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病理论文 >

旋毛虫新生幼虫编码p46 kDa抗原基因的克

发布时间:2018-01-27 04:10

  本文关键词: 旋毛虫 新生幼虫 cDNA 文库 p46 kDa 抗原 WN10 cDNA 克隆 表达 抗原性 出处:《吉林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旋毛虫病是由旋毛虫(Trichinella spiralis)引起的一种呈全球性分布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本研究利用分子生物学及免疫学技术,分离新生幼虫抗原基因,从而为旋毛虫病诊断抗原及保护性抗原的筛选及大量制备奠定基础。 以旋毛虫感染猪血清为抗体探针,对旋毛虫新生幼虫cDNA文库进行免疫筛选,从4×105个重组噬菌体中共获得156个阳性噬菌斑。其中WN10 cDNA 编码旋毛虫新生幼虫p46 kDa抗原,全长为1352 bp,含有1218bp完整的开放阅读框,氨基酸序列第1-18位为信号肽。GenBank数据库BlastN 同源性分析表明,与旋毛虫Ts ORF9.10 (U88241) 同源性为99%(899/906)。研究表明此基因在旋毛虫肌幼虫、新生幼虫、3日龄及5 日龄成虫期均有表达。利用PCR 技术, 从筛选得到的pBK-CMV-WN10重组质粒中扩增到不含信号肽序列的WN10基因片段,重组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用IPTG诱导培养重组表达菌,对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分析,结果显示,经IPTG诱导后重组菌体裂解产物与对照菌相比出现了1条相对分子量约为48 kDa的新条带。 重组蛋白的抗原性分析表明,该重组抗原对小鼠产生了较好的免疫保护效果,其旋毛虫肠道成虫和肌幼虫的减虫率分别为64.28%和61.21%,说明重组抗原可诱导小鼠机体获得较强的抗旋毛虫攻击感染的能力及产生抗旋毛虫在肌肉组织中寄生的免疫保护作用。Western-blotting 检测显示,重组抗原可被旋毛虫感染的猪血清、小鼠血清以及重组抗原免疫的小鼠血清识别,与ELISA 检测结果一致,说明在旋毛虫感染动物及重组抗原免疫后,可以刺激宿主免疫系统使其产生抗此抗原的特异性抗体应答,重组抗原具有很好的抗原性,从而为旋毛虫病诊断抗原及保护性抗原的筛选及大量制备奠定基础。
[Abstract]:Trichinella spiralis is a globally distributed zoonotic parasitic disease caused by Trichinella spiralis. It is a serious threat to the health of the people. In this study, the antigen genes of newborn larvae were isolated by molecular biology and immunology. Therefore, it will lay a foundation for the screening and preparation of diagnostic and protective antigens of trichinellosis. The cDNA library of newborn larvae of Trichinella spiralis was screened by using sera from pigs infected with Trichinella spiralis as antibody probe. A total of 156 positive plaque were obtained from 4 脳 105 recombinant phages, in which WN10 cDNA encoded p46 kDa antigen from newborn larvae of Trichinella spiralis, with a length of 1352bp. It contains 1218bp complete open reading frame, and the amino acid sequence 1-18 is the signal peptide. The BlastN homology analysis of GenBank database shows that. The homology of this gene with ts ORF9.10 U88241 was 9999 / 906.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ene was found in muscle larvae and newborn larvae of Trichinella spiralis. The WN10 gene fragment without signal peptide sequence was amplified from the pBK-CMV-WN10 recombinant plasmid by PCR technique. Recombinant into prokaryotic expression vector pET-28a. The recombinant expression bacteria were induced by IPTG. The expression product was analyzed by SDS-PAGE. After induction by IPTG, a new band with a relative molecular weight of about 48 kDa was found in the recombinant cell lysis product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strain. The antigenicity analysis of the recombinant protein showed that the recombinant antigen had a good immune protection effect on mice, and the worm reduction rates of adult and muscle larvae of Trichinella spiralis were 64.28% and 61.21%, respectively.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recombinant antigen can induce mice to acquire stronger ability to resist Trichinella spiralis attack infection and to produce anti-Trichinella spiralis parasitic immunity protection in muscle tissue. Western-blotting. The test showed. The recombinant antigen can be recognized by the pig serum infected by Trichinella spiralis, mouse serum and mouse serum immunized with recombinant antigen,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results of ELISA detection, indicating that after Trichinella spiralis infection and recombinant antigen immunization. It can stimulate the host immune system to produce a specific antibody response against this antigen, and the recombinant antigen has good antigenicity, thus laying a foundation for screening and preparing a large number of diagnostic and protective antigens for trichinellosis.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R392;Q7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臣;李元广;徐效峰;钟定;;肺吸虫病合并旋毛虫病1例[J];广东医学;2011年12期

2 马军莉;胡云衢;蒲志贤;付轩疑;闫玉文;;肥大细胞介导的ADCC效应在抗旋毛虫病免疫机理中的作用[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11年02期

