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病理论文 >

AWP1与整合素α_v的相互作用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04 03:29

  本文关键词: 整合素α_v 胞内功能域 AWP1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 凋亡 出处:《第一军医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 蛋白激酶C相关激酶(protein kinase C related kinase,PRK)与蛋白激酶C相似,,最初PRKs被确定为蛋白酶激活的丝/苏氨酸激酶,并且被命名为蛋白酶活激酶(protease-activated kianse,PAK)。PRK的羧基端结构域有50%与蛋白激酶C的羧基端结构域同源,因此被称为PRK。而PRK氨基端的结构域是独特的,与蛋白激酶C的不同,这可能是PRK与蛋白激酶C能够分别被不同的脂质激活的原因。PRK能够被磷脂尤其是心磷脂(cardiolipin)激活,但是不能被Ca~(2+)、甘油二酯(diacylglyerol)、佛波酯(phobol ester)、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激活。蛋白激酶C相关激酶1(protein kinase C related kinase 1,PRK1)是PRKs家族最具特色的成员,它能够通过氨基端与GTP结合蛋白RhoA结合,并以GTP依赖模式被激活。PRK1能够与不同的细胞分子相关或相互作用,主要是结构蛋白如:波形蛋白(vimentin),神经胶质纤酸蛋白,α-肌动蛋白(α-actin)以及神经丝蛋白(neurofilament protein)等。已有报道证实,PRK1在凋亡过程中具有特殊的作用。 PRK1相关蛋白(associated with PRK1,AWP1),是用人CDC34作诱饵,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鉴定出来的一个与CDC34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它能够在哺乳动物细胞中与PRK1发生免疫共沉淀。AWP1是一个全新的蛋白质,全长cDNA序列中拥有一个627bp的开放阅读框,分子量大小为22.56kD。AWP1广泛存在于多种组织中,在人与鼠胚胎发育的早期就已经出现。深入探讨AWP1在人及鼠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AWP1能够通过调节PRK1的亚细胞定位参与复杂的细胞信号网络,在信号转导通路中担当一个信号分子的角色。分析AWP1的氨基酸序列可以发现其两端各有一个锌指结构域。其中,人AWP1氨基端保守的锌指结构域A20位于11-35位氨基酸,羧基端保守的锌指结构域AN1位于149-189位氨基酸。一直以来,锌指结构域都被认为参与DNA结合并在转录因子中存在。最近有研究发现,锌指结构域也能够参与蛋白与蛋白的相互作用。A20蛋白能够被大量的免疫刺激因素诱导,是凋亡的抑制剂。它的锌指结构域能够与蛋白激酶C相连。因此,AWP1的锌指结构域A20极有可能参与蛋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同时,AWP1也是强烈的NF-κB抑制剂,由此可见,AWP1可能在哺乳动物信号转导通路中起到重要调控的作用。从AWP1的发现和它的蛋白功能结构域分析可以看出,AWP1具有与多种蛋白分子相互作用的潜能。 整合素是细胞表面受体的一个大家族,它是由非共价键联结α亚基和β亚基组成的异二聚体。α_v亚基是整合素家族独特的成员之一,能与至少5种不同的β亚基相联结,参与细胞迁移、增殖、分化和基因转录等,尤其在肿瘤恶性转移和新生血管形成中具有特殊作用。整合素的胞内结构域在整合素介导的细胞功能中具有重要作用。整合素通过胞内结构域与细胞骨架、信号分子及其他的细胞内蛋白相互作用,介导双向跨膜的生理功能。近年来的大量研究证明,细胞内的很多蛋白能够与整合素胞内功能域直接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在整合素调控的生物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整合素在细胞黏附、迁移、分化、增殖及细胞程序性死亡中具有重要作用。 我们前期利用整合素α亚基胞浆内段作为“饵”,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鉴定到了一个与其相互作用的阳性克隆——AWP1蛋白。蛋白质氨基酸序列以及cDNA核苷酸序列的计算机比较分析显示,整合素α_v亚基胞内结构域与CDC34序列极其相似。既然AWP1与CDC34、PRK1之间具有相互作用,那么它与整合素α_v亚基胞内结构域是否也存在相互作用呢? 在前期的离体结合研究中我们已经证实,AWP1蛋白在体外能够与整合素α_v亚基胞内结构域特异性结合,并且这种作用与α_v,亚基胞内结构域Y~(986)酪氨酸残基的作用密切相关。既然两者的相互作用在体外状态下存在,那么在体内这种相互作用仍有可能存在。这个问题在阐明两者的生理功能中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缺乏Y~(986)氨基酸的α_v亚基胞内结构域(α_v-C)及含有Y~(986)氨基酸的α_v亚基胞内结构域(α_v-CY)的pEGFP-C2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并在HEK293细胞中表达,观察其在细胞内的表达与定位。 构建pEGFP-C2/AWP,pcDNA3/HA-α_v及pcDNA3/HA-α_v(Y986F)表达质粒,其中α_v(Y986F)是将野生型α_v的Y~(986)突变为苯丙氨酸(F)。将pEGFP-C2/AWP1分别与pcDNA3/HA-α_v、pcDNA3/HA-α_v(Y986F)共转染ECV304细胞,用免疫荧光共定位法检测两者在细胞内的定位。结果发现,当与pcDNA3/HA-α_v(Y986F)共转染细胞时,GFP-AWP1融合蛋白弥散分布于细胞中。而与pcDNA3/HA-α_v共转染细胞时,GFP-AWP1融合蛋白定位于细胞浆近膜侧。这提示两者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存在相互作用。并且Y~(986)酪氨酸残基在两者的相互作用中具有重要作用。 将pEGFP-C2/AWP1质粒转染ECV304细胞,发现GFP-AWP1融合蛋白弥散分布于细胞质中。如果以纤连蛋白Fn(fibronectin,Fn)对细胞进行刺激,则GFP-AWP1融合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浆近膜侧。 采用两步克隆的方法将整合素α_v、突变型α_v(Y986F)及人AWP1编码序列分别构建入带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标签的腺病毒穿梭质粒pAdTrack-CMV中,采用化学转化法在大肠杆菌BJ5183内与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同源重组,得到重组腺病毒载体,并转染人胚肾细胞HEK293A,包装成重组病毒颗粒。为进一步研究α_v及AWP1的功能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材料。同时发现,α_v过表达能够明显增强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黏附能力。AWP1过表达则能够促进人肝癌细胞SMMC-7721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ECV304的增殖,暗示AWP1可能是凋亡的抑制剂,并且它的抑制作用可能与锌指结构域A20的功能有关。 通过上述研究,初步得出以下结论: 1.AWP1可能与α_v有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与Y~(986)的作用有关。 2.α_v过表达能够明显增强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黏附能力。 3.AWP1过表达能够促进SMMC-7721、ECV304细胞的增殖,提示AWP1可能是凋亡的抑制剂。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第一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R341

【相似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卢小迪;骨桥蛋白和整合素α_v、β_3的表达与鼻咽癌远处转移的相关性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8年

2 杨海燕;高糖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骨桥蛋白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及霉酚酸的干预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3 王勇;食管鳞癌P-12-LOX、整合素αv mRNA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D];郑州大学;2005年

4 刘彬;整合素α_v、β_3和bFGF与鼻咽癌浸润转移的相关性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891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14891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9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