耳黏膜细菌生物膜的形成特点及药物清除[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3 李国庆;新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昌欣沙星的药效学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4 庞秀华;吸水链霉菌应城变种10-22染色体物理图谱的构建及抗生素5012-Ⅳ生物合成基因簇的定位和克隆[D];华中农业大学;2000年
5 苏丹;中药对巨噬细胞内脂质聚集的抑制作用及其机理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6 郭方遒;基于化学计量学的指纹图谱技术及其用于复杂分析体系的表征和分析[D];中南大学;2004年
7 音建华;Shewanella oneidensis对氨苄青霉素抗性的分子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8 王天晓;逆转肿瘤MDR的新药开发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9 王大英;中药对心肌梗死后大鼠血管新生和心室重构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5年
10 郑杰;中药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作用干预的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远征;细菌对中西药物耐药性的热动力学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2 王军;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新药EDM的研制[D];吉林农业大学;2006年
3 范春;中药敷脐治疗中风后便秘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4 刘万成;益肾健脾化瘀汤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观察及相关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张文海;中药生肌液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成骨活性影响的实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5年
6 徐鹏;慢性鼻窦炎(Ⅱ型)功能性鼻内窥镜术后术腔中药冲洗临床疗效观察[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5年
7 郭峰;镇悸汤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气阴两虚挟淤证的临床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08年
8 芮飞龙;运动加宽筋散对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急性期修复的部分机理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马天明;祛风消u曁乐瘟埔疾⊙俺P途仓蛊诘牧俅惭芯縖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5年
10 王彩萍;细菌对中药中有效成分耐药性的热动力学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2375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1237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