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病理论文 >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临床病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6-10-21 20:30

  本文关键词: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临床病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临床病理研究

作者:刘翠红 李红军

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09期

【摘要】目的通过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探究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的临床病理。方法将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接待的41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征,主要采用免疫学标记法进行临床表现及病理特征诊断。结果经诊断分析可知,,41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患中主要包括三种类型,最多的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26例),其次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癌(8例),最后为非典型性乳头状瘤(7例)。结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有着自身的形态学特征,采用免疫学标记可以诊断相关临床病理,值得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诊断价值;临床表现;病理特征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088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4932-01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属于一种良性乳头肿瘤,同时也是乳腺癌前病变的范畴,其遗传学与病理学定义在WHO(2003版)乳腺及女性生殖器官肿瘤中为:一种把纤维血管轴作为支撑的上皮增生,常伴或不伴肌上皮细胞层[1]。近几年的临床研究表明,该病症主要发生在青春期后的女性中,而且多见于经产妇(尤其是40-50岁的妇女),肿瘤的发生部位可以发生在导管内的任何地方,分型主要有三种:导管内乳头状癌、非典型性乳头状瘤及导管内乳头状瘤

[2]。该病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是乳头有浆液或者血性液体溢出,并呈现一种间歇或者持续性,在行经期间会有所增加,少数患者的乳头附近有较软的小圆形肿物,同皮肤之间并无粘连,可以推动。为了进一步探究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征,我院就此展开了相关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接待的41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患者,全部确诊且符合相关诊断标准[3],其分类标准符合2003年WHO在《乳腺和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的病理学和遗传学》中的相关要求:①周围性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②中央性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③不典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④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癌。全部患者皆进行了手术,年龄24-58岁,平均为404±53岁;病变部位在左边的患者有22例,在右边的患者有19例。 12方法41例患者皆进行的局部肿瘤切除术,切除的肿瘤全部作为了标本进行检查,所有标本皆采取4%中性甲醛固定,并给予常规脱水与石蜡包埋处理。标本切片的厚度在4μm左右,行免疫组织学与HE染色处理;利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行DAB显色观察;涉及的抗体有平滑肌肌动蛋白SMA、P63、ER、34βE12、PR及CK5/6等。此次研究使用的试剂全部来自于我市某药物公司。


  本文关键词: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临床病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86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1486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f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