3 苑淑贤;姚新华;任科研;李萌;杨金生;苑冬梅;李煜洁;常军亮;杨淑苹;;猪旋毛虫病胶体金检测试纸条的制备[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1年08期

4 李润花;高晋华;裴彦江;李起超;申金雁;殷国荣;;口服三苯双脒不同疗程抗小鼠旋毛虫成囊期幼虫的效果观察[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1年07期

5 钱海舟;阮强;郭鄂平;;理化因素对旋毛虫感染性的研究进展[J];青岛医药卫生;2011年04期

6 朱绍纲;;肉品的卫生与人畜共患的传染病[J];食品与健康;2002年01期

7 阮强;钱海舟;郭鄂平;;不同浓度的盐溶液及浸泡时间对旋毛虫幼虫囊包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1年15期

8 王玉荣;;食源性寄生虫病的类型及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15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明远;;我国的旋毛虫病及中欧合作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2 刘明远;;我国的旋毛虫病及中欧合作研究进展[A];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刘明远;;我国的旋毛虫病及中欧合作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刘明远;;我国的旋毛虫病及最新研究概况[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食品卫生学分会成立20周年文集[C];2004年

5 吴秀萍;付宝权;刘明远;张亚兰;原丽红;李莲瑞;P.Boireau;;旋毛虫新生幼虫cDNA文库的免疫筛选[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刘明远;;我国的旋毛虫病及最新研究概况[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付宝权;吴秀萍;刘明远;张亚兰;原丽红;李莲瑞;卢强;陈启军;P.Boireau;;旋毛虫新生幼虫p46 000抗原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高长玲;付宝权;刘明远;原丽红;吴秀萍;张亚兰;李莲瑞;卢强;陈启军;P.Boireau;;旋毛虫新生幼虫WN1抗原基因的克隆及表达[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崔晶;王中全;;我国旋毛虫病的流行趋势及防制对策[A];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张再兴;李雨春;孙院红;杜尊伟;;我国人旋毛虫病防治历程及未来应对策略[A];全国寄生虫学与热带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甘绍伯,,副主任医师冯曼玲;旋毛虫病与吃生肉有关[N];健康报;2000年

2 消毒杀虫科;你了解旋毛虫病吗[N];云南日报;2005年

3 记者邱爽;云南通报9例旋毛虫病[N];保健时报;2009年

4 苏扬;烤肉虽好吃 旋毛虫病须防[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5 张永年;吃火锅当心感染旋毛虫[N];大众科技报;2008年

6 武汉市武东铁路医院门诊部 余文慧主任;涮羊肉与旋毛虫病[N];湖北科技报;2000年

7 故城县里老中心医院 张亚利;吃涮羊肉须防旋毛虫病[N];河北科技报;2002年

8 记者 曾繁玉;旋毛虫病研究获重大进展[N];健康报;2001年

9 白毅;我国首获旋毛虫新基因[N];中国医药报;2005年

10 杨莹丹 施广德;街头品尝羊肉串 留神惹上旋毛虫[N];健康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刘晓雷;旋毛虫转录组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于申业;高质量基因重组蛋白在屠宰动物旋毛虫病诊断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09年

3 白雪;旋毛虫排泄分泌物调节巨噬细胞及成肌细胞功能的体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吴秀萍;旋毛虫不同发育时期抗原基因的筛选与鉴定[D];吉林大学;2009年

5 蔡亚南;旋毛虫端粒DNA和TERT基因克隆及端粒酶活性测定[D];吉林大学;2011年

6 蔡亚南;旋毛虫端粒DNA和TERT基因克隆及端粒酶活性测定[D];吉林大学;2011年

7 李静;旋毛虫感染小鼠肠道免疫应答及菌群变化规律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牛廷献;旋毛虫新生幼虫期特性基因的克隆、表达及抗原性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秀丽;旋毛虫早期抗原基因诊断方法的建立[D];吉林大学;2012年

2 王蕾;应用shotgun技术对旋毛虫侵入相关蛋白的初步筛选[D];郑州大学;2012年

3 王鸿盛;旋毛虫p53抗原基因的克隆、表达及鉴定[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4 杜婧;旋毛虫肠期抗原基因的沙门氏菌运载体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白玛央宗;藏猪旋毛虫流行病学情况调查及其分子分类鉴定[D];西藏大学;2011年

6 刘丽丽;旋毛虫与肠道微生物间相互作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于艳玲;旋毛虫早期识别性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D];吉林大学;2008年

8 徐冬梅;青海与河南部分地区猪旋毛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及虫种鉴定[D];郑州大学;2010年

9 原丽红;旋毛虫新生幼虫编码p46 kDa抗原基因的克隆、表达及抗原性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10 孙家行;旋毛虫抗BALB/c小鼠体内C6胶质瘤细胞作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675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14675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8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