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原性和耐受性树突状细胞在粥样硬化动脉壁内的分布及意义
本文关键词:免疫原性和耐受性树突状细胞在粥样硬化动脉壁内的分布及意义
更多相关文章: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树突状细胞 免疫原性 耐受性
【摘要】:目的研究免疫原性和耐受性血管树突状细胞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动脉壁内的分布情况,探讨免疫原性和耐受性血管树突状细胞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之间的关系。方法人下肢动脉标本40例主要取自尸检和外科手术,常规石蜡切片,10例下肢动脉内膜形态结构未见明显改变的设为对照组,30例下肢动脉病变较明显的设为实验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人S100蛋白阳性、免疫原性CD1a、CD83、趋化因子受体7(CCR7)阳性和耐受性CD11b、树突状细胞特异性细胞间黏附分子3-结合非整合素分子(DC-SIGN)、Toll样受体2(TLR-2)、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阳性反应血管树突状细胞的分布;免疫印迹法检测免疫原性和耐受性血管树突状细胞标志物的表达。结果实验组大量表达人S100蛋白、CD1a、CD83和CCR7阳性血管树突状细胞,且主要分布在内膜斑块处和外膜小血管周围,数量较多,中膜内有少量阳性细胞分布,实验组少量表达CD11b、DC-SIGN、TLR-2、IDO阳性血管树突状细胞,且主要分布在内膜斑块处和外膜小血管周围,数量较少,中膜内有少量阳性细胞分布;免疫印迹结果发现实验组高表达CD1a和CD83,且较少表达CD11b和IDO。结论免疫原性及耐受性血管树突状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病变动脉内膜中聚集且免疫原性血管树突状细胞含量明显高于耐受性血管树突状细胞,提示免疫原性血管树突状细胞可能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的形成过程并且免疫原性血管树突状细胞的增高可能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的炎症性免疫反应。
【作者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血管外科;
【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08085MH177和11040606M199)
【分类号】:R392
【正文快照】: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一种慢性炎症免疫性疾病,其主要特点是免疫细胞聚集在病变部位以及T淋巴细胞被激活所引起的某些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1,2]。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ther-osclerosis occlusion,ASO)是动脉硬化在下肢的重要表现,病理变化表现为大中动脉呈退行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苏敏;钟翠平;;CD1a和S100阳性血管树突状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的分布[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梁春,罗育坤,王克强,贾剑国,黄东,葛均波,钟翠平,苏敏,张新华,顾云娣;血管树突状细胞在人主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病变中的分布[J];解剖学通报;2003年03期
3 姚康 ,邹云增 ,葛均波;树突状细胞和动脉粥样硬化免疫炎症反应[J];中国临床医学;2005年03期
4 李大勇;马贤德;陈文娜;李鑫;李世征;侯俊杰;李雪晶;;内皮细胞功能的变化与动脉硬化闭塞症发病的关系[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3年10期
5 付静静;张玲玲;魏伟;;树突细胞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病理机制中的免疫原性和耐受性双重作用[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2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永恒,李志钅梁;树突状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意义[J];第一军医大学分校学报;2005年01期
2 黄东,罗育坤;树突状细胞和动脉粥样硬化[J];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2003年04期
3 苏敏;钟翠平;;CD1a和S100阳性血管树突状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的分布[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 霍欣;陈眷华;徐在品;谭建民;;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细胞的研究进展[J];贵州畜牧兽医;2007年04期
5 周诚;买月琴;潘治宇;陶志勇;夏惠;李正红;;高浓度葡萄糖对人树突状细胞CD83、CD86、CD36、CCR7和μ-阿片受体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年11期
6 黄于朗;陈少源;苏又苏;;白细胞介素-37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J];广东医学;2013年24期
7 牛志立;魏新素;张平安;;树突状细胞及调节性T细胞与慢性丙型肝炎发病机制的关系[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年03期
8 李传昶;刘薇;易军;蒲晓群;杨天伦;谢启应;莫龙;陈晓彬;;树突状细胞与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的关系及辛伐他汀的干预作用[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0年01期
9 尹学亮;惠学志;刘建尧;梁添书;张宏;;辛伐他汀对人单核源树突状细胞成熟及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4期
10 叶双樱;陈礼平;;树突状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J];临床荟萃;2010年2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庆哲;糖基化终产物通过树突状细胞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机制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2 施鸿毓;树突状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D];复旦大学;2006年
3 姚康;树突状细胞介导的炎症免疫反应在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D];复旦大学;2007年
4 黄榕,
本文编号:12807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1280